佛弟子文库

转粗重为轻安

容通法师  2021/06/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转粗重为轻安

三善十一者:言轻安者,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昏沉,转依为业。谓此伏除能障定法,令所依止转安适故。言堪任者,有所堪可有所任受。言转依者,令所依身心去粗重得安隐故。

粗重就是身心没有堪能性。离开粗重的身体或心理状况,让我们的身心比较舒畅就是轻安。轻安是能够伏除那些障碍我们得定的法,令心转于安适舒服的状态。平日里我们依靠的粗重是没有堪能性的,比如我们的呼吸、身体、心理状态都是比较粗重的。

即使是比较细心的,遇到事情很明白的人按照佛法的观察仍然是粗心的。没有经过佛法的修行是做不到真正的细心,心也是沉静不下来。没有调整好的身心就像我们睡觉才醒一样,身体、思维都在不清晰的状态下,很混沌,精神没办法集中,心不能专注,做事做不好,这就是粗重的状态没有堪能性。

如果得到轻安,离开粗重的状态那你就比较舒服和安适,心自由自在地专注在这么一种状态中,做事和修行的质量就会提高。这里面提到的“堪能”就是堪可有所任受,就是你能具备这样的能力,可以把事情做好,担当此任。

“言转依者,令所依身心去粗重得安隐故”就是经过修行转粗重成轻安。比如平日里大家睡懒觉是越睡越懒,如果你按照正常的时间起床,经过洗漱,活动你的身体就会回到清醒的状态上来。所以说经过修炼,比如念佛,打坐都可以让人身心得到轻安,这样清醒的状态会维持的时间长,程度也越来越好,可利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粗重的身心状态会越来越少。

大家要注意粗重这种状态,它离我们很近,拿起来也得心应手,比如我们课间休息大家又是吃东西又是说笑,觉得开心放松,其实这都是比较粗重的状态。轻安的状态是心理非常宁静,安于无染的状态不愿意回到染污的状态上来。人的修行是可以看出一种状态的,有的人别看不念佛,不打坐,但是从他行事为人比一般人要从容、要自在,这就是在心理上有一种轻安的状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将欲望转化为修行的助缘

欲望,是世界上所有动物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本能。人...

学道者应具备这三种心

明末清初,处于衰落期的禅宗呈现出一派复兴的迹象,僧...

如何判断发心的大与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星云大师《我们要做义工的义工》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为你做事呢?有人如是问我。 我想这...

用功人有两种难易

用功人有两种难易:(一)初用功的难易,(二)老用功...

【推荐】出家沙弥净人须知

这个时代大家能发大心出家,说明具有多生多劫的佛缘和...

遇到逆缘要如何应对

我们刚开始初发心学佛时信心都很大,非常精进。时间久...

在坎坷路上走,才能磨练心志

寺中有一个小和尚,从小就在这里出家,是寺里的众僧把...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

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

从你的妄想中跳脱出来

有一个禅师──他晚上去禅堂参禅之后,当他要回寮房,...

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

空有双照,悲智双运成就菩提心。 前面的业果叫作有相行...

【佛教词典】择灭

择灭者,谓是灭是离系,永害随眠故。...

【佛教词典】兜罗贮蓐戒犯缘

亦名:贮绵褥戒犯缘 子题:兜罗[帛*系]、柳华、蒲台 行...

如何理解烦恼即菩提

菩提是指开悟的智慧。梵语bodhi,系从有知或觉之义的...

三种念佛的方法

一、共修念佛 当我们要来寺院念佛的那一天,应该从早上...

吃素一天对环境的影响

美国经过研究,统计了一组数据,进一步佐证了吃素对环...

真正的福报是内心没有烦恼

今天我们从这个福讲起,可能我们也讲过说福报太重要。...

临终正念不失,显得尤为重要

末法时期的众生,接触的多是念佛法门,比较方便、稳妥...

大安法师:西方净土的成立原理

净土宗经典对西方净土成立的原理与相状,有着虽简约但...

修行佛法莫作容易想

菩萨曰:心行处灭,是诸佛常住真心。心行处有,是众生...

只要你发愿生极乐世界就一定能生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

虚空本不动,白云自往来

我喜欢五台山那片湛蓝的天空。更喜欢它的祥和与宁静,...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也不在梦里,就在我身边,在我每一...

东林寺出家需具备什么资格条件

问: 来自南洋的弟子,可否到东林寺出家?出家需具备什...

修净土法门要发起出离心

没有体悟到无我(大乘中观学派称之为空性)的人是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