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

净界法师  2020/03/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

空有双照,悲智双运——成就菩提心。

前面的“业果”叫作“有相行”,它是一种有相的行为;“空性”叫作“无相行”。我们要把前面“有相的业果造作”,跟第二个“空性的观察”结合起来,叫作“空有双照”,这时候就是——悲智双运,成就菩提心。

我们看“菩提心”是怎么修的呢?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这个菩提心的修学,它就是在凡夫的惑业中——“惑”就是烦恼,“业”就是业力,我们是在很多的烦恼、很多的生死业力,还有在生老病死、冤亲债主种种魔境的果报当中,去追求一种解脱。所以大乘佛法不是逃避,它是在杂染的因缘当中去追求解脱。

怎么解脱呢?“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莲华不着水”是讲他的“空观”。莲花的叶子是不沾染污水的,表示他对果报是不执取的。但是他又像日月在虚空当中活动,而不执着空,这是讲“因地”。这个“中道”是讲“真空妙有”。

到底我们想要“空”,是空掉什么呢?我们的“有”,又是要保存什么呢?我们所要“空”的,是空掉“对果报的执取”;所谓的“有”是“注意你的因地”。如果你空掉“因地”就错了!应该是要“空掉果报,保存因地”!古人说“万法皆空,善恶不空”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中道”的思想,就是“有相行”跟“无相行”中间的第三条路——“中”——就是中间,不偏于任何一方。

什么叫“万法皆空,善恶不空”?

在菩萨道中,我们经常说“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成败就是果报。你要行菩萨道,就不能对眼前的果报、得失看得太重,但是你在因地的时候,你要努力“凡事尽心尽力”,这就是“万法皆空,善恶不空。”

从“中道”实相来说,生命的重点是在“过程”,不在结果!就是在你的过程当中,你是不是能掌握你的因地。当然,你的过程,你要设定一个目标,到底你今生要什么?生命很短暂,你没有目标,生命一下子就这么过去了。

你来生的目标到底在哪里?是要成就人天果报,还是要成就往生净土?你从果报当中,去规划你的生命,做你该做的事情,对于过程中的一切得与失,不要看得太重。所谓的“中道”就是把“空观”跟“有观”两者融合起来。

《皈依的意义与方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偏执无生之理,轻视往生之事

执著有往生的事相,虽然不了解无生的道理,但老实念佛...

学《法华经》对修净土有哪些好处

《法华经》当然最重要就是理观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点...

慧眼比天眼高明多了

前面我们讲到了天眼比肉眼要高,慧眼比天眼又要高明多...

从禅修立场使得自我消融

自我是最难消融的,这是最可爱、最坚固、也是最讨厌的...

令休法师五台山求见文殊大士

隋朝僧人释令休,隶籍河南,平日里很乐于四处寻访胜迹...

你是灭色取空,还是离相清净

假观的智慧,第一个就是相状。因为如是相,你才能够产...

五阴缠缚乃众生

过去,佛陀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摩拘罗山时,有一日,佛的...

先修善良,再修空法

现在我有一个习惯,每次有人来要皈依三宝,特别是那些...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注音版】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推荐】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

谦下低头智内蕴,我慢高山人不敬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说文解字》中有讲:秋,...

净土宗的「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是净业行人常常见到的一个名词。原文出处,...

烧香是价格越高越好吗

有同学问,烧香是价格越高越好吗?当然不是。我们学习...

【佛教词典】留拏

(术语)五种不男之一。译曰犍。以刀去势也。...

【佛教词典】土地神

(神名)守护境界之神。公羊传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

修法最难的是不中断

假使你每天念地藏圣号,南无地藏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念...

圣严法师《调和主观和客观》

主观和客观是现代人很喜欢用的两个名词。如果有人坚持...

素食的人生体验与感悟

母亲信佛,却并不彻底,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吃素,以此...

七个改命、积德、改气色的具体方法

经咒之法力是无形的,持诵久之,可以清除本身罪孽。若...

外婆的往生纪实

我的外婆刘秀芝,山东省烟台人,今年93岁。外婆性格好...

境遇不好,应当退一步来想

世相无常,诚可叹悼 相见以来,忽然已经有六年了。不但...

就石磨刀

从前有个贫穷困苦之人,在国王那里做苦役,日久天长身...

行住坐卧都要不忘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

别人修行有困难时,应适当拉他一把

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于诸法...

菩萨六度,布施摆第一

布施是一个好事。在菩萨六度里面,布施摆在第一。 大家...

自伞自度

有一个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

人生一半一半,要懂得包容不完美

很多人都会要求完美,凡事要求完美固然很好,表示精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