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只要生起邪淫念头,就已经犯了淫恶之罪

2022/05/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只要生起邪淫念头,就已经犯了淫恶之罪

【原文】

黄书云云。邪淫者。凡属他人之妻女。我以邪心犯之者皆是。即己之妻室。而犯之非其时。非其地。或于其身有生死之关系。或于其日犯人神之禁忌。或于其体失交合之正理。或于其日属神圣之诞期。皆邪淫也。至于娼妓。以宿世恶业。致堕此中。宜生怜悯。乃反幸其下贱。恣行淫秽。其损德招报。诚堪畏惧。若犯幼童。奸处女。乱寡妇。污尼僧。是乃禽兽所不为。人神所同嫉。天律所不容者。尤为罪大恶极。所当惕然省。悚然畏。戒慎自持。战兢勿犯者也。又或交及禽兽。乱至伦常。此为口之所不忍言。乃成事之所竟或有。嗟乎。人心之坏。至于此极。岂止沦于禽兽。殃及子孙耶。

感应篇以见他色美。起心私之为有罪。起心犹不可。况见诸实事。习为故常者乎。夫古人有献女不纳者。而我乃百计以图之。古人有昏夜拒奔者。而我乃强逼以污之。古人有舍金还妾者。而我乃多方以挑之。古人有措资嫁婢者。而我乃恃势以奸之。古人有赎贱为良者。而我乃乘危以胁之。古人有捐金完人夫妇者。而我乃离间以夺之。古人有出财助人嫁娶者。而我乃阴险以破之。隐之为闺阁之羞。显之系全家之辱。小之亦终身之恨。大之成性命之忧。生则负疚于神明。而无以对其丈夫父母儿女。

死则沉沦于恶道。而相连以入于地狱饿鬼畜生。我之罪诚不可逃。而彼之怨终未能解。驯至生生世世。久为业缘。子子孙孙。受其惨报。顷刻之欢娱有限。多生之罪累无穷。总由妄认空花。遂沈欲海。风流孽债。何忍结之。须是识得破。忍得过。若是忍不过。仍是识不破耳。故见人妻女。当作自家眷属想。其长者视如母。壮者视如姊。少者视如妹如女。则淫心便无由而起矣。

华严经曰。菩萨于自妻常自知足。自己之闺房。淫欲过度。犹不可。而敢乱他人妻女乎。速报录云。我不淫人妇。人不淫我妻。冥律云。奸人女者。得绝嗣报。奸人妻者。得子孙淫沃报。古今罪案。见于戒淫宝训。感应阴骘诸书注案者多矣。可不畏乎。须知色相本空。娇姿如幻。画瓶盛粪。锦袋藏刀。每当暗室闲居。莫生妄想。即使邪缘凑合。勿丧良心。惟以慧力照之。正念持之。当念自心之良知。炯炯然其在我也。虚空之鬼神。森森然其鉴我也。头上之三台北斗。赫赫然其临我也。家中之宠神。身上之三尸。凛凛然其伺我也。天堂之福乐。一转瞬而可登。地狱之苦轮。一失足而将入。临崖勒马。苦海回头。于万难自持之时。存一万不可犯之想。

文昌帝君遏欲文。钟离祖师戒淫歌。当熟读而力守之。勿造隐昧之业。勿为败德之行。勿以娼优为贱人。而弗加怜悯。勿以仆婢为卑下。而不与保全。勿以淫奔为自来。而失身蹈火。勿以妻妾为家饭。而纵欲伤生。勿忘长幼之名分。而紊纲常。勿污尼僧之净行。而触神怒。勿紊人禽之界。而与毛羽为缘。勿于仇怨之家。而以闺门泄忿。勿看淫词艳曲。以启邪心。勿谈美色淫声。以惑人意。除自犯外。凡引诱良家子弟淫荡。及好谈闺阁。编作淫书。摸写淫画。以启人情窦者。为教人邪淫。见闻人欲犯淫。而欢喜赞成者。与自犯同。

楞严经曰。十方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若刻实论之。即不必实有其事。而苟有一念之私。已犯万恶之首。盖恒性降自维皇。元命赋自父母。见美色而起淫心。则客感夺其恒性之主。维皇所降者。便亵渎一次。即大不忠也。外诱摇其元命之根。父母所赋者。即亏损一次。即大不孝也。

盖以性不离命。命不离性。动一次淫欲。便耗一次理气。即丢一次性命。即犯一次首恶矣。噫。红颜之白圭未玷。而青年之黑籍已增。故君子先以正心清其源。次以寡欲养其德。何敢恣情纵欲。悖天蔑理。驯至折福减禄。短寿贻殃也乎。华严经曰。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得不随意眷属。语曰。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能不误平生。可哀也夫。

《寿康宝鉴》| 黄书云云

【译文】

黄书云说:所谓邪淫,指凡是别人的配偶和子女,我用邪恶的心去侵犯了,就叫邪淫。而对自己的配偶,凡在不适当的时候、不适当的地点,或对其身体有生死重大关系的时候,或圣贤、神明的诞期,而行欲事,也都属于邪淫。至于娼妓,由于她们过去世造作恶业,所以今生沦落为妓女。如果不生怜悯心,反而与其恣行淫欲,则必定损德行招恶报,后果堪畏!如果侵犯少年儿童、强奸未婚女子、淫乱寡妇、奸污尼僧,这种恶行,禽兽不如,人神憎恨,上天不容!特别罪大恶极!

因此应当猛然醒悟,深知畏惧,严格自律,谨慎把持,千万不要触犯。还有的人淫及动物,紊乱伦常,这种无法说出口的无耻行为,竟然也有。可叹呀,人心之坏,至极无加!此种人死后,不仅他自己要随入畜生道受其恶报,还要殃及子孙后代呢!

《太上感应篇》中说“见他色美,起心私之”只这一念就已经造下了罪业。起心尚且不可,更何况是造成事实,甚至习以为常呢?古人在面对美女主动献身时,都有拒绝接纳以保清德的,而我却千方百计图谋女色;古人有昏夜拒绝私奔而来的美女的,而我却强行逼迫而行奸污;古人有得知刚买来的美妾是遭难人的妻室时,赶紧将此女归还人家,并把此女的卖身钱作为礼物奉送给她的,而我却想方设法去挑逗人家的妻妾;古人有做主人的捐钱资助婢女出嫁的,而我却仗势奸污婢女下人;古人有出钱替人赎身让妓女转作良家妇女的,而我却乘人之危威逼良家妇女;古人有捐钱保全他人夫妻使不离散的,而我却离间别人夫妇之间的感情而充当第三者;古人有出财帮助别人嫁娶的,而我却用阴谋诡计破坏他人的婚姻。

邪淫丑行,若是外人不知的,则成为闺门的羞耻;若传扬开去的,则连累全家人受耻辱。此女轻则终生悔恨,重则有性命之忧。生前则负疚于天地鬼神,也无脸面对其丈夫、父母、儿女;死后沉沦于恶道,而相连以入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中。我的罪孽诚然是逃脱不了的,而她的怨恨始终也不能消除,乃至生生世世、常为恶缘而纠缠不休,连累子子孙孙都受其惨报。

片刻的欢娱有限,多生多世的罪业恶报无穷。总的来说,都是由于我们把虚妄的水月镜花当作了真实,沉溺于无边欲海。其实风流孽债,大可不必欠下。一定要看得破,才能忍得过;若是忍不过,那还是因为看不破。若一时无法照破色欲本空,可以把别人的妻子女儿当作自己的眷属看:年纪老的,看作是自己的母亲,年纪大的就是姐姐,年少的,就是自己的妹妹或女儿,如此,邪淫恶心就不会生起了。

《华严经》说:“菩萨于自妻常自知足。”自己的妻室,淫欲过度尚且不可,还敢去淫乱他人的妻子女儿吗?《速报录》说:“我不淫人妇,人不淫我妻。”《冥律》说:“奸人女者,得绝嗣报,奸人妻者,得子孙淫洗报。”从古至今的淫恶罪报案例,在《戒淫宝训》《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等种种善书的众多注释中,列举的太多了。怎么可以不畏惧呢?须知美色本空,娇姿如幻,艳妆美人不过是装满了粪尿的漂亮花瓶、藏着利刃的锦绣皮囊而已。闲居暗室,不可生淫念妄想,即使是面临邪缘艳遇,也要守住德节,不可丧失良心。

当此之时,只有用智慧的力量返照、高尚的道德自持,应当生起这样的心念:我自心的良知,正彰明昭著地警戒着我:遍满虚空的鬼神,正森严可畏地监视着我;头顶上的三台北斗神君,正面对着我;家中的灶神爷、身中的三尸神,正巡察着我!在人天交战的关头,如果把得定,则幸福快乐的天堂,转眼间可以登上去;把不定,则万劫难出的恐怖地狱,一失足立即就堕下去。悬崖要勒马,苦海要回头,在万难把持之时,要心存万不可触犯淫罪的坚强正念。

文昌帝君的遏欲文,汉钟离祖师的戒欲歌,都应当反复熟读并竭力遵从。无人处不要造作昧良心的罪业,不要去干败坏道德的淫秽丑行;不要以为妓女优伶是下贱的人,而不加怜悯;不要以为婢女仆人是下等人而不加保全;不要认为私奔而来的美女,是她自投自找,就欢然接纳自落火坑;不要认为妻妾是家常便饭,而放纵性欲自伤己身;不要忘了长幼名分,而紊乱人伦纲常;不要污秽了出家僧尼的净行,而触犯神怒;不要错乱了人与动物的界限,而与披毛戴角的畜类为缘;不要因为有私仇,而淫秽其闺门内室泄私愤;不要接触淫秽之缘,以防引发邪念;不要谈论女色和污言秽语,以免惑乱人心。

以上是自造邪淫罪孽。此外,引诱良家子弟淫荡,以及喜好讲闺房秘事,并编写成淫书、绘成淫画,能诱发人淫欲的,是教人邪淫。看到听到他人想去行邪淫恶事,不仅不加劝阻,反而欢喜赞成的,其罪恶与自己亲犯是一样的。

《楞严经》说:“十方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如果刻实而论,即不必实有其事,而只要生起邪淫的念头,就已经犯下了万恶之首的淫恶之罪了!所以有志向的,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身心,以清其源,其次则寡欲以养其德。怎敢恣情纵欲,违背天理,折福损禄,污名失位,减短寿命,招至祸殃呢?

《华严经》说:“邪淫之罪,亦令众生随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朱喜说:“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想想真是令人感到可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凡圣同居土由两种能感的因所构成

此等庄严,同居净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

持诵楞严咒能灭一切罪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

一位妇产科医生迟到的忏悔

我是一个自医学院毕业就开始从事妇产科工作整整三十年...

有一种积蓄,是自己能带的去,别人夺不走

世间人都要讲积蓄,那积蓄的东西大概有三种类别:有一...

戒邪淫七步曲

一、知苦回头 佛法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展开来就是知苦、...

生漏梵志皈依佛本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位名...

贪污慈善捐款会有什么果报

今人多不知因果,光绪二年,吾乡凡出头散赈之人家,无...

佛陀五百世母亲的贫穷果报

过去释迦牟尼佛托钵游化,行经居荷罗国,与众比丘在路...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微笑就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人的一生,不论是谁都会遇到许多挫折,但是不管怎样,...

弘一大师开示律学要略

我出家以来,在江浙一带并不敢随便讲经或讲律,更不敢...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原文】 般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

快乐或不快乐,这都是不确定的

无论出现何种心境快乐或不快乐,都别在意,我们应经常...

【佛教词典】凤林寺

(一)位于浙江杭县秦亭山(又称葛岭)之西。俗称喜鹊寺...

【佛教词典】醯罗山

(地名)Hila,在北印度乌仗那国之山名。是释尊于过去...

抛弃阻碍人生道路的包袱

包袱是一种累赘,总是会在不适当的时刻让你感到无奈和...

阿弥陀佛这个愿发得太及时太重要了

垂慈接引,这个接引对我们很重要啊,这个愿发得是太及...

家人也是我们的福田

每次去寺里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些功德箱,上面写着种福...

助念他人,启示自己

张奶奶老人家舍报了,家属不同意为她助念,即便是免除...

星云大师《人间万事都会过云》

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 不只是时间会...

【推荐】本色而脱俗是一种魅力

大学毕业后,我不走包分配的老路,直接到一家外企工作...

修塔延寿

从前在干陀卫国有一位国王,曾有一位聪明的看相师傅为...

阿弥陀佛光明遍照,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问曰:若言无碍光如来光明无量,照十方国土,无所障碍...

为官无功便有过,为僧无德便有罪

清朝才子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古时有一官...

《黄帝内经》养生精华50句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

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针对不同根机

问: 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

【母爱深似海】一次打猎的经历

有一位老和尚给我讲述了年轻时一次打猎的经历: 一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