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每一天都在增上,那你的生命就有意义

净界法师  2021/10/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每一天都在增上,那你的生命就有意义

我们现在是活在无始的妄想中,那要怎么转成“真如”而趋向于“大佛顶”呢?这就是楞严经所要修学的主要内容。其实我们的人生是这样:我们“今生”有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怎么来的呢?是从“过去”而来的。佛教的因缘观 ——“诸法因缘生。”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是“过去跟现在”的因缘。不管你过去做过什么事,凡是走过的路,都会留下痕迹;只要造了业,就会留下业的力量。过去跟现在这一部分是不能改变的,佛教修行不是修这一部分。你今生会遇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事情,你的色身会健康,或者多病,这个不能怪现在的你,要怪过去的你,所以过去跟现在的因缘叫作认命,因为我们不能改变过去的因缘。

第二个是“现在跟未来”的因缘。这个才是最重要!因为这个有无量的可能性。未来你可以到人天,或到极乐世界,也可能堕三恶道,所以今生跟未来这一部分非常的重要。修行,我们要修的是什么?当然是放在“未来”嘛!过去的造作已经成为事实,我们无法改变它,只有下等人一直活在过去,老是想过去怎么样、今天又怎么样,那你的人生都被算定了。

修行人的心态应该是:我现在虽然不够好,但是我未来会往好的方向走。

这才是有潜力的人!因为他找到了修行的方法,掌握了整个修行的目标,至少他修行上路了。有些人还在世间打转,连怎么修行都还不知道。修行不是要改变外境,是改变你的妄想。所以当你了解整个《楞严经》的道理,虽然不能马上做到,但起码我们的生命已经慢慢在进步当中,对于未来的生命,我可以保证:我今天会比昨天好,明天会比今天好。

每一天都在增上,那你的生命就有意义了。也就是妄想慢慢减少、真如的光明慢慢开显,一步一步地趋向于“大佛顶”,那就很有意义了!

所以说,修行人,你要开始忘掉过去,不管你过去经历过怎样的生命,内心当中留下什么样的痕迹、什么样邪恶的功能……这些都概括承受,不要去怨天尤人,就从现在开始改变。为什么?因为它是虚妄不真实的,不是本来有的;你本来是清净的,它是从“因缘生”,后来才有的,当然也可以从“因缘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转短命为长寿之法

请大家看第四段:转短命为长寿之法。这一段主要是针对...

站在本来就没有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依止空正见跟发心,他开始修行了。 第一个,安心如空之...

你的人生很多时候是浪费在闲扯淡上

有时候,我们可能心血来潮想要修行,不仅仅是阅读而已...

你东想西想,定不下心来,最后毫无所得

【又善男子。若诸菩萨摩诃萨等。不著内想。不著外想。...

人生的真正价值

这里在座大多是青年学子。二十年或三十年前,我们来到...

星云大师:佛教对「人生命运」的看法

「世间上,不论是富商巨贾,或是贩夫走卒,每个人对自...

慈航法师:做一个完全的人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叫做:怎样才叫做一个完全的人?,诸...

做人做事,败于10忌,成于10悟

做人做事,败于10忌: 1、自私、自负、自满是故步自封...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了解自己,看清内心的相貌

在《楞严经》里面,修假观,第一个,先了解自己,你这...

拜佛的养生原理是什么

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何由可致?明...

走路或做家务时,可否同时来完成每日的功课

问: 请问师父,弟子每天的课程有念佛持咒,在走路或做...

「十念法」念佛仪轨

希望诸位平常坚持十念法能够好好用功。不需要太长时间...

【佛教词典】卢醯呾迦窣堵波

【卢醯呾迦窣堵波】 p1391 西域记三卷四页云:瞢揭厘城...

【佛教词典】二种解脱成就

【二种解脱成就】 p0033   瑜伽八十九卷三页云:复次...

为什么要提倡念《地藏经》

我提倡念《地藏经》也有我的原因 我提倡念《地藏经》也...

如何让年轻人接受念佛

问: 要接引年轻人来学佛,如果我们老是要他们一直念...

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先端正其心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发心、修行、证果。发心就是成佛的...

飘去的是云 留下的是天——如瑞法师的故事

1981年,24岁的如瑞削发为尼,继承通愿老法师的遗愿。...

什么时候可以面露金刚怒目之相

问: 师父曾于说法时开示:必要的时候可以面露金刚怒...

未悟的人,犹如瞎子一般

没有悟的人,与大悟以后的人,前途各有不同。大略替你...

虚云老和尚《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现在这里的和平法会。已举行几天了。这是很希有难得的...

要明心见性,首先要知道如何调心

我们在此打禅七,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静坐的方式、调心...

一本佛经改变了我的整个想法

有人说过年是年关,年纪愈长,愈觉得过年是一个关卡;...

外面境界没有错,错的是自己

世出世间法都是因果的定律,若能明乎此理,见解就正确...

悟苦修净业,缘熟径生西--张老居士往生纪实

张水金老居士,江西景德镇人,是一位虔诚的菩萨戒弟子...

七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开示

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临终时当晚对身边的弟子说: 净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