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中道实相是佛所要说的真实义

净界法师  2021/1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中道实相是佛所要说的真实义

佛陀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那就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今天就讲到中道的实相,这是不偏空也不着有的一个中道实相。首先,我们把实相作一个名称的解释。

言“实相”者,亦名“真如”、“法性”、“一真法界”、“如来藏妙真如性”、“第一义谛”等,原义为“实体”、“真相”之义。《思益梵天所问经》云:“一切法平等,无有差别,是诸法实相义。”又智者大师云:“实相之相,无相无不相,名为实相。”此实相境界乃诸佛菩萨,远离凡夫、二乘之妄情执着,所亲证之究竟圆满真理。诸佛依此实相真理,随顺众生之差别根器,假借种种名言,而演出无量大乘教法。是故一切大乘经论,虽各有其言说方便不同,而莫不以此实相真理,为所依之理体。

我们把“实相”简单作一个消释。

什么是实相呢?在不同的经论有五个名称:第一个,真如。这是我们一般常说的,就是我空法空的真如。在唯识学把它称为“法性”;在《华严经》把它称为“一真法界”;在《楞严经》把它叫作“如来藏妙真如性”;在《维摩诘经》叫作“第一义谛”。简单地说,就是一切法真实的本体、真实的相状。

在《思益梵天所问经》上说,“一切法平等,无有差别”,这就是诸法实相。实相它必须是一种平等性的,这个平等就是圆融无碍的。我们前面讲业果,是不平等,是对立的。善业它就不是罪业,这两个是对立的;安乐的果报就不是痛苦的果报,所以因跟果都是对立的;二乘的涅槃也是对立的,涅槃当中就不允许有生死,杂染的生死就不可能有清净的涅槃,也是对立的。到了大乘佛法的一心真如,它强调的是不二法门,它没有任何的对立相,这是第一个概念。

你想进入大乘的领域,你的思考必须是一个平衡式的思考,简单地说就是双向思考。所以诸位!如果你要很快成佛,就要思惟,当你讲真空时,就要想到妙有;当你讲妙有时,就要想到真空。凡是大乘的实相,一定是双向思考的,这个就是平等。

智者大师把实相分成两块:一个是无相,这是讲它清净的本体;无不相,指的是一种随缘的妙用,这个就是实相。我们下面会把它从体用的说明,会归到一心的真如。

所以简单地说,实相是诸佛菩萨远离凡夫跟二乘的对立思考所亲证的一种圆满的中道真理,这是从自利的角度;从利他的角度,诸佛依止实相的道理,随顺众生的根机,再假借种种的名相,演出无量的大乘教法。所有的思想都是实相的一部分。业果是实相的一部分,涅槃寂静也是实相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从佛法的角度,佛法所有的道理都是从中道实相开演出来的,一切的大乘经论虽各有其言说方便不同,但是都以实相的真理当做它所依止的最重要的道法。所以,中道实相,就是佛陀出世以后,内心当中所要说的真实义。所谓的业果、涅槃,只是佛陀应众生的根机而方便宣说的,我们要先有这个概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的精进与调适

各人应尽最大的力量去念佛,但须各自量力,不可用力太...

六祖大师的「三十六对法」

六祖大师世寿七十六岁,二十四岁受五祖传衣,三十九岁...

生起观照力,减少遍计执

有人说你去读《大般若经》六百卷,你把它读过几次,你...

弥陀名号是实相身

第三个偈颂,是法藏菩萨讲:我到了成就佛道、佛果的时...

如何理解「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问: 如何理解《金刚经》中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

何谓「一实相印」

一实相印是大乘不共之教理。《大智度论》云:三世诸佛...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四、中道

壹中道的意义 佛世时,有一位比丘,名二十亿耳,出家...

法身大士为什么选择实相念佛这个难行道

问: 请益法师,念实相佛,非再来大士,难以即生亲证。...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注音版】往生普佛仪规

往生普佛仪规...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为何不以福报来判断个人的修行阶位

我们一路看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十地就不...

吃素就是走向健康

1、蔬食是健康食品,吃素就是走向健康 古人云病从口入...

惟贤长老《实修问答集》

1.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与佛在涅槃境界上是否有程度上的...

放生分为三品

很多人都想去祈祈福,烧烧香、拜拜佛、放放生。佛教非...

【佛教词典】慧堂殿

【慧堂殿】 p1319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慧堂殿者:到究...

【佛教词典】梅呾利耶

(菩萨)Maitreya,旧讹略而云弥勒,译曰慈。当来嗣释...

为富不仁待人刻薄者的悲惨果报

笔者有一位家住南部的教授朋友(姑隐其名)有一次告诉...

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原 文】 原夫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

地狱的恶报从六根而出

讼习 讼,争讼,意思是说,我们自己有了过失,但是我们...

「十念业成」,不必执着到底几念

问曰:心若他缘,摄之令还,可知念之多少。但知多少,...

宋代高僧天衣义怀禅师

好,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现在我们的网络时代,确实网...

少些打工心态,多点儿事业心

为了钱,这个班我总是要上。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就试着...

【推荐】没有做不成的事,只在想不想做

1953年11月13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消防队的电话总机...

圣严法师:别人不做的工作都由我来做吧

如果你对工作有非你不可的责任和使命感,做起事来一定...

「涅槃」与「往生」有什么区别

问: 在佛教为什么把人死了称为往生,但是又有听说过...

五戒与十善

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放身心静片时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放身心静片时,我们这人活不了好久...

先以欲钩牵,渐令入佛道

每一个佛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不同,成佛的道果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