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宋代高僧天衣义怀禅师

宏海法师  2020/02/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宋代高僧天衣义怀禅师

好,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现在我们的网络时代,确实网络非常发达,各种信息四面八方的轰炸过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最近网上有时候会流传一些小视频。

有一个孩子,为了阻止自己的父母长辈杀生,他家里的长辈,父母拎着鸡鸭或者鱼,正准备去宰的时候,旁边的孩子就拼命的阻止,哭着还说他疼他疼,但是你说一个孩子,因为他善根非常深厚,面对长辈的这种铁定的认为,鸡鸭鱼肉就是我们的一盘菜,你说有什么好办法,只好急的又哭又叫,甚至有的用身体去挡,还跟父母去夺刀子,这种就是天然的悲心。

今天我们要说的天衣义怀禅师,就是这样一位菩萨心肠的孩子。他出生就在北宋的一个渔民家庭,是温州人,从小跟着父亲出海打鱼,他就把鱼打上来以后,就把鱼扔给船尾的儿子,让他把这个鱼串起来带回家,今天就有吃有喝了,可是儿子心中不忍,偷偷的就把鱼从船尾给放掉了。也不知道为这个挨了多少顿的打骂,但是他依然如故。

我们中国不是有句土话吗,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果然孩子长大以后,出家修道去了。后来依止在云门宗有一个很有名的禅师,叫雪窦重显禅师门下去修学。义怀禅师他的形象很出众,人长得特别的清瘦,个子又高,走路也慢腾腾的,所以在《禅林僧宝传》里边,形容他走在人群里就如同什么,一个词儿, 鹤立鸡群。

他在寺院里每天都是砍柴担水,一边干活,一边禅修,但是他师父有一天突然就问他,“肯定也不对,否定也不对,肯定否定都不对时,你怎么办?”这是禅机,意思就是说你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是多也不对,不起心动念就是少也不对,多也不行,少也不行,你怎么办?

到底起启动还是不启动,就逼着你把现前的意识心妄想给你斩断,本来是为了斩断,他每次都要想依着自己的一番见解回答的时候,就被他师父一顿棒打、棒喝。

禅门中最著名的就是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所以说看似这样喜笑怒骂的指东打西,都是禅法里面不拘一格,接引学生的手段,有可能这一下子就打成祖师了。所以我们禅堂里面常说 ,香板下面出祖师,既能给他消业,又可以给他猛省。

有一天他挑着一担水走着走着,大家要知道因缘到了,因缘到了,时机就成熟,突然扁担也变成菩萨师父了,从中间啪的一断,这么一断,他正好相应就开悟了。

后来他的弟子法嗣也非常的多,大振云门法道,我自己也是云门宗下的门人,所以他成为北宋时期,可以说把云门宗弘扬开来很重要的一位高僧。

天衣义怀禅师他非常重视一个修学特色,就是禅净双修,他常常去发扬传授净土法门的时候,也会用禅宗的心地来圆融的讲解,你比如说有一天他的弟子们就问说,说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你舍秽土取净土,厌离此土,欣求彼土,这不是有净秽取舍之情吗?

如果佛法的究竟讲,里边不是讲到不净不垢吗,不增不减,你还有什么取舍呢,所以如果你有取舍的话,这就是众生的妄想,可是如果你说没有净土,又有违佛言,因为释迦牟尼佛说了,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如何修?到底是取舍欣求极乐呢,还是放下取舍之情,说没有净土。大家要知道这个问题提的是非常核心的问题,凝聚了佛法空有、性相、圆融、贯通的问题,就是一个法,我们凡夫的眼光一定是此对彼就不对,此能彼就不能,但是真正真实的境界中,真理的法相上它是怎么样的,他是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你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去还是不去,生还是不生,是取舍还是不取舍。

他就给他(徒弟)说,生则决定生是从现象上来讲的,我们从娑婆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去则实不去,因为娑婆和极乐,再怎么广大的虚空法界,都离不开我们现前的一个念头,都在这一念之内,往哪去呢?你说没有去,它确实是十万亿国土,宛然而在,你说去了他又没有离开现前一念,所以他打个比方就像大圆镜子,我们一镜中引出来十重的山水楼阁,你说山水楼阁没有远近的,你一眼望去它是有重重叠叠,你说它有远有近,它其实在一个镜子里面同时洞现,这就叫做生则决定生。看上去有山水楼阁,去则实不去,就在一面大圆镜中。

他叫天衣义怀禅师,天衣无缝的给他的弟子讲了净土法门,在理事无碍究竟圆满的一个阐明开示,希望大家听了也有所受用。

好,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对治娑婆世界的爱取,这是成败的关键

你的生命有限,你要把重点放在哪里?是业力还是执着?...

【佛学漫画】妄念如灰尘

莫厌妄念多,应叹信心浅。故以深信心,常称弥陀名。...

五台山唐代诚慧大师化毒龙传

唐朝末年的高僧诚慧,是山西灵丘李氏之子。本来他的双...

驶离娑婆生死苦海,安稳抵达涅槃彼岸

然众生障重,取悟之者难期。虽曰教启多门,凡惑无由遍...

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一百零八首)

(一)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 都融妄念归...

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方

问:信行愿三,既闻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

成刚法师临终开示:念佛没有巧路,靠我们老实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

不管修哪个法门都能到极乐世界去吗

问: 不管修哪个法门都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吗? 大安法...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戒贪得自在

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国王名叫多味写,平日信奉九十六...

盗马贼的醒悟

古时候,伊拉克有位国王,叫阿尔马蒙,他有匹千里马。...

【佛学漫画】永明延寿大师

永明延寿大师圆寂百余年后,宝觉禅师在看了《宗镜录》...

【推荐】禅学中的智慧故事

1、泥泞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

【佛教词典】阿罗逻迦蓝

(人名)又作阿罗逻迦罗摩。阿罗荼迦逻摩。阿兰迦兰等...

【佛教词典】性相二宗十异

(名数)华严纲要辩性相二宗之十异。一、一乘三乘异,...

不被一切现象所约束

天气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里边,可能比这...

看问题不能停留在表面上

不少人,对没有亲眼看见的事物,常常给予否认。你说:...

临终昏迷助念还有作用吗

问: 临命终时被业力牵引而流转六道,这个业力是今生还...

把握当下,做时光的主人

我们的人生总是向往着更高、更新的境界,所以,新年意...

一坐四十年

佛窟惟则禅师,宋朝长安人,少年出家后,在浙江天台山...

不重视恭敬三宝,会构成灭法的因缘

接着看第二段的申诫: 既知多过,弥须大慎。 至堂殿塔...

为什么理观对净土行者甚为重要

问: 请问师父,何谓理观,为什么理观对净土的行者甚...

亲近这十种善友能得利益

那么这八句我们看看,第一句亲近老成 ,就是亲近善知识...

老实念佛的人是什么样的

祖师大德总是苦口婆心劝人老实念佛。这句看似简单,实...

既仗佛力又仗人力,决不会走错路的

过去的祖师们,如天台智者大师、永明寿禅师、蕅益大师...

她不知佛,但一举一动却离佛很近

《葛藤集》中说南岳怀让见马祖一心一意地想坐禅成佛,...

贫穷的人有七种布施

贫穷布施难。然而,佛陀告诉我们不用财物也能布施。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