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学佛法首先要培养内心的甚深见

净界法师  2021/1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学佛法首先要培养内心的甚深见

《摄大乘论》是无着菩萨所作的。在本论的修行当中,主要有三个重点:第一个就是甚深见,第二个是广大行,第三个是究竟果。

从大乘的次第来说,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第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内心的甚深见。为什么要有甚深见呢?我们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我们大乘的修学,从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开始,整个菩萨戒的修学当中有两个重要的次第:第一个,就是我们要成就一个善业力。这个善业力就是说,我们刚开始行菩萨道,是依止内心的信心,就是对三宝功德的信心;依止这个信心,我们来修布施、持戒、忍辱种种的善法。当然我们菩萨内心也会有一些烦恼欲望,这个时候我们主要是依止我们的信心来克制,或者说是来压抑我们心中的烦恼。

当然,有时候信心比较坚固,我们内心就比较平静;但是有时候信心比较薄弱,这烦恼就在内心不断地波动,使令我们内心躁动不安。所以,在刚开始修学善业力的阶段当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一个菩萨内心的情绪是变化很大的,他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

严格来说,这个人修行是还没上路,内心还是跟烦恼欲望纠缠不清,只是说他比一般人好一点,就是有一分信心善加克制。这样的修行,我们就说,哦,这个人已经开始在积集善业、忏悔业障。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阶段。

慢慢地,我们应该再修第二个阶段,就是所谓的成就正念力。前面善业力的修学主要依止的是信心,慢慢地,我们从信心开始去听闻正法、如理思惟。这个时候内心产生一种智慧的光明,开始去如实地观照内心烦恼的活动。通过教理的学习,我们知道,内心的烦恼其实是由内心所变现的一种刹那刹那的生灭之法,它本性是毕竟空寂的。所以我们从一种正念的观照开始,从这样的一种有相的分别而契入到清净的本性,开始了解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这个时候我们对烦恼的调伏就更加地有力量,我们的情绪也会变得比较稳定了。虽然有无量无边的烦恼还没有去对治消灭,但是它是如梦如幻的生灭之法,不像以前那么样的可怕了。所以说,我们在修学正念的时候,通过止观的观察,能够了解到生命的真相,内心能够安住在我们的本来面目。这个时候我们的情绪稳定下来,修行就正式上路了,我们也开始稳定地、慢慢地趋向于无上菩提。

所以说,我们在行菩萨道的过程当中,从一种信心的对烦恼的压抑,要提升到所谓的对烦恼的克服、调治——所谓智慧的观照。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主要的就是靠着甚深见。对佛法的学习、对生命的观察更加地深入,那么你对于内心的调伏力就加强。这就是无着菩萨在本论当中把甚深见安排在第一个次第的主要原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每一天的观想

一早起身,就观想祈祷三宝加持,弟子今天可以过一个快...

破戒还可以忏悔,破了见很不容易挽回

现在大家发心修,修的方式、方法、依照什么样去修,形...

大安法师:一颗出离牢狱的道心

我们的生命也像一种投资。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是有限的,...

具此三心者,必生极乐国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

佛法中的「勤俭宽和」

我书房墙壁上挂着一副勤俭宽和,是一位出家法师的墨宝...

圣严法师《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佛法对苦有相当多的阐述,它将人生分为生、老、病、死...

修行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你问什么是修行,答:心平气和是修行,不慌不忙做...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每逢佳节更要精进用功回向众生

世间有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佛弟子应该每逢佳节...

最殊胜、最有效果的供养

一直以来有善士发短信、邮件和打电话表示愿意供养我,...

无力救度菜场的许多物命,该怎么办

问: 在菜场面对许多物命,自己无力救度,当如何处置?...

【推荐】佛经格言集萃

▲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

【佛教词典】二无我

人无我和法无我。人无我是了解五蕴假和合之义,知道人...

【佛教词典】迦尸

(地名)Kā?i,国名。迦尸者,本竹名,以此国出此竹故...

净土不是自了汉法,更不是小乘佛教

问: 请问法师,修行以自利为主,容易被人误解为是自了...

平常要把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作一个比较

这一段是说明以愿导行方名正行,就是在念佛的操作当中...

厚道者路宽

《佛光菜根谭》说:得理而能饶人,是谓厚道,厚道则路...

释迦如来成道日 各寺院熬施腊八粥

杭州灵隐寺:腊八节施粥20万份 1月22日(农历腊月初八...

【推荐】被尘埃封在心底的善念

一个杀人犯亡命逃窜了整整一年,来到小镇时,已经衣衫...

待人要退一步,爱人要宽一寸

学佛,一定要学得心在宁静中。能够如此,则普天之下的...

信仰的虔诚与否与贫富无关

( 导语: 不论世俗之中还是在佛门里,人们通常都会看...

人做事,不要让事做人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这也是...

你找到适合改过行善的方法没

赵阅道居士 赵阅道居士是北宋一位修行有成就的大居士,...

生活不会永远亏待好人

人们在面对坏人得势却一直得不到惩罚的时候,会无可奈...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弥陀的光明,所以无碍...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此二相须,共成一苦。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