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中的三种错乱过失

净界法师  2022/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中的三种错乱过失

在修行当中,我们一般凡夫有三种过失。

第一种人,凡夫的过失。这个凡夫,指的是造恶凡夫。说,一切的凡夫众生,他的特性就是跟着感觉走,跟着妄想走。他想干什么、他就去干什么,也没人可以管得住他。那么这种人他的生命是什么相貌呢?“从无始劫来,是种种颠倒,业种自然”。这种人他内心当中,基本上是住在五欲:财、色、名、食、睡,住在五欲当中,他就会生起颠倒,这个颠倒指的是烦恼、起惑、贪欲。贪不到就嗔恚,就是这样子。贪得到就是享受、就是放纵自己;贪不到就是嗔恚,这两个都是烦恼。那么“业种”烦恼活动以后,当然他要造业了,造了很多杀盗淫妄的罪业。“自然”是果报,造了罪业当然就到三恶道受果报了。

这种安住五欲的颠倒众生,他的惑业苦就像“恶叉聚”。“恶叉聚”是印度的水果,它生出来就长三颗,这三颗连在一起。也就是说,我们一般住在五欲的人,他就是为了追求五欲!那么这种人他是怎么情况呢?他是起烦恼,造了一个业力,这个业力得一个果报,这个果报又带动另外一个烦恼,又造业力又得果报,所以他的生命当中,只有三种事情会出现,第一个烦恼,第二个罪业,第三个痛苦,就这样。他的生命历史就不断的重复,不断重复,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佛法,了解后,他才可以做改变,否则他也没办法改变,这第一种人。

第二种人,外道之过。这种人算不错,造善凡夫。这种人他也知道因果的道理:造善成就安乐的果报;造恶招感痛苦的果报,他有因果的思想。但是他的心没有安住真如,还是根据攀缘心。所以他就变成外道,外道就是道在外面,心随境转。他是心随境转,但他有善心,他也会布施、持戒、忍辱,所以他成就诸天,或者变成魔王跟魔王的眷属。依止妄想造善业,就变成天魔外道,这个是住在善法。前面是住在五欲。

第三种人,“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这个是住在空性。二乘人他依止出离心修习四谛、十二因缘,知道这个生命有苦集的流转门,跟灭道的还灭门。这当中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自我,生命就是一个缘生缘灭的一个假相而已,所以从四谛十二因缘成就我空的真理,就住在我空,而变成声闻缘觉。

那么这三种人,一种人是造恶凡夫住在五欲;一种造善凡夫他住在布施持戒的善法;二乘人安住在偏空的真理,这三种人的共同点是什么呢?“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当中你这心要怎么安住?这个生命是有根本的。那结果就是错用了心。依止生灭心,依止有所得的攀缘心来修学,这种情况“犹如煮沙欲成嘉馔”,你把沙放在电锅里面去,希望它变成白米,变成米饭,煮了尘点劫的时间,它还是一个热沙,因为你本质没有变!

也就是说:如果你今天还是喜欢用攀缘心,用住在外境的心去修习善法,那你永远跟圣道完全没有关系。你今生永远跟出离道没有关系。那你就准备再轮回了,就这样子!因为你用生灭心,不可能成就不生灭的道,不可能,本质不同!你要煮饭你要拿米去煮饭,因为这个因地是很重要的。

你依止一个生灭的因地,你怎么去创造一个不生灭的果呢?世间上哪有这种事情呢!因果不符!所以在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今天为什么学佛这么久,还是烦烦恼恼?关键在于“错乱修习”。不是说你的福报修得不够大,而是你错用了心。你用那个沙想要煮饭,根本不可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专修、圆修、杂修、正行、助行

当云净土法门,修有专圆。由众生根器不一,致诸祖立法...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

怎么个修行?怎么修法?怎么修怎么行?首先要知道我们...

石头和尚的十味妙药

云南昆明华亭寺内,存有一奇特药方,它是唐朝无际石头...

如何断食

断食,就是我们平常一天吃两餐或三餐,你身体经常为了...

不观他人过,但观自身行

佛在《法句经》里说:不观他人过,不观作不作,但观自...

星云大师:修行的真义

现在的人常说要修行,其实只不过是将修行当作懒惰的代...

怎样念佛才容易成就

我们学佛是以佛的心愿、佛的行为、佛的慈悲心来开发我...

五件不可得之事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对比丘开示:世...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僧团如何和合共住

【原文】 《智论》云:佛法弟子同住和合,一者,贤圣说...

何谓学佛

学佛就是由解起行;就是把所学来的佛法、佛教、和研究...

喝酒伤身更伤脑

喝酒伤身的道理众所周知,但酒精对大脑的损害却很少引...

为什么业力在得果报之前还有机会

为什么这个业力在得果报之前还有机会?我们来看看种子...

【佛教词典】九品觉王

指阿弥佛陀,因阿弥陀佛是九品净土的教主。...

【佛教词典】三经一论

(名数)净土门所依之经论也。一、佛说无量寿经二卷,...

精进念《地藏经》,现世转化恶业

我有个弟子,银行亏空九千多万,没办法偿还,判刑二十...

天乘四种禅定之三禅

我们看三禅。 三禅,亦名离喜妙乐地,谓行者复厌二禅之...

证严法师:福报的来源

有钱时不必得意,没钱时也不必悲哀,反正福到财至,福...

众生肉、子女肉、父母肉,有何区别

张居士学历很高事业有成,信佛多年,在全国的佛教界很...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这里举出个例子,这例子是《大庄严经论》里面讲的。就...

劝人念佛,是第一了不起的功德

一心念阿弥陀佛,修学念佛三昧,是改正恶习,修学善法...

人生要八戒更要悟空

人生在世,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欲望得到满足与失落的不...

诚哉在我,不关业障事

参禅人,第一要守清规,方能参禅。 清规者,公正清严为...

把观音菩萨看作弥陀的化身,是否有佛经根据

问: 法师讲过,把观世音菩萨看作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不...

处理杂务也是修行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

末法众生的障深慧浅

障就是障碍我们修行的东西。这个障有外面的障碍,有里...

欲望永远都不能满足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