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谓学佛

倓虚大师  2012/04/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就是由解起行;就是把所学来的佛法、佛教、和研究的佛学的理论,来躬亲实践,付诸实行;由于实行,才能证诸理论之谬误与否。

比如佛在因地时,曾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由实行而证得法身遍满。佛既是由实行而证得法身遍满的,我们现在是信佛,学佛的,也应当由解起行,由实行做起。

如果不实行,纵让你天天站在讲台上给人讲,讲到嘴里冒白沫,也只是像鹦鹉学人说话一样,一点用处都没有。譬如一个当教员的;或当医官的;当医生的,天天抱一大堆关于防治肺痨的书给人讲,还在黑板上画出解剖的图形来,让人怎样防范;怎样治疗。可是他自己却是一个面黄肌瘦的肺病患者,讲课时还咳嗽不止,痰中带血,末了自己还是因肺病而亡,这就是因他只顾研究书本上肺病怎样防范治疗的理论,而平素却不实行注意到自己的卫生。研究佛学的人,如果只顾学而不顾行,也和这种情形一样。

学佛之实行实做,有从智门入手的;有从行门入手的。从智门入手的,多是利根人;从行门入手的,多属钝根人。可是现代人从智门入手的,往往被聪明所误,横起知见,易入流俗。如普通一般学教人,大多是觉于口而迷于心;长于言而绌于行,这样尚不如从行门入手的比较可靠。真正上根利智的人,虽然其宿根深厚,要知其前因,亦从行门中来。如诸佛菩萨,声闻缘觉,阿罗汉等,莫不各有其所修之行。

在劝化方面来说,也是劝人‘修行,'如说‘老修行!你好好修行,'没有劝人修智的。实际上,‘行'的工夫到家,自然就生出智慧来。因为众生本具妙智妙慧,无须另外去修,只要行力坚固,始觉妙观察智显发,本觉大圆镜智自然现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倓虚大师文章列表

慧律法师:学佛要具足的三个条件

一、亲近善知识 众生的烦恼习气都很重,突不破,无法...

学佛是为了什么

人为什么要学佛呀?因为人有老病死这三种法,不可爱、...

修学佛法需要经过的四个阶段

一个人修行佛法的过程,大概都需要经过四个阶段,我们...

学法第一步要树立正知正见

一、学法,第一步要树立正知正见 闻慧,闻到了之后要去...

学佛是迷信吗?

学佛最要紧的是在事上的运用。如果只是烧香拜佛,求佛...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信仰佛教,是佛教徒。但是自己想过没...

学佛后必须知道的八项因果定律

1.改脾气是关键 学佛后,首先要改掉生气的脾气,因为它...

学佛从皈依三宝开始

我们学佛要从皈依佛法僧三宝开始。 皈依是什么意思呢?...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菩提心是本来就有,还是因缘而发出来的

问: 师父,我想请问一下,我们经常说要发菩提心,那...

往生时会出现什么景象

问: 请问法师,往生时会出现什么景象?为确保往生,命...

佛法灭尽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释迦佛是在第九减劫中人寿百岁时降世的,到现在差不多...

依四法修习,令获胜益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千余年矣,其教理高深,法门无量...

【佛教词典】虔诚派运动

十二世纪印度教改革运动之一。先驱者为吠檀多派哲学家...

【佛教词典】云水流仪

形容安居于丛林修行之行脚僧,其举止行动显现出清净、...

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

为什么人对死亡会有截然相反的看法

如果人们不相信有来世,不仅会导致很多的问题,也会影...

往生净土有甚深的功德利益

前面是谈信愿行的信,下面就是谈愿了。就这一部分特别...

认真做事不去评论是非

经常会有人问我对某人或某件事情有什么看法,并要给出...

商人与罗刹鬼

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迦尸罗国和毗提醯国之间,有一片旷...

拜佛的意义及其功德

礼拜的种类,据《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中记载,礼拜有十...

佛说宿殃掷石出血之因缘

世尊于阿耨大泉说法时,在场的五百位比丘除却阿难尊者...

星云大师的管理学

我的出身,家父是单传,据说他出生二十八天,我的祖父...

先有业力还是先有轮回

问: 先有业力还是先有六道轮回? 慧律法师答: 这句...

饱满的稻穗

佛陀常常警惕弟子,即使已经智慧圆融,更应含蓄谦虚,...

修行如弹琴

参禅的目的就是要开悟,但开悟有什么好处呢?佛教认为...

闲居之地是非多,如何才能不畏人间舆论

闲居之地, 指视昭然, 吾虽掩之甚密, 文之甚巧,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