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客来客往,自心不动

惟觉老和尚  2022/11/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客来客往,自心不动

《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动念这一念心,一个是“客”,一个是“主”。“客”,是指我们的妄想,像空中的灰尘一样,始终是来来往往的。既然是妄想,来也好、去也好,就像灰尘一样;能够知道妄想的这念心,像虚空一样,始终是寂然不动的主人。

客来客往 自心不动

憍陈如尊者云:“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旅客在旅馆里投宿或用餐,完毕以后,就要把行李准备好,各自前往目的地,没有时间安住下来。“若实主人,自无攸往”,负责照顾、经营这间旅馆的主人,“自无攸往”,你走你的、他走他的,无论是南来北往,但主人始终是在那里。“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在旅馆里面来来往往的就是客人,而主人始终不会离开这个旅馆。

我们这个心也有客人、也有主人,能够契悟本心,作得了主,就是主人。禅七当中经常跟大众开示:“要处处作主。”作不了主,就变成客人;成了客人,就成了生灭,就流转三界、流转生死。

什么是能够作主?一个是静中能够作主,一个是动中能够作主;一个是顺境能够作主,一个是逆境也能作主;不但白天能作主,晚上也能够作主~时时刻刻念念分明、处处作主,这就是旅馆中的主人了。这个主人如如不动、不来不去,这就是如来。佛法当中,一个是宾、一个是主;一个是能,一个是所,道理都是一样的。

不受诸尘 灵明独耀

憍陈如尊者又举了一个譬喻:“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刚刚下过雨,天空非常清凉、清新,一片云都没有,晴空万里。阳光从房子墙壁的缝隙照进来,房中的灰尘在空中飞扬,看得清清楚楚。“尘质摇动,虚空寂然”,房子里的灰尘在阳光下飘扬不停,但是房子里面还有一个空,这个虚空始终是不动的。房子,就譬如我们的四大。阳光是什么?我们这念心一专注,回光返照,一念不生了,就看到自己的妄想在里面飘摇、起伏,患得患失、念来念去。

过去的妄想潜伏在八识田中,虽然很多,不要害怕;既然是妄想,管它做什么,不要理它,安住在觉性、空性,寂然不动,这样心就静下来了。“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继续思惟:“寂”者不动,慢慢尘埃落地了,就看到一片空性。我们这个心二六时中,不生分别,不假了知,这个心如澄浊水,慢慢地就“澄寂”了。

众生的心就像浊水、浑水一样,里面有很多渣滓。过去追逐外面的财色名利,随著「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风浪起起伏伏;现在看破了,知道这些是不好的,就离开了外面的大风大浪。但是心当中还有一些人我是非、还有一些执着,这些还是尘,让我们的心识昏昧。

所以,第一步先远离是非,平息波浪;没有波浪了,心平静了,但八识田中还有微细的烦恼、执着。

第二步,经由修习禅定,让这些灰尘沉下去,这个心一片清净、一片空寂,所以“澄寂名空”。虽然是一片清净、空寂,但沙石只是沉到杯底,并没有化掉,所以第三步再透过智慧返照、再透过禅定、再透过愿行,慢慢地杯底的泥沙也化除了,如同三惑漏尽,究竟了义,毕竟解脱,就成佛了。

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念心寂然不动就是佛,不知道这个道理,到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去求佛,就是头上安头、日中求影。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了,就是四两拨千斤,一切都是现成的。

所以古人开悟云:“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就是悟到妄想都是虚妄的,不思善、不思恶,不执善、不执恶,这念心寂静无为,妄想来让它来、妄想去让它去,这念心始终寂然不动。不动,不是在无聊、不是在睡觉,这念心还要处处作主、还要清明在躬。

所谓“一法界显,九法界隐”,这个主人现前了,一切客尘统统销归自性。时时刻刻安住在主人~空性、觉性上,站得住、站得长,这就是圣果,这就是无为法。

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个心,就是佛性。这个佛性能够作主,照了诸法毕竟空寂,佛性当中就契入了法性。法性空寂,而不住空寂,始终是圆融无碍,这就是最实在的一个心境,这就是无上菩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直指此心,佛性正是你心

初参禅人,警他用心曰:我没有看到一个什么心,在哪里...

哪里有迷妄哪里便有平静

大部分的人仍不知禅修的本质,他们认为行禅、坐禅与闻...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依于妄念,调修法身 故于妄念起者任其起(《圆觉经》云...

妄念不生,自然健康长寿

离欲上人 古来,我佛度人,无非就是断除妄念。自我披剃...

念佛如何对治妄想

不念佛时,妄想虽多,无由而知,非不念时无妄想也。譬...

怎样保持觉照

起疑情是一门很深的功夫,初学的人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

听与声即如来藏性

我们看第二段,明听与声即藏性。 听,是一个内处;声,...

观此六尘如六大贼

六大贼者,即外六尘。菩萨摩诃萨观此六尘如六大贼。何...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我今恳切念佛,佛必转更念我矣

【原文】 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于念念中忆念摄化于我,...

存心与择法

一、存心 即普通一般人所谓存心好坏的存心。明显的说,...

念一遍佛,西方极乐就在心上过一遍

念佛就是请佛住世,此引慈舟老法师开示:佛本无生灭,...

如梦如幻的修学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它是一个如梦如幻的修学。怎么说呢...

【佛教词典】鸯伽陀王

为释尊于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所教化之国王。佛本行集经卷...

【佛教词典】观树

(杂名)释尊成道已,起金刚座,观菩提树也。法华经方...

什么因缘才能够做天王

我们前面讲到欲界诸天,他们共同的修学是十善业,包括...

星云大师开示治家五法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有时治国容易,治家很难;治...

慧律法师:佛教徒对风水要持什么样的态度

佛教徒是采取中道的态度。这风水对我们凡夫来讲确确实...

冬瓜和尚的往生故事

为什么净土法门要用苦乐对比这样的明显地把他表现出来...

圣严法师:该不该多生小孩

问: 现在已经是少子化社会,少生小孩或不生小孩,真...

佛教千僧斋的由来与功德

何为千僧斋? 千僧斋会,顾名思义,即同时布施一千名僧...

初学佛应克服的哪些误区

现在人一般误以为佛教是消极的出世的,甚至有一些初学...

这几种人最适合修地藏法门

《地藏菩萨本愿经》,属于地藏三经之一,是佛陀为母亲...

你以前见地超卓,为何现在反而变得这么平庸

【原文】 予未出家时,乍阅宗门语,便以情识模拟,与一...

人无信不立

人讲的话即成信,人无信不立。恋人彼此立下的山盟海誓...

汝应于自己作病人想

《华严经》里面讲到说,善男子,汝应于自己作病人想,...

为什么他能做到,而我做不到

为什么佛陀在讲六波罗蜜之前要讲这三种意乐?就是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