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但甘其味,勿择其形

净界法师  2023/0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但甘其味,勿择其形

华德,是妙音菩萨能救护娑婆世界诸众生者,是妙音菩萨如是种种变化现身,在此娑婆国土,为诸众生说是经典,于神通变化智慧无所损减。是菩萨以若干智慧明照娑婆世界,令一切众生,各得所知。

这一段是把这个娑婆世界的现身做一个总结。华德,是妙音菩萨他能够如是的来救拔娑婆世界诸多的众生,包括这个六道,因为妙音菩萨他能够在普现色身三昧当中,种种的变化现身。那么现身干什么呢?就是说法,说《法华经》。那么在现身说法当中,以各种神通变化当中,虽然他能够一为无量的分身,但是他每一个分身的智慧功德不会有任何损失。那么如是菩萨以若干的善巧智慧,来明照娑婆世界,使令一切差别众生,随其根机的浅深,而各得所知。其实这个普现色身三昧,真正的用途在于现身说法,教化众生。重点还不是在于自受用的依正庄严。

那么这个现身说法,从古德解释这一段经文,他从两方面来说。第一个,从佛菩萨的角度,佛菩萨现身说法的原则就是恒顺众生,就是你是什么相状,我就配合你。因为众生没办法配合佛菩萨,所以他只能够怎么样?所以佛菩萨一定是恒顺众生。那么在恒顺众生当中,有一句话是很重要的,就是,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你是一个法身菩萨,你一定会知道众生喜欢你变什么相状。因为他那个功德力,可以入众生的心中,随你众生的欢喜而产生变化,欸,你是帝王,我就现帝王身来摄受你。所以他这个普现色身不是固定的,是变化的。

所以你看我们过去有净土宗说,你拜佛陀的时候,拜菩萨的时候,你要把佛菩萨的相状记住,干什么呢?因为临命终的时候,你就是要观想这个相状。你这个就错了,佛菩萨,你要么没感应道交,一旦感应道交,所有的佛菩萨都有普现色身三昧,他会现出你喜欢的相状。

所以天台智者大师在讲《小止观》,他说,你打坐的时候如果看到佛菩萨,第一个你一定会欢喜,而这个欢喜它不会障碍你的寂静,是一种寂静的欢喜。这个就是正确的佛菩萨现前。如果你看到一个相状,你会有不欢喜的感受而且躁动不安,那一定是魔王显现的,因为佛菩萨的普现色身三昧是令一切众生各得所知,他一定是恒顺众生。应以何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成就欢喜益。这第一个。

所以你不用去预设阿弥陀佛来接你的时候,他现什么身,只要你真的感应道交,保证是你看到以后,第一个:欢喜,然后身生善、灭恶、入理,四悉檀一定具足。这个是普现色身三昧的特色。它能够进入你的内心世界,变现让你欢喜、生善、破恶、入理的身相,这第一个,从佛菩萨角度。

第二个从众生的角度。我们面对普现色身三昧,蕅益大师有一段的开示,他说这个:随类通经,物睹其迹,不测其本,但甘其味,勿择其形也。

说这个法身菩萨他在弘扬经典的时候,他现各种相状,甚至于现出蟒蛇相、三恶道的相,甚至于他现这个畜生道,各种相状,那我们只看到他的迹门的相状,我们看不到他背后的法身的功德,那怎么办呢?很简单,但甘其味,勿择其形也。所以你看到普现色身三昧的时候,只要他讲的法对你有受益,你不要在乎他现在什么相,我们前面在《提婆达多品》就讲过了,就是你学这个一念心性、一心三观的人,一定要把相状放下,就是这个人讲话对你有好处、受益,你就但甘其味,勿择其形也。

我刚出家的时候,大概出家三年吧,三年还是四年,我被忏公师父叫到莲因寺去,跟他们常住上课,那个时候我很资浅,出家三四年,莲因寺有很多长老级的大比丘,有些人可能功课忙就没有来听课,没有听课当然我们也要知道认分,因为我们是资浅。那么讲完课以后,第一天讲完课以后,中午吃饭的时候,忏公师父老人家就讲话了,他说我们一个人生病了去看医生,你不要去管这个医生年纪多大,是年轻的呢,是资深的呢,不要管这件事,也不要管这个医生是不是自己生病,你不要管这件事。重要的是,这个医生他给你的药可以把你的病治好,这句话你们听懂了吗?就是但甘其味,勿择其形也。

我听了以后很感动,这个老人家的见地。就是说,诸位你一个人要增上,你要姿势站低一点,就是同参道友有些人可能刚学佛,但是他讲这句话,欸,这有道理,有些人就谦卑的学习,他就受益了。有些人讲说,我学佛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里呢。那你这句话,你就错过了,你本来这句话你可能会增上的,结果你就错过了。

所以你姿势站得越低,你接受教化的范围就越广,它是这么一个,就蕅益大师劝我们,就是说,你别看他现这种,这个身是那么的卑贱,你看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是很快成佛的了,释迦牟尼佛算是精进,他成就法身以后,他是快速成就的,除了他精进以外,他的谦卑是一个特色,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向谁学习,他向野干学习过,也是卑贱的果报,野干,他跟罗刹鬼学习过,他为了求半句偈献身,把这个肉喂给罗刹鬼。

所以他为什么能够成就呢?就是他谦卑的角度,他很快能够接受别人的教化而增上,所以叫但甘其味,勿择其形也。这是蕅益大师对我们的开示。就是佛菩萨的普现色身三昧,他现各种色身,你有幸遇到,你别管他的身相是怎么样的卑贱,关键是他的法对你有好处你就接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忽然看见异相,这里头有魔也有圣境

如果你念经念得忽然看见光明,忽然之间我们烧的香炉上...

把差别相整合成一真法界

诸位我们会看到,我们以前的心态,它以自我意识为中心...

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

《大乘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记述,当众生遭遇...

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

【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这个缘相差别...

让心先摔过去

布勃卡是举世闻名的奥运会撑杆跳冠军,享有撑秆跳沙皇...

外境没有好坏,好坏是心安立出来的

唯心识观是先远离对外境的执取,远离遍计执。我们讲遍...

暖瓶的哲理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给暖瓶灌水时,不能灌得太满,而需...

所有大成就者或往生人皆是菩萨示现的吗

问:佛未显本前,各声闻等皆由修成,开权后,一切八部...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为何念佛得悟的人寥寥无几呢

或问参禅得悟者相望于册,念佛得悟者何寥寥其未闻也?...

应病与药

人之病,有肉体之病,亦有心灵之病; 治病之药,有物...

参禅一定要有长远心

现在我想谈谈参禅的目的和参禅的方法。六祖慧能大师道...

请理解出家人的不易

古德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不是将军宰相所能做得到的...

【佛教词典】四圣谛

(术语)苦集灭道之四谛也。为圣者所见之谛理,故名圣...

【佛教词典】六凡四圣

【六凡四圣】 此即十法界。十法界分为凡夫与圣者二类,...

【打禅七】与【打佛七】的异同

打七是佛教主要修行方式之一。七指时间,以七天为一周...

唐太宗与390名死囚的死亡之约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九月初四这一天,长安城宽达150...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原文: 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

真理法宝胜于金银财宝

达摩祖师本名叫菩提多罗,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贵族,...

念佛为主,持咒为辅

至于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

智者大师辨析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问:众生从无始以来,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而今生一期...

不怕犯错,怕不改过

佛陀走到一处乡村聚落,远远地看到了一位比丘,态度散...

佛心与众生心都是一个心体

重重结示,令深信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

圣严法师《人生的幸福与快乐》

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是怎么产生的?人生究竟是什么?许多...

碰到摔倒在地的老人要不要扶

问: 受过菩萨戒的居士,在路上碰到摔倒在地的老人,...

苹果的十大保健功效

1.降血压:多项研究发现,苹果醋可降低血压。最新研究...

不伤虫蚁、使虫蚁远离的妙法

接手书,备悉。汝所附问之事,实为贵地沐佛法之渐。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