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门泰斗传印长老安详示寂

2023/03/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门泰斗传印长老安详示寂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学院名誉院长、庐山东林寺退居方丈、北京法源寺座元、佛门泰斗传印老和尚,于2023年3月10日(农历癸卯年二月十九日)23时16分在江西庐山东林寺净土苑俶行轩念佛声中安详示寂。世寿97岁,僧腊70年,戒腊68夏。

谨定于公元2023年3月17日9时在江西庐山东林寺净土苑举行追思法会,当日举行荼毗法会。2023年3月11日起,北京法源寺、江西庐山东林寺祖庭及净土苑均设有灵堂,接受佛教信众和社会人士吊唁。

传印长老1927年出生于辽宁庄河,原名吕毓岱,自幼因家教,开始一心向佛。他的母亲和姐姐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家里供有佛堂,在这种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下,他自幼耳濡目染,内心产生了出离之心。20岁时,在青堆子镇普化寺,皈依于崇仁法师,开始学习佛法。

1954年,因缘成熟,在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正式出家,任夜巡、司水、行堂。

次年,虚云老和尚亲自为他受具足戒,得以亲近虚云老和尚,成为贴身侍者,伴随左右。有缘得以聆听老和尚的教诲,并记下他的一言一行,深得虚云老和尚的器重,于云居茅棚得嗣虚老心印,为沩仰宗第九世法脉传人,法名宣传。

传印长老得虚云老和尚法脉传承,更是记录他的一言一行,伴随在其身边,直到1959年虚云老和尚圆寂。

1960年传印长老到中国佛学院学习,深入三藏,学习佛典,受到高僧的器重和栽培。5年后获得本科毕业,随后回到真如寺,任典座兼副寺。

1966年,十年文革,传印长老和所有出家人一样,被迫停止宗教生活,下放到江西国营云山垦场城山分场,过着一边劳作,一边修行的简单生活。然而他始终不变初志,时时不忘释迦牟尼的宏愿。

1974年,到采岑山当护林员,在这里守护了5年。

1979年,传印长老调到北京广济寺中国佛教协会研究部工作2年。

1981年应日本邀请,传印长老赴日本京都净土宗佛教大学深造,与日本僧侣深入研究佛理,弘扬佛法,对佛法有了更深的领悟。回国后,开始任中国佛学院教务长,2年后,成为副院长。传印长老一心向佛,并时刻牢记其师虚云老和尚的淳淳教诲,利乐有情、普渡众生。

1994年,众望所归,成为江西庐山东林寺住持。在此主持期间,讲经说法,为大众解疑答惑,并言传身教,劝导世人要多行善事、一心念佛,往生净土。

72岁时,传印长老成为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次年成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任职期间,传印长老更是用佛法的智慧,去慈悲为怀,普渡众生,培养人们的正知、正见,从而正信佛法。为了弘扬佛法,他还曾多次著书,著有《从远古到释尊家系》、《佛传艺术拾零》 等等。

传印长老一生致力于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牢记虚云老和尚的教诲,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为己任,真正的让法脉传承,并得到发展,曾在担任会长期间,为佛教的发展呕心沥血,把我国的佛教文化传向世界,受到佛家四众的尊敬。

长老为当代禅宗、净土宗高僧,学识渊博,著作等身。长老不但是佛教教育的专家,而且长期潜心修行,尤其对净土宗教义的研究和念佛法门的修持,解行并重,深有所得,堪为一代宗匠。愿法师莲品增上,不舍众生,乘愿再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画传

一、诞生丹阳,少诵法华 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

智者大师与净土法门

智者大师,名智顗,字德安,姓陈,颍川人。母亲怀孕时...

【推荐】莲池大师的德业

莲池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他出生的时候就...

明朝高僧紫柏大师

紫柏大师是明朝四大师之一,名真可,字达现,晚年自号...

隋代高僧道绰大师

今天我们讲的这位祖师叫道绰大师。道绰大师呢,跟昙鸾...

百岁本焕老和尚的百年佛缘

本焕长老 法名心虔,102岁。清朝光绪33年(1907)出生...

律航法师的念佛妙法及往生示现

律航大师,晚年才出家,平日不论行住坐卧,佛号不离口...

本焕老和尚: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103岁的本焕长老豪言要活到120岁 我还是个小和尚 晨曦...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已经明心见性,何必还要再求生净土

天如惟则(1286-1354),是元朝临济宗禅师。禅师幼年于...

宗门下言心意识,就是心知起念、分别一切

根、尘、识俱遣,心、意、识全忘;十方坐断,不通圣、...

生命的「仓库」---第八识

第八识等于是我们的一个仓库。当我们生命结束的时候,...

先修善良,再修空法

现在我有一个习惯,每次有人来要皈依三宝,特别是那些...

【佛教词典】恨

恨者,自此已后即瞋一分,怀怨不舍为体,不忍所依为业...

【佛教词典】系着

即一心系于事物而执着不离。凡夫执著于名闻利养资生之...

得病的因缘与疾病出现的相状

【原文】 复次,有三种得病因缘不同:一者、四大五藏增...

病人断气后的注意事项

病人断气后,神识(俗称灵魂)尚未离去,弥留之际,仍...

圣严法师《什么是佛法?》

佛法就是解脱法。但是有很多层次,有浅、有深、有更深...

蕅益大师《八大人觉经略解》

大文为三:初总标,二别明,三结叹。 今初: 为佛弟子...

感激月亮,否定太阳

有一则犹太故事说,有一天,有人问一位老先生,太阳和...

像供奉佛法一样地供奉仇人

(寂天菩萨著 达瓦次仁译) 假如你的仇人遇到了倒霉的...

王祜植槐

宋朝有一人,姓王名祜,官做到兵部侍郎,为人十分厚道...

尽量宽阔,悠悠生死

现在社会上的道德观念很差,当官的有几个安稳不出问题...

执滞之著不可有,执持之著不可无

【原文】 人恒病执着,然亦不可概论。良由学以好成,好...

佛陀僧团论苦的根源

人生什么是苦?什么是乐?根本没有一个标准可以衡量,...

找心

佛陀在往伽耶山的途中,路过一座苦行林,在树下静坐片...

感应有四种

感应有四种:显感显应、冥感冥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