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求往生如何发菩提心

宏海法师  2023/03/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求往生如何发菩提心

问:顶礼法师,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印祖在开示中反复强调发菩提心的重要性。可是又有人说:我们念佛就是发大菩提心,无需头上安头再去发什么菩提心。所以教内很多人说学净土的人自私、冷漠、狭隘!弟子恳请您慈悲开示,念佛求往生怎么发菩提心?

宏海法师答:大家一直在听印祖开示,印祖一直在强调发菩提心的重要性。因为佛法的根本法就是发菩提心,自利利他,圆满这个菩提心。《印祖文钞》里面通篇真正反复强调信愿行是净土的宗旨,我觉得你没有彻底地认知到位。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此前也给大家讲过,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心就是菩提心了。那么如果大家想了解为什么这么讲?里面有怎样甚深的这个钩索关系的话,请你再翻到前面,把每一期的答疑听一下,里面一定有。

那这里“无需头上安头再去发什么菩提心”,是说你已经求生西方,愿生西方净土中,为什么要往生西方?因为要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最后是要成佛。成佛以后度众生,这一系列不仅仅是菩提心了,而是菩提行了。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只要你有一念跟法相应他就可以让你铆足了劲,相应在菩提心中,是有这样的功德。所以念佛求往生的心就是菩提心。在娑婆世界哪怕把凡夫的所谓的菩提心先发起来,再去入到净土的信愿行中,你都会觉得顺水扬帆,具足菩提心。我想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就是一直干干地在这儿等着没有走,你真要走上道,就会发现这两条路完全就是一条路。而且一旦上了修净土的这个高速路,彻底封闭了,菩提心已经具足了,直接到达这个目的地以后就圆满了,是这样的。

但是这里他说:“教内很多人说修净土的人自私、冷漠、狭隘!”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给学净土的人要扣这么个帽子,难道你们不修净土就不自私不狭隘吗?现在娑婆世界的人大多都是自私狭隘的呀,都冷漠呀。那我们为什么要下意识把人性中的这种业习烦恼扣到净土法门上来呢?这个用意在哪里?当然我们也要反过来说,如果说这个人道心坚固,我们怎么去解释和感应这个冷漠、自私、狭隘?冷漠,要看你希望他怎么对你热情,对吧?如果说现在你想听法或者想修行,或者有一些不懂的问题,想跟他请教一下,他不搭理你,这个我觉得是有缺憾的。如果人家道心坚固不想跟你在世间结这些缘了,你说你想请他去吃喝玩乐,人家不愿意奉陪,那你说这是冷漠;或者你动了情见了,看上人家了,要跟人家谈朋友,人家不想谈朋友,那你也觉得这是对你冷漠,这个就不在此列了,这是人家道心坚固,你的情见太浓。再有,我觉得我们有时候也是人云亦云,或者容易把个别人的行为扣在整体上面。

如果说从一个修道者来讲,他的心比较坚固,有出离心,会比较冷却,他对这个世间太不能热火朝天,否则他就舍不得走了呀,所以我们有时候有一些浅见的人,或者有可能你自己的出离心不太够,世俗心还很浓,那你要他陪你一块这样,人家可能见地不在这里了,这个是另当别论的。当然这个不是我回答这个问题的落脚点。

我今天想说的,特别从佛弟子来讲,我们的冷漠,冷漠在哪里呢?冷漠在释迦牟尼佛如此的婆心切切说法,劝我们信愿行,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设身处地的这种称性摄受,我们依然还对这个法门,不愿意以心相许,不愿意推门而入,这才是真正的冷漠、自私、狭隘。对圣法、对圣教、对菩萨的大慈悲心不了解,不知佛恩,不报佛恩,对佛法不感兴趣,也不来听闻,我们已经冷漠到这种程度了!还说要实修,你实修不起来呀,大家知道吧。实修不是那么容易的,实修全凭过去积功累德、生生世世闻思修才来的。那这才是真正的冷漠。我觉得如果从修道或者从法门上来讲,一个佛弟子应该从这里生起惭愧心,进行自我批评,这样反而会成为学道的增上因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他在炮火中安然念佛

日军战机轰炸恩施县城,恩施法院院长黄晓浦居士(法名...

【推荐】极乐世界的17种依报庄严

作为净土法门的修行人,经常会被问到,极乐世界好在哪...

如果常能这样想,就不会缺乏念佛的动力了

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我们;无时无...

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

问: 弟子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是否业障...

弥陀甚易念 净土甚易生

曾读古德的净土开示,有弥陀甚易念,净土甚易生之语,...

享受五欲的快乐,求生信愿就不真切

佛一代时教所说的大乘经典,特别是般若系经典都是要让...

北宋高僧元照律师

人世间常有一句俗话:叫有多少钱,过什么样的日子。其...

以不生灭心来作你的发心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莲池大师七笔勾》注释

莲池大师(15351615)明代高僧。名袾宏,浙江杭州人。俗...

修行要抓住这三个要点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为...

别让生活的压力挤走快乐

当过运动员或看过运动员训练的人都知道,为了增强腰部...

【推荐】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我刚出家的时候,经常听老和尚开示说:佛法的修学是心...

【佛教词典】谄有八种行七种事

【谄有八种行七种事】 p1342 瑜伽六十八卷六页云:复次...

【佛教词典】择法常委

【择法常委】 p1374 瑜伽九十四卷三页云:又由修行此正...

倓虚法师出家后的第一次讲经

(一)抱愧得很 出家人,当一个法师,说起来也很不容易...

【推荐】听你「自己」的佛号,心才能专注寂静

一句佛号的操作包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我...

能改变命运的是你自己

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喜庆时,说很多好话,就...

圣严法师《遵守团体游戏规则》

问:人多意见也多,在道场里是否也一样呢?法师如何解...

不要只求顺缘,还要求点违缘

我从小就有很多的疑问,也喜欢问。长大以后去读书,老...

净土行人持净土宗外的经咒是杂修吗

问: 弟子每天的早、晚定课是诵《阿弥陀经》一卷,念...

恳切至诚念佛诵经,决定可以消除宿业病苦

世人病苦,多属宿世杀业所感。无论何病,若能恳切至诚...

如何面对当前纠结的婚外恋

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士神色黯然地询问,如何面对当前纠结...

「所求皆得」的药师佛

药师经字字珠玑,一字一句都有一个法门,重重无尽。如...

威望与卑贱的因果

你在一个大众团体当中,有没有威信,有没有威望,你的...

有四事不可轻视

释迦牟尼佛初证道不久,住在舍卫城郊外的给孤独精舍。...

到业力现前时候,确实是大麻烦事

我有这个感觉,恐怕在座的你们也有这感觉,你自己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