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走上修行之路

惠空法师  2023/04/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走上修行之路

大家要时时反观内心:为什么走上修行之路?对佛法的信念是为什么而生起的?如果是因为美好的食物、漂亮的殿堂、别人的恭维、信徒的拥护供养,那么我们的道业就会很危险。

如果是为了求解脱、求取佛的智慧、求佛菩萨行的践履,以及对于生死轮回的恐怖、对于众生的哀怜、对于挽救教法衰微的责任使命,那么我们的修行之路会走得比较平稳。

因为基于对菩萨、佛陀、教法、教团的信念与责任而发起的道念,是正确的,虽然,外在环境的挫折、不顺利,还是不能避免,但外在一切本即无常,我们可以把种种外在的阻碍当作逆增上的教材,则外在环境愈困顿,我们却愈勇猛。

不过,要化解外在境界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和影响,需要深厚坚固的耐力、定力、忍辱力,以及很深刻的抉择智慧,否则很容易随顺着五官的感受、世俗安逸的生活,堕入生死轮回的深渊而流转下去。

面对外在的逆境,我们要自问:自己有没有过失?自己生命的依着处在什么地方?更要常常反省:为什么走上这条路?动机为何?要依靠什么东西而继续走下去?我们能常常这样反省的话,就知道该怎么去抉择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学净土可以读其他经典吗?这样算杂修吗

问: 学净土可以读其他经典吗?譬如儒家经典、道家经典...

以无心之法对治妄心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

【推荐】惟觉老和尚《如何追求真富贵》

一 世间上的富贵、幸福与快乐是假的, 好像花儿一样,...

【推荐】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

问: 师父,您刚才告诉我们当下一念,我们也知道当下一...

依生灭法而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当我们发了菩提心,所要处理的,就是内心的问题。发菩...

无着得道

过去,佛陀住在阿毗阇恒河边。一天,有一位比丘来到精...

有十种行持,可远离魔业的障碍和困扰

《八十华严》中说: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也就是...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第一》

人的身材有高有矮;人的力量有大有小;人的智慧有深有...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注音版】金光明忏斋天法仪

金光明忏斋天法仪...

人一忙起来就会糊涂,过去的习气种子就会起现行

前面第一段讲的是凡夫众生求取世间的声名,到最后声名...

学会转变心态,幸福其实很简单

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哪个人能够做到一帆风顺。人生的...

近代知识分子和净土信仰

中国的佛教史上,知识分子与佛学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议...

如何证明人是素食动物

对于素食的另一种争论,在于人类是素食动物还是杂(肉...

【佛教词典】戒禁取见

【戒禁取见】 十种烦恼之一,五见之一。印度古代苦行外...

【佛教词典】集会钟

又称行事钟。法会开始时,为集合大众所鸣之钟。禅宗于...

印经说法有五种福报

(一)长寿: 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造杀业,所...

抄经的十大功德利益

一、古以写经增福延寿 抄经,古称写经,即书写佛教经典...

观心是成佛的捷径,观心时有十个重点

第二个是重点,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一心即假观。这...

临命终是业力激发的时候

从今生的角度来看,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那么到底什...

佛开示布施应有的三因缘

布施应有的三因缘(物净、心净、福田净) 布施,梵语音...

在家人是否一定要到道场专心办道

问: 末学感觉在家人有负累,不能专心办道,希望等孩子...

布施的重点在于改造思想

所有经典的学习,是改造思考模式。我们尽量养成布施的...

股市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这一段时间,不管是在微博还是微信,真可谓被这个股市...

三法印

第一法印是诸行无常。 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连续两个刹那...

因果报应是自己的事

大修行者有大福报,大修行者有大功德。比如:一个修行...

莲宗二祖善导大师画传

一、年少出家,广学经论 善导大师(公元613681年),诞...

唯独拜忏不会着魔

在梦中菩萨现大神力,有时候现相,梦中有时还容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