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分辨虚妄与真实

净界法师  2023/05/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分辨虚妄与真实

虚妄的东西是变化的。你看到这个东西,看起来非常庄严,但明天就产生变化了。凡是会变化的东西都是属于虚妄的。你看空中的浮云,一下子变成一只兔子,一下子变成一只老鹰,这都是虚妄相。但真实的东西是不能变化的,它不能有生灭相的。所以,我们在观的时候,这个所谓“内、外、真、妄”是两个次第:刚开始我们要观察这个外在的环境是虚妄的,而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是真实的。

远离对外境的执取,因为它是变化的。变化的东西是不能安住的,你一安住的话你很痛苦的,因为它是变化的,它是不安稳性的。所以我们在平常的时候经常观察,尽量不要去攀缘外在的相貌,因为你掌握不了它的,你控制不了它的。

那我们远离外境以后,我们开始进入到内心世界了,我们开始把心带回家了。但是我们面对内心的时候,我们发觉,我们内心也分两部分,外在的妄想又是虚妄的,而内在的真如才是真实的。内心也有外在跟内在的差别。

所以,进一步,也是要远离你内在的妄想,而最后找到你真实不生不灭的本性。所以它是远离外境,远离内在的妄想,最后真正地回归我们最初的本来面目。而这个就是十方诸佛菩萨修学的一个真正的安住的处所。

所以,为什么本经有资格讲它能够成就“修证了义”,能够成就“诸菩萨万行首楞严”?就是因为它真实地在清净的本性安住下来。这个地方从安住本性而破除一切的障碍,是整个本经的中心思想。就是,你一定要先找到你的不生灭心为本修因,你要找到你生命的最初的根源是什么,这个是本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修学思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人生大梦何时能醒

明朝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德清大师,著述宏富,弟子汇编遗...

能认识到妄想,这就是修道的收获

一天我们这个昏烦恼乱的事非常多,这都是由贪欲而起的...

三业没清净,有这些现象全是假的

【从先过去久远以来。于佛法中各曾习善。随其所修何等...

面对烦恼,大小乘的态度不一样

前面讲到桥陈那比丘知道:原来三界这个地方是住旅馆的...

处处作主见如来

《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

培养善根福德因缘,就在等那一刹那顿悟

以法身是以心体绝待离缘故;心的体性,这个是真实义,...

禅与净土殊途同归

疏文: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意盖如是。是则禅宗、净土...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万事万物各有因缘,互相资助,一体不能分开;因缘又是...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忏云法师《修药师法门的感应》

我在建筑大殿的时候,有一位居士,他对我说,叫我采用...

【推荐】今生没有往生,下辈子就更难往生了

智者大师,你看天台宗它念佛法门多障众生念佛观,念佛...

业障可畏,地狱非虚

佛经里说:罪苦众生,往往生在边地下贱之所,不得见佛...

发心的意义与类别

发心,又作初发意。、新发意、新发心、初心、发意。发...

【佛教词典】等论决择

等论决择者,谓依八何八若之词,问答决择一切真伪。八...

【佛教词典】摇身白衣舍戒释名

亦名:摇身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摇身者,左右...

发五种心决定往生

厌离心:此界八苦交煎,怨家会聚故。 欣慕心:西方万...

病人将终之时,是为其开示还是念佛

问: 如何正确理解《临终三大要》中提到的病人将终之...

花朵的六度精神

佛教讲众生得度有六种方法,称为六度。从一朵花,也可...

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

佛法教导我们: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就是避免...

白菜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白菜是我国原产蔬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证,在我...

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学习佛法要懂得佛法有两条根本规律:一条叫法从缘起,...

口虽说空,行在有中

【疏】罪从缘生,生便有业。招集增漏,偏非道务。今冒...

男孩养志气,女孩养气质

中国人养孩子,都知道穷养儿,富养女,认为教育男孩要...

炼丹运气是学佛的戒忌

一个人既已发心皈依三宝,就必须依照佛法修持。外道的...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只以一切皆空不著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及与勤劳修持之法,...

怎样念佛才算真正修净土之人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务虚名,不修实行。口虽念佛,心...

一个人的好坏是不决定的

在儒家的道理当中,有两句话提到内心的重要性: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