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能认识到妄想,这就是修道的收获

梦参老和尚  2020/0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能认识到妄想,这就是修道的收获

一天我们这个昏烦恼乱的事非常多,这都是由贪欲而起的。经过佛说法了之后,闻了正法了之后,大家经过佛的教导,知道一切诸法是苦的、空的、无常的、无我的,根本是从我执、我见而起的,就能显露出来我们原来清净的本性,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他所悟得的。

这个就能积累人天的功德。常在人间、使人间明了这种道理,有因缘成熟的,他依着而修就能成道果。

像我们经常地在家里头拜忏,或者念经、拜佛,我们感觉妄想很多。有时拜拜念念很灰心,或者念上一年半载,或者两年,感觉着没什么收获,好像妄想还是很浮动的、很多的。

但是当你没知道佛法,你没念经、没拜佛、没礼忏的时候,你有妄想没有?那时候照样的有,但是你不认识而已。没有对治它的,你不认识它而已。因此你在修行时候,站在这个妄想的对立面,你才看见妄想了。

平常我们一天起心动念都在妄想里头,你根本没理解这是妄想。现在你读诵大乘,或者是礼拜、忏悔,你感觉到这个妄想有点妨碍正业、妨碍你修道的事业。这是因为你闻法了之后、学习了之后,你才知道;如果你不学法,没有修行,你怎么知道妄想呢?

所以不要灰心,这就是你修道得的收获。你能认识妄想了,你逐渐地、渐渐就断了,就克服它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一念善即佛,一念恶即魔

《六祖坛经》云: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前念迷即凡夫...

心志专一 事有所成

年轻时的慧远禅师喜欢四处云游。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

改变心念,这样命运才能改变

很多人经常在问一个问题,如何能富贵,回答一定是布施...

从念头来判断你的来生

住持,就是摄受的意思。他这一念心能够把心中清净的戒...

十界圣凡不离现前一念

论佛法之渊源,总不外于现前一念之心。心也者,万法之...

看看一天当中的念头,就知道将往哪里去了

我们要永远知道,我们的生命是由我们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好人」与「道人」的不同

好人和道人是不同的。你看外道,或者说慈善家,他们也...

不要自以为圣,要以人为镜

如何化解嗔恨心呢?不要从忍(世俗忍)下手,而要从思...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遇到鬼魅扰害,应至心念诵供养地藏菩萨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颠狂心乱。鬼魅所著。有能至心...

【推荐】梦参老和尚:修行的方法

1、如何拜佛? 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

《金刚经》让你悟理见性

《金刚经》主要是教授我们,让我们明白佛的道理不是一...

懂得随缘,你就不苦

不受磨,不成佛,要在苦难当中成长。对一切乐不贪著,...

【佛教词典】破有

有者三有、二十五有,言三界之生死。如来为破三界之生...

【佛教词典】圣勇

梵名 ārya?ūra。西元六世纪顷之印度佛教文学家。为继...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问: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大安法师答: 带业往...

不能至心就不能往生吗

问: 《无量寿经》十八愿说的至心信乐,标准是什么?不...

不承认自己是佛祖

南阳慧忠国师感念侍者为他服务了三十年,想有所报答他...

为何出家人每半个月要布萨诵戒

昨夜说的黑月白月诵两重戒法,这是世尊金口所宣。 【注...

尊重生命的佛教素食观

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向来最讲究吃的艺术,有人...

志公禅师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

唐朝有一位得道高僧志公禅师,住在金陵,有一天他离开...

三种修行中特别殊胜广大而不可思议力量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有三种力量是特别殊胜广大...

大迦叶-头陀第一

树下生伟人 假若有人从两千五百年前到现在肉体还活在...

圣严法师:不除妄想不求真

六祖大师的弟子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中一开始就这么...

为什么要到寺院呢?有这三个原因

事钞云:凡入寺之行,与俗人作入道之缘。建立寺者,开...

往生的关键在你的心理素质

这一点当然古人讲了很多,就是说,要往生你必须感应道...

五种慷慨布施,能得大福报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