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痛苦和外境没有关系,是自己内心生起的

净界法师  2023/10/08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痛苦和外境没有关系,是自己内心生起的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二个觉悟是说痛苦生起的因缘。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远离痛苦,远离灾难,当然你要远离痛苦,你要断绝生起痛苦的因地。痛苦是怎么生起的呢?佛陀说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欲望,在财色名食睡,我们放纵我们的欲望,就创造很多的痛苦。所以,痛苦和外境没有关系,是从自己内心生起的。

广泛来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它不但是痛苦,当然所有痛苦的根源是三界的生灭,因为你所有的痛苦在于你有生命,你每一次在三界里面受一次生命,就表示这个生命就积聚了很多很多老病死的痛苦。这个生命的产生是因为我们对五蕴追求的欲望去招感三界的果报,就像是飞蛾扑火。它为什么会跑到火里去呢?是你自己要跑过去的。广泛来说,生死的业力是由贪欲引生的,所以贪欲是痛苦的根源。这是说明贪欲的过失相。

那么怎么办呢?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我们想要得到一种身心的安乐自在,在我们有限的生命当中,要尽量减少我们的欲望。当然我们身为菩萨,还没有成就圣道,凡夫位的菩萨内心当中自然有很多的欲望,追求饮食,追求睡眠,追求男女,各式各样的欲望。凡夫有欲望,这件事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佛陀的意思是:你不可能没有欲望,但是你减少一点欲望,克制一下自己的欲望。所以,这里面讲多欲,这个多欲的意思,就是说你的非分之想,你不该得到的东西,依你现前的业力因缘,你不该得到的,你想要去追求,这个叫做多欲。

有关多欲的情形,在大智度论里面,龙树菩萨讲了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国王,他有一个花园,有一个工人在打理花园。一天早上,这个工人他在草地上捡到一个看起来很漂亮的水果,而他在旁边看没有这种水果树。他看到这个水果非常的甜美,他又舍不得吃,他想我经常在花园走动的时候,侍卫经常刁难我,我把这个水果送给他,他以后就对我好一点。他就把这个水果供养给这个侍卫。这个侍卫一看,哎呀,这个水果特别的美味,他也舍不得吃,他想这个服侍皇后的太监,对我非常的不礼貌,我拿这个水果来巴结他,他以后对我也好一点。就把这个水果送给这个太监。这个太监也舍不得吃,就送给了皇后,皇后也舍不得吃,就送给了国王。

当然,国王已武力得大自在。就把这个水果吃掉了。吃掉以后,他就被这个水果美妙的滋味所吸引,他就起颠倒了。他就问:这个水果是从哪里来的?就辗转的相查,就查到这个花园工人这里来,然后把这个工人叫过来,对他说:从现在开始,你每天给我送一个相同的水果,否则我就要严重的处罚你。这个工人没有办法,这个国王的福报大嘛,就到这个花园去,左边看一看,右边看一看,上边看一看。原来在掉下水果的地方上面有一个大树,大树的上面有一个很大的鸟巢。没准是这个鸟巢里掉下来的。于是,这个工人就爬到大树上面来看,果然这个鸟巢里面有一个相同的水果。他就在鸟反对的当中把水果抢过来。抢过来之后就供养国王。国王很高兴,就告诉他,明天再去找。

那这只鸟呢,它想:第一个水果因为没有拿好掉下去了,那我没话讲,第二次,你抢我的水果,那你太过分了。这个鸟就很生气。它就飞到其他的地方去,找一个外表一模一样的,但是有毒素的水果来惩罚这个工人。它就找到一个外表一模一样的水果,飞到鸟巢的地方放在里面。工人不知道啊,就把这个有毒的水果拿回去供养国王。结果国王吃下去以后就中毒死亡。

这段公案在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上说,国王本来是可以享受他前生的善业,种种安乐的果报。但是他有非分之想,这个非分之想,你的福报该得到的,但是别人不想给你,你用其他的方法获得的,或者抢,或者夺,这样子叫做非分之想。所以,我们要清楚,你不应该去想你不应该得到的东西。否则一定会招感苦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

【佛学漫画】贪小便宜损福报

贪小便宜损福报...

勿贪非分之物

过分的贪欲,是很多人不快乐的根源。 没车子时候,想...

上根人尚会从迷入迷,更何况中下根人

佛应我们的根机,施设八万四千法门。通途佛法,一个重...

人生之苦聚,言而难尽

且不说,轮回的苦难,就我们此生来说,活在这个世界上...

畜生道之苦

第三个是畜生的苦。系缚打杀,互相吞噉之苦。畜生有两...

【推荐】这是佛祖给我们的考验

末学以前在医院,看了一位十七岁的男孩子,他是埔里高...

贪污慈善捐款会有什么果报

今人多不知因果,光绪二年,吾乡凡出头散赈之人家,无...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讲经说法的重大意义

一、讲经说法,是出家僧伽的天职,即本职工作。依佛为...

化解冤亲债主的方法

要知道我们累劫的冤亲债主在恶道里没有能力解脱,完全...

敦伦尽份、苦乐随缘、感念佛恩

佛法使我们的心开放,改变了我们的价值观,赋予我们全...

佛经中揭秘九种常见病的病因

中国人好吃,会吃,数千年来,也凝练了很多关于吃的智...

【佛教词典】三思

(名数)凡发动身语二业,有三思:一审虑思,将发语而...

【佛教词典】三十三身十九说法

(名数)法华经普门品记观音现种种之身而说法。其中化...

【视频】净界法师《饭菜味道的转变》

净界法师《饭菜味道的转变》

【视频】梦参老和尚《众生把乐当苦,把苦当成乐》

梦参老和尚《众生把乐当苦,把苦当成乐》

【视频】净界法师《弘川禅师题字》

净界法师《弘川禅师题字》

佛学之宇宙论——四劫

佛典分世界之成坏为成住坏空四期,或称四劫。劫者,译...

印光大师对祭祖焚烧纸钱的开示

佛弟子祭祖先,固当以诵经、持咒、念佛为主。焚化箔锭...

佛教报恩孝亲谈

虽然社会上也还不断上演佛教故事目连救母等有关佛教报...

有这四种力量,就能容易达到临终的正念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这个是蕅益...

一念善心即为佛

印象中,奶奶笃信佛教,每日吃斋念佛,特别信奉观音。...

东林佛号的唱念方法

各位莲友,东林佛号从它产生到现在已经将近有二十年的...

中年养肝的四大禁忌

在中医的养生俗语中,有青年养肾,中年养肝,老年养胃...

往生不是把佛号念好,而是要心不颠倒

我们学佛,我个人觉得一个人学佛,有所谓黄金十年,成...

念佛与参禅

念佛可往生西方,参禅能明心见性,一般以为这两种法门...

慧律法师:学佛要具足的三个条件

一、亲近善知识 众生的烦恼习气都很重,突不破,无法...

凡夫的一念心被两种障碍所缠绕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

因爱则生忧,因爱便有畏

一、《圆觉经》: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