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从任劳任怨当中修忍辱

净界法师  2023/10/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任劳任怨当中修忍辱

我过去读佛学院的时候,我们教务主任慧天长老,他上课第一天的时候就说,我们在佛学院三年当中有三大宗旨,解门教育、行门教育、生活教育。解门教育、行门教育这个就不说了,生活教育是第一年的重点。慧天长老说,什么叫生活教育呢?就是,生活就是教育,从生活当中去磨炼你的忍辱力。

他老人家提出四个字,任劳任怨。他怎么培养任劳任怨?他两个方法:

第一个,就是严格的生活作息。我们第一年大概是从早上三点半起床到晚上十点钟,所有的时间是用分钟来控制的。你除了上殿、吃饭、睡觉、上课,然后晚上复习功课到十点,你大概没有太多时间了,就算有,也是零零散散的几分钟,大概用分钟来算的。第一年就是这样子,严格的作息,这第一年都不能请假的。

更精彩的就是大寮的轮值,这最精彩了。那个时候我们佛学院连常住加起来四五十个大比丘。他早上八点到九点半先上完课,剩下的时间,九点半后到厨房去,一组四个人,要煮四十几个人的饭菜,一个半小时要完成。这个叫任劳。更重要的就是任怨。众味难调,每一个人口味都不一样,所有的学长到了里面,你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有人指导你,你要谦卑地接受。所以慧天长老说,任劳容易任怨难。你就在厨房这个水深火热、那么燥热的情况之下,慢慢磨、慢慢磨。磨了第一年出来,你的忍辱力有点进步了。我们佛学院第一年,好像大家都没在学教理,都没有读书,整天就是磨炼。就是生活很动荡,但是就记住,任劳任怨。

但是我个人觉得,我在佛学院最怀念的是第一年。虽然第二年以后开始学教理了,慢慢对唯识、中观、天台、净土有点认识,但第一年的这个忍辱力对我们帮助很大,真的很大。你未来不管闭关也好,或者是你弘法也好,你会发觉,忍辱力比精进力更重要。

印光大师说修行有两个重点:一个忍人所不能忍,一个行人所不能行。初学者可能会重视行力,精进力,但是你学佛久了以后,你老参以后,你会发觉,忍辱比精进更重要。因为,你先把自己稳住,比你自己不断地进步更重要。

所以佛陀大慈悲啊!修习清净心、菩提愿,其实六度里面除了智慧,你还有五个选择——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但佛陀专门提到忍辱,这个地方有深意。它的深意在哪里呢?后面<四安乐行品>会讲到,就是所有的因缘只有一个情况,你不要跟人家辩解,也不要去跟人家互动,你就是安忍不动。

所以整个弘经三轨,坐法空座、入慈悲室是对内。你要先有个房子,你那个房子就是要发愿广大;然后你要有一个床座可以坐,休息。但是,你要出外跟人家互动,你一定要有一件衣服穿,你没有衣服你怎么出去呢?所以菩萨一旦从空出假的时候,考验的就是你的忍辱波罗蜜了。其实忍辱是要修的,但在顺境就没办法修了。顺境修精进,慧天长老说,逆境修忍辱,就是从任劳任怨当中修忍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忍」的重要性

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忍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法门,具有深刻...

正智正念随缘住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游化至跋只国,净住鞞舍离的庵罗园中...

本份事

石榴禅师有一次看到侍者拿着钵盂往斋堂方向走,就把他...

大悲咒的妙用及相关修法

接下来主要是讲第五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悲咒的妙用...

星云大师《失败的原因》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但成功与失败如影随形,是很难...

往生弥勒净土的修行方法

一、广行布施 《大成佛经》中讲到,弥勒菩萨在人间成...

不论好坏我们都接受,不被他转走

人家管我们,不论好坏我们都接受,拿他的坏处来回光返...

末法众生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

圆瑛大师是我们中国近代非常卓越的宗教领袖,他三十六...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临终由于病痛不愿念佛求往生,该怎么办呢

问: 师父!亲人平时也念佛,但临终时由于病痛完全不愿...

地藏菩萨的功德无量无边

九华山99米地藏菩萨像 地藏王菩萨是八大菩萨之一,也是...

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吗

有人说,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这个观念是错误...

顺境时用精进法,逆境时用忍辱法

我们看下面的九跟十,讲到果地的功德。 九、安忍内外诸...

【佛教词典】八转声

梵语 asta vibhaktayah,巴利语 attha vibhattī。乃指...

【佛教词典】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有想论

【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有想论】 p0652   大毗婆沙论二...

云居善悟禅师《劝安老病僧文》

高庵善悟禅师住持云居山时,曾撰写了一篇劝说各大丛林...

圣严法师《禅--人类意识》

一、佛教对人类意识的分析 佛教把意识分为心、意、识...

杀生庆贺祝祷 反而增加恶业

过去有一个老修行,在山里头修行,他受这家人的三代供...

生命不止,布施不断

因果法则是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无论是否学佛,每个人...

如果嗔心还在,「美」会受损失

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不忍令速堕恶趣。忍...

大安法师: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讲记

前 言 诸位大德同修: 在结夏安居精进佛七期间,与大家...

好姻缘如何求

我学佛的因缘是源于算命,在我学算命的几年里,我渐渐...

在家居士如何充实精神生活

居家,主要是针对在家居士,怎样建设佛化家庭。 居家者...

相信因果忏悔罪业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

修道的第五难

学佛、修法很难,比如我们常说的四种难:人身难得、中...

愚妇诈死

从前有一位青年,娶了一位很美貌的妻子。这位青年对妻...

临终的正念需要有安住力

净土宗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三种的力量出现,且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