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念处观

惟觉老和尚  2023/11/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念处观

“四念处观”就是一种般若智慧。有的人讲小乘没有般若;小乘的四念处就是般若,怎么说没有般若?

我们修四念处观,就是在修习般若智慧。明白四念处观的道理以后,还要去修习、去薰习。怎么薰习?就是要去思惟,把这个道理放在我们意念当中,慢慢去想、去回忆,专注思惟这个道理,一遍、两遍、三遍,乃至于十遍、百遍……忽然一念相应,

什么叫做一念相应?例如修“观心无常”,观一观、观到后来,忽然所有的念头统统没有了,因为这些心念都是无常的,就像水泡一样,是虚妄的东西,慢慢就会化掉。众生不知道心念是无常、是虚妄,跟着虚妄的心念起惑、造业。

现在我们知道这些心念都是生灭、无常,继续用功起观行,慢慢、慢慢,这些生灭、虚妄的心念就没有了,这个时候一念相应,能观之智、能观这念心,与所观无常之理相应,妄想空掉了;寂灭的境界现前,一念相应,就契入寂灭,成道证果。

佛说八万四千个法门,我们不一定每个法门都要修;如果我们一门深入修“观心无常”这个法门相应了,一样可以得解脱、超凡入圣。

修“观心无常”,就是用智慧来破除愚痴的心。众生愚痴,有贪瞋痴、无明所以有我执、我所。你看我们心当中无明现前的时候,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看这个也不顺眼、看那个也不顺眼,始终觉得很烦恼,这就是心当中的无明作祟;无明现前,假使不知道观照,就会被无明转跑了。

如果知道观照,这念心一动就是“生”,马上就注意到这个念头生起来了,注意到它,这个念头一下就过去了,这就是“灭”;第一个念头过去以后,第二个念头又来了,这又是“生”,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生生灭灭、生生灭灭、生生灭灭……

这样去观,看到所有的心念都在生灭、生灭、生灭,所以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最后照破,妄想没有了,到达不生不灭的境界,一念不生,这就是般若智慧,就能得到解脱。我们修“观心无常”,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观,这属于小乘的般若。

小乘的般若观到最后,寂灭现前,就到达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脱离生死的根本。不过,以最高的境界来讲,寂灭也不住;心住在寂灭,只是让我们暂时休息一下。众生从无始以来都是在轮回当中,佛很慈悲,就告诉我们如果一下悟不到菩提心,也可以先住在寂灭当中,出三界,了生死;之后再回小向大,修菩萨道,成就佛道。

大乘是用般若的智慧来转烦恼。以大乘来讲,观行的方法是很多,除了观无常生灭以外,还要观一切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观一切法都是幻化不实的,都是一场梦,所以“宴坐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这也是般若的观法,这就是转识成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佛含摄一切法,具足了一切功德

从这里来看,很多净业行人要注意了,我们自己做没做到...

待在能让你的修行成长的地方

有着低劣业力的众生,将目标投注在世间的显赫与虚荣上...

不去实行,你就不能证得

在学佛之后。很多道友总感觉自己所学的不够。了解的不...

【推荐】为过去而诵经,为未来而念佛,你为现在做了什么

学佛以后,反增烦恼?为什么身边的人都反对?问题不在...

圣严法师:忙人时间最多

在座的居士们,多半是非常忙碌的人,都还能够安排时间...

圣严法师《修行佛法不出福慧二门》

六度万行 即是福慧二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

目录 : 序言 第一难,贫穷布施难 第二难,富贵学道难...

准提法门的修持法

修持准提法门,可以使我们常遇诸佛菩萨、丰饶财宝,不...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往生到极乐世界为何就能得不退

为什么往生到极乐世界马上就得不退?这个不退的点在哪...

你听到佛号会生起什么想法

我经常问很多的念佛人──你听到佛号的时候,你生起什...

疑根未拔,这是往生的障碍

有些人念佛的时候说,哎呀,我念佛的时候阿弥陀佛会不...

善用你心灵广大的力量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曾经出...

【佛教词典】一乘三乘

一乘,梵语 eka-yāna。乘为“交通工具”之意,此处指...

【佛教词典】圣网

(譬喻)圣人之教网也。谓佛之教法。以其罗致众生使归...

四种养生补血的干果

桑葚干 四种干果让你养生补血,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

若能忍辱不起瞋心,最终还是自己受益

世间众生同父母, 我如男女行孝养; 被他打骂不瞋嫌,...

修行是细水长流,不是一下子就能到位的

有一天去一座寺院觐见一位老和尚。到那里的时候,恰好...

佛门素宴悟心境

我独自在外打拼,经历不少坎坷,心高气傲的我,看到周...

这五种事情,很容易会折损清净智慧

【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

十二因缘法

十二因缘法大家要了解一下,这是佛法的常识。它阐释三...

放下、放空、放平、放心

新来的小沙弥,对什么都好奇。秋天,禅院里红叶飞舞,...

你的佛号不能都是在散乱心中念

我们不断地修习专住,首先产生心轻安。你的心会产生两...

如何才能活得坦荡

假如说,一个人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以至于没有约束自...

大乘八宗

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翻...

华开花落水流无声|纪念妙湛老法师往生一周年

恩师上妙下湛老和尚,生于一九四四年四月九日,俗姓叶...

但甘其味,勿择其形

华德,是妙音菩萨能救护娑婆世界诸众生者,是妙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