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业相与净相

明海法师  2024/01/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业相与净相

在修忏悔的过程中,原本潜伏在我们心中的业障、烦恼障会被翻腾出来。翻腾出来的这个过程可以称为业相现前。它可以通过我们白天修行的时候,或待人接物之中的一些烦恼和业习强烈地显现,很多时候也会通过睡眠中的梦境显现。

所有的梦,归根到底都是我们的妄想在特定意识状态下的显现,但妄想有深有浅,平时我们讲“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实际上是白天的思维、意识的取相、执著在睡眠中继续重复或者演变。

显示业相的梦不是白天浮在浅层面的意识的显现,而是深层意识中的一些相、一些执著的显现,通过图像、情节显现,但是这里面透露出我们心里的一些烦恼、习气和执著。从梦境可以推断,我们的内心深处肯定有与这类业有关的烦恼习气。

有很多梦境显现的是一个故事,但其实是我们的一些心态、情结在起作用,梦是这种心态、情结的一种表现,因此你没有必要特别执著那些细节。不过对那些梦境、细节进行观察和对你当时的心态进行回顾,你可以了解自己内心深处这些恶业的轻和重、表现在哪些方面,这就是梦境对修行人的价值。梦境对修行人的价值有很多方面,如果从忏悔法门来说,就是刚才我讲的这个方面。

昨天讲到业相有很多情况,比如,如果我们过去有很重的口业——妄语,也许在梦境中也会呈现与口舌有关的情景,或是你在气候非常不如意的环境中,比如特别冷、特别热、风雨不调、噪音很大这种环境,这些应该都是与口业有关的。还有时梦到得到的果实不真实、不饱满,妄语的业也有这样的增上果。如果你碰到这样的梦境,多半也可以断定是有与妄语有关的业。

业相太复杂,大概可以用《佛说业报差别经》里讲的那些业报的规律来观察我们的梦境,进而了解我们心灵深处翻出来的业障的情况。我们不修忏悔法也许不会有这样的梦,但没有这样的梦不等于我们是清净的;因为修忏悔法,得到三宝的加持,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业的习气和种子,反映到梦境中。这是忏悔过程中第一个阶段的梦,就是业相的梦。遇到这种情况,你不要懊悔,也没必要自卑,只需蓦直行去,尽管继续修,继续忏悔,业慢慢就会得到净化。

业净化会显示很多相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我们的身心感觉到轻安,心智比以前更明利、敏锐,心里感觉有重担、负累放下了,有轻松的感觉,粗重的烦恼对境也不现前。以前也许你碰到一些事就会生气,现在你能淡然、超然待之,这是因为你身心净化的力量强大了;以前你碰到一个境界会起贪欲心,现在你非常淡定、清凉,这也是身心净化的一种表现。这应该就是我们忏悔得力最重要的体现。

另一个部分在佛经里也讲过,忏悔特别相应时感应道交。如果忏悔的人过去生善根深厚,也会显现和三宝感应道交的瑞相。比如,你结坛在道场里修忏悔法,香案或佛堂或佛像放光,或者供的灯放异彩,或者你在拜忏中闻到奇异的香气——你一闻就知道它不是我们人间、人类生活中的香味,人间再好的香味也难与它比。

大家可以看道宣律师的《续高僧传》。在《续高僧传》里有一个高僧叫真表法师,他在山中修忏悔法,感应道交以后的瑞相就不是一般修行人轻易会见到的。他感应到地藏菩萨亲自现身加持他,又感应到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现前,给他授戒、给他锡杖、钵、衣。这就是最殊胜的瑞相,在修行之中可能出现的瑞相。

最多的情况还是表现为梦境,也就是说,前面这些瑞相不是好多人能遇到、体验到的,但我们认真忏悔,业得到了净化,可能会通过一些梦境来显示。有一本《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讲到,通过忏悔,我们的业得到净化以后,出现的梦境有哪些呢?我记得大概有下面这些:

比如,在梦中排泄出很脏的东西,或者从嘴里吐出很脏的东西。如果你有刚才说的这种梦境,醒来以后应该感觉身心很轻快才对,这才相应。经里讲还可能出现这些梦境:

吃非常鲜美的水果,或者有人给你白色的奶酪,或者会飞行,或者得到了很漂亮的鲜花,或者和穿着黑色衣服的人打斗将他打败,或者向高处攀登顺利地到达了顶峰,或者游过江、河、大海,或者参加佛菩萨的法会,听佛菩萨讲法,或者梦见佛像放光照射你……如果出现这些梦境,注意,不要孤立地看,配合上你白天身心很轻安,放下负累和重担的体验,基本上可以说你的忏悔见效了,业得到了净化。

但是我们千万不要草率地下结论:我的业障净化了。永远不要这么想!我们的四弘誓愿包括“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普贤菩萨行愿品》里讲,业如果有相的话,“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所以即使你得到了我前面介绍的这些瑞相、验相,那也只能说是你这个阶段显现的,仍然是有为法,它能生起来,也能消失。如果你不精进用功,不把自己的三业管理好,还可能犯下很多错误,甚至还可能引发你更深处的业障。

忏悔业障这件事就跟蜕皮一样,一层又一层,真正的净化应该发生在你彻底地见到诸法空性那个时候,刹那之间,“一灯能破千年暗”,你从业障的缠缚中得到了主动,转身,但业障也不是马上就没有,有的定业还要去还,不过是没有苦而已;有的业还需自己在各种境缘之中慢慢地消,这就是“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就跟做买卖一样,不会再欠债,只是把原来欠的债不断地还清,原来的债务不断地减少而已。就现在的修行人来讲,我们只要做到把以前的重债还清,现在每天新欠的债很少,不要大到让我们破产,妨碍我们的工作、修行就可以。

当我们身心得到了净化,一个后果就是身和心都很好用——“很好用”,我这是用很生活化的语言在讲,有一个术语叫“堪能”,就是通过忏悔以后身心成就堪能,成为一块料,可以用这块料来修习定慧,断惑证真。在忏悔清净相显现以前,这块料并没有成就,不听使唤。

比如我们打坐,坐在那里很烦闷,我们想让自己的心观察、专注呼吸,但它不听话,东跑西跑,如猿猴、野马,这就是不堪;或者我们坐在那里,一坐一个小时,腿痛难忍,身体发热、烦躁、想动,这也是不堪。只要身心难以承担它现在要做的工作,如让它认识我们的身心状态,它不行,有昏盖、散乱,做不了这个工作,就是不堪、不能。

所以忏悔法门的重要性就体现在我们修习定慧、办大事之前要把身心调伏,让它能胜任它所要做的工作,因此我昨天才说忏罪净障的法门是必修的。

我们也能从宗门和教下的祖师大德的修证历程中得到我刚才所讲的这个结论:忏罪集资是必要的。就现在这个时代我们的根性来说,是要尽形寿——一直到此生终了每天都要坚持修行这个法门。

因此我建议每个修行人都要找到最适合、最相应的一个忏悔法门,根据你的工作、修行的环境、时间,从你自己修行的体会上,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忏悔法门,长时间地修持。时间久了以后一定会得到受用,得到身心的轻安。即使不修定慧,得到身心的净化和轻安,肯定也不会堕三恶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明海法师文章列表

有受菩萨戒跟没受菩萨戒有什么差别

第一个、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一个人受菩萨戒跟没有...

为什么业障重的人口味比较重

人很多时候,会受到业障牵引,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

在临命终之前,把所有的业力变成可携带式

作为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投生到极...

为何玄奘法师临终亦有病苦

汝母何以病不见愈,盖以宿业所致,殆转重报、后报为现...

神通抵不过业力

唐朝代宗大历年间,有一位隐士叫李源,原先是位贵族子...

【推荐】被人轻贱的前因后果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

至诚念佛可以转业

原文: 又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

清净三业,内护己心

一日,波斯匿王在静坐时,思惟什么是护己?什么是不护...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慈悲语二十条

1.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2.福莫大于心善。 3.一点慈爱...

生老病死颂

恩爱萦缠与么来,三缘和合住胞胎。 凿开混沌通身瑕,踏...

违缘很多是不是学佛没加持力

平时总听人抱怨:我学了这么多年的佛,可违缘很多,是...

唯识学里的二种色法

在《唯识学》上,色法有二种:一个叫业果色,一个叫定...

【佛教词典】毗卢遮那如来菩提心赞

(杂名)称大日经转字轮品金刚手所说之六句。其文曰:...

【佛教词典】乃往

(杂语)由今往过去世谓之乃往。...

【推荐】一切诸法本自不有,不过自心所现

(示未学) 一切诸法,本自不有,不过自心所现。众生迷...

【佛学漫画】根本业

不二问禅师父,师父,以我们修行人念经等的功德力量,...

南阎浮提众生的特点

在四大部洲里南阎浮提众生特点是勇猛强记,意志力强。...

最适合穷人称念的药师七佛

药师七佛: 南无善名称吉祥王如来 南无宝月智严光音自...

九界同归,修行人最后的归宿

好,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们来到佛顶山,给大...

详解佛教《四威仪》偈语

佛教《四威仪偈》是自古以来在佛门中广为游行的讲述行...

给人类肉类工业的十大传票

传票一:破坏雨林的帮凶。 雨林是一条3000英里宽的绿带...

临终听到地藏菩萨的圣号,就能永不堕三涂

佛又对观世音菩萨说: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这世界...

不失信于人

唐朝陆元方,曾为武则天时的大臣,为官清廉诚信。他在...

圣严法师:不离烦恼,也不起烦恼

《法华经》里将娑婆世界比喻为三界火宅,所谓三界,就...

止恶才能至善,自律方可自由

如果你问一些人:你信佛吗?他们会脱口而出:信佛! 如...

仇恨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在热带海洋,有一种奇特的鱼,名叫紫斑鱼,其全身长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