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违缘很多是不是学佛没加持力

2012/09/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平时总听人抱怨:“我学了这么多年的佛,可违缘很多,是不是学佛没加持力?”并不是这样!《金刚经》已告诉你了,本来你来世会堕入恶趣受苦,但通过持经功德,消除了这一切的罪障,如《解脱经》云:“虽有堕恶趣罪,亦经头痛能净之。”有些刚学佛的人认为有违缘不吉祥,自己很不愿接受,其实这是净除业障的一种验相。有修行人生病了、事业出现违缘了,就经常引用这个教证,并说他们出现违缘是将来解脱的一种标志。 所以,我们发了大乘心的人,遇到违缘更不要太在意,来世地狱饿鬼的痛苦在今生已经报完了,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

玄奘大师的师父——印度的戒贤论师,安心受报出三界。

曾经戒贤论师晚年的病苦难堪,文殊菩萨告诉戒贤论师:‘你过去二十世前是国王,因为暴虐人民,死了应该下臼杵地狱去受苦。为什么你没堕入地狱呢?因为你在临命终时闻佛号、经声,所以就没下地狱。之后,转世做和尚,而且是做了二十世的持戒和尚,累世冤家债主找不到机会向你要债。为什么今生找到你呢?因为你今生修持太好,加上前二十世的功德,今生一断气就直升兜率内院,等将来弥勒菩萨下生人间时成佛,不再受轮回。那你二十世以前的那些冤家债主怎么办呢?所以今生叫你把臼杵地狱的重罪,转为重报轻受,你现在虽然没下地狱,这病苦的滋味,就如同地狱一样的痛苦。’戒贤论师听完了文殊菩萨的话,就说:‘我受不了,我想自杀。’文殊菩萨说:‘如果自杀,就会掉到地狱去,直接受地狱的苦报。’从这一点,你们要提高警觉,有修行的人,如果自问平生没有犯戒,到了晚年要是受了一点病苦,可能是了生死的情况,一定要忍耐下来,‘安心受报’,加速修行,必能出离三界。

佛在经中也说了:修善,违缘多;造恶,顺缘多。我们行持善法的时候,要么身体不好了,要么工作不顺利了,要么家庭不和睦了,这都是一种必然规律。比如学习佛法,学得越好,魔王波旬就越不高兴,千方百计地制造违缘,但如果想办肉联厂,或造一些恶业的时候,魔王波旬就特别高兴,总是为你提供顺缘。现在是末法时代,白法护法神的能力比较脆弱,魔众的力量非常强大,想造恶业的话,所有魔众眷属都会帮助你的。

恶行竟感顺缘至时,当下必须警惕了!

假如福报不够,就会为魔所持,干起坏事来无比的顺利。在古代的时候,当一个人中了蛇毒,中医会让他尝舔白矾,如果嘴巴感到苦,说明还有的救,如果感到甜味,那就说明中毒已深,无救了。修行人也是如此,当我们做了不如法的事情,或者做了一个错误的抉择,一切变得顺利的时候就要警惕了。

在网上曾看本焕老和尚弟子写过2个故事:曾经有人到圆霖老法师处请教佛法时,问可否开一个饭店?法师说不要开,不要开。此人不听,回去就开了一个大饭店,结果生意无比兴隆,每天用来的做蛇宴的蛇就要20筐,有了钱家人不合,经常吵架,有次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吵架时,掀翻了餐桌,酒精炉子引起火灾烧掉了此人的半边脸,惨不忍睹。这只是现世的花果,将来的果报肯定是剧苦无边。经云:「杀一生命,当一中劫生等活地狱中。」何况为了区区钱财,残杀无量有情?所以此人真正的果报,真是恐怖到不敢去想。试想如果一开始生意不好,也许此人就会反省自己:哦,师父说的是对的,由于不听师父的话,所以才导致现在的结局。但为何没有出现这样的状况,归根结底还是福报不够啊!真正有福报得人,在做不如法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好不顺的结果警醒你,福报不够,就会为魔所持,干起坏事来无比的顺利。

本老曾对一个弟子开饭店一事感慨:看他的福报了,福报好的话,饭店倒闭,不好的话,就会兴隆。后来此人饭店倒闭了,由此甚幸。为何福报大反而表现的是诸事不顺呢?第一是提醒我们,你做错了,赶快回头,其次,逆境,困苦是修行的助缘,广论上讲:「经常谓若自思堕苦海理,意生厌离,能息傲慢。由见苦是不善果故,于诸恶罪极生羞耻,不乐众苦故,而乐安乐。由见安乐是善果故,于修善法深生欢喜,由量自心而悲愍他,由厌生死希求解脱,由畏众苦,发起猛利真归依等。」如是亦如入行论云.「无苦无出离.故心汝坚忍。」又云,「复次苦功德,厌离除憍傲,悲愍生死者,羞恶乐善行。」意思是我们要经常观苦思苦,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生起出离心,折服我们的我慢,由于亲身体会苦受就能对其他受苦的众生生起悲心,对于产生苦果的因就会感到羞耻,想到来世的恶趣之苦就会积极行善忏悔。

为什么行善忏悔能把罪障清净呢?

像前面说的,造了很多非常严重的恶因,会感得到恶趣中受极大的痛苦,经过忏悔以后,只要受很轻微的苦恼,问题就解决了;或者虽然生到恶趣当中,但是不领受恶趣的痛苦。譬如饿鬼是极端痛苦,可是有很多鬼道的众生,他是到了恶趣,可是却有很大的福报。乃至于,有一种情况叫拍球地狱,阿阇世王就是典型的例子,他虽然还是掉到阿鼻地狱去了,但是像拍球一样,一下去就弹出来,地狱里什么苦他都没感受到,只是去了一下就出来了,这就是他忏悔的结果。或者本来要下地狱,现在头痛一下就解决了。总之,本来应该长时受苦的,或者变得很短,或者全不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如金刚经说的,这个恶业虽然是将来要受的,因为忏悔了就变为现法受。可能本来要到恶趣的,现在只要感得小小的头痛就解决了。这就是重罪轻报,本来要到地狱里去的,现在稍微受一点苦就好了。所以不要以为修行了就应该没事,我们忏悔了以后,不只是做几个梦就算清净,还要内善根有明显地增长才行,最重要的还是要正确地了解正理以后,依照经教去观察内心,拿法来校对它。 我们这辈子为自己、为亲朋好友、为生活确实造了许许多多的恶业,如果没有忏悔就死了,以后就没有机会清净业障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一心一意地忏悔,并且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造了。

明朝的藕益大师在《十大碍行》的跋中讲:“佛祖圣贤,没有一个不把逆境当作大熔炉来锻炼自己的。佛的四圣谛,苦谛就放在头一位。又称八苦为八师。倘若稍为存在着一念喜欢顺境而嫌恶逆境的情绪,那终究会同那些烂草枯叶一般,怎么能像松柏那样在冰霜风雪之中亭亭而立呢?美玉不经过琢磨加工是不能成为一件好玉器的;生铁不经过锻炼是不会成为好钢的;钟不敲不响,刀不磨不快,哪里有天生的弥勒、自然而成的释迦佛呢?若想成圣为贤,当佛作祖,必定能做到受人恶骂就好像喝了一杯甘露水;碰到横逆的事就好像见到了宝贝,这样才能安心在患难中经受考验,在患难之中修行,才能在这五浊恶世中,种植下往生西方净土的种子;才能像青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登高位而不退失。如果没有事的时候,就到处说自己怎么用功念佛、求生净土;一旦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就悔恨交加,悲叹不已。要是这样的话,我说这个人念佛三昧修不成,往生西方也没保证。只有用《十大碍行》来一一自己检查自己,倘若真的能在病时、难时、甚至于在受抑制、受排挤、受打击之时,只是一味地增强念佛的信心,明白苦难终究是空的,不怨天,不怪人,那么你的西方莲华就会日日增长,真可以称得上是三昧宝王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问: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大安法师答: 带业往...

「向上看」认清自己的目标

有一位水手,第一次出海时就遇到了可怕的风暴。年轻的...

星云大师《学佛要学吃亏》

一九四一年,我受具足戒时,得戒和尚若舜长老在教礼时...

赵文卓:学佛法,身心安稳

在四川录制《风云Ⅱ》中的男主角、著名影视名星:赵文...

【推荐】品茶

一位屡遭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陀山普济寺,慕名...

学佛后为何还会发生不顺的事

问: 我有一个同修,学佛以后,说信佛这也好,那也好...

把佛法灌输到生命中

你能够没有妒嫉心、没有障碍心,你就不会有烦恼了;能...

初学佛法的应怎么学

问: 初学佛法并有志于出家修行的人应该先读什么经?...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佛号念不准,可以往生吗

问: 如果念佛号念不准,可以往生吗? 净界法师答:...

净土宗弘法的道次第

民间弘法是目前佛教界的当务之急,文革法难之后,佛法...

人生的十度修炼

1、忍得住孤独 人生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忍得住孤独,尤...

学佛者应从恭敬三宝开始

学佛者当从恭敬之中求,尤其是对出家师父。为说明此事...

【佛教词典】爱能发起十五无义

【爱能发起十五无义】 p1205 瑜伽六十七卷十八页云:云...

【佛教词典】结众

(术语)多人相倚,结成一群之众,而共业事者。...

让烦恼拐个弯

在崔永元所著的《不过如此》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曾国藩的人生六戒

曾国藩是春秋战国时代曾子的七十世孙。他是中国近代政...

懂得舍弃便是拥有

有些东西一旦拥有了就是负担,拥有的越多,负担就越重...

锄草斩蛇

有一个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 智常禅师正在锄...

四大本空无有我,一身自重不干人

我们都知道,修行人首要的条件就是要看得开、放得下,...

净居天请佛洗浴

在众多的天宫中,有一首陀会天,天王威仪庠序,相貌庄...

大安法师:一颗出离牢狱的道心

我们的生命也像一种投资。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是有限的,...

开经偈与武则天的故事

当我们翻开经典都会看见一首开经偈,这一首偈就是八十...

知恩图报的马儿

元生公,是我已故的曾祖父。他生前曾经有过这么一段感...

任是美满一生,莫如淡薄一世

参禅人,身心万不可浮华,不可骄泰,不可我慢。类如食...

印光大师:读经须知

何谓恭敬?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

人言我好坏,不生喜怒心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