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家人,各有各的业力

净界法师  2024/01/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家人,各有各的业力

我们无始劫以来,众生的第八识有很多很多的这个“界”,这个“界”呢,就是善恶有漏无漏的种子。这个种子为什么叫“界”呢?因为它变现果报的时候,会把众生做一个区隔:你的业只有你可以受用,你不能把业分享给儿子。

所以你看一个家:一家四口人,住同样的房子、吃同样的饭菜,有些人活得很快乐,有些人活得很痛苦,因为各有各的业力呗,是吧?所以它有界限,你不要以为你们一家人,就大家都没有界限,不是啊,各人受各人的业力,因为共业中还有别业。所以这个“界”,就是说它基本上是有区隔的,那么这个界指的是种子。

那么这个一切法等依,这个一切法是什么呢?是果报的现行。果报它叫“一切法”,就是我们无量劫来的种子跟果报,都必须要依止第八识,种子是它来摄持,果报是它来变现,也因为第八识它的受熏持种、变现果报,所以由此有第八识,这个“此”指的是第八识了,因为有第八识的缘故,才构成了六道的轮回跟涅槃的成就。

因为我们平常放逸的时候,造了有漏的善恶业,我们平常听经,在佛堂做功课的时候,栽培了菩提心、空正见,还有忆佛念佛的种子,这个出世的种子,所以我们的生命当中,有躁动不安的相状,也有寂静安稳的相状。这两个相状为什么能够出现呢?因为第八识它把你所有的修行的种子,都保存下来。

所以所有有漏的果报,是由有漏的业种子变现的;无漏的功德,是我空、法空的无漏的种子变现出来的,这是第一个:从有漏无漏来谈相由心生。就是这种躁动不安的相、涅槃寂静的相,都是第八识变现的,这是从有漏无漏。

我们再从善恶的角度:“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它举出了六道里面四个来作代表:鬼道、畜生道、人道跟天道。那么每一道,当然这个就是五趣杂居地嘛,对不对?每一个人都生长在一个环境,但是因为他的第八识的业力不同,而各自循业发现。

怎么说呢?举一个例子:“等事心异故。”比方说水,水它是一个相状,是吧?但是这个相状,它只是针对人来安立,它是一个湿润的一个相状;但是如果你是鬼道众生,去接触水的时候呢,因为他的罪业重嘛,所以他的心跟水接触的时候,他看到的是火;那么畜生道的鱼,它跟水接触的时候,它看到的是它的房子,没有好也没有坏;那么天人那个善力强,他看到水,是他的琉璃地,是宫殿楼阁。

那么我现在问一个问题,它到底是什么?你说它是水也对,你说它是火也对,你说它是房子也对,你说它是琉璃地也对,所以“许义非真实”,所以一切法没有真实的内涵。它如果是真实的,那应该每一个人去接触它,它如果有真实独立的体性,每一个人接触它应该都一样嘛!事实上它的本性是空性的,所以各人的业力去接触它,各人变现自己的相状出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做好临命终时的准备

从唯识的角度来观察人生,我们知道唯识的整个生命的因...

是夫妻就一起把它戒了吧

1、戒:在外人面前争吵 夫妻在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但...

了生脱死,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

欲皈依佛法,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

如何建立佛化家庭

一、建立婚姻的共识 我们讲建立佛化家庭,是希望从你们...

净界法师:八识规矩颂

前面的《百法明门论》,它是广泛地探讨一切法的别相跟...

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成差。天见是宝严地,人见是水,饿鬼见是火,鱼见是窟...

佛教不是宿命论,而是创造命运

释曰:上句标下句释,谓诸圣人,名正性定聚。造五无间...

学佛转不了业力是什么原因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问: 去火车托运衣物,服务态度差到无所谓,被强迫保...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我们刚开始在修学戒律的时候,很多人提出一个问题,说...

怎么能印证因果轮回呢

问: 尊敬的宏海法师,我的问题可能比较基础,佛教说人...

【推荐】记住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过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但是...

【佛教词典】集谛(二)

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聚生死之苦...

【佛教词典】三恶趣

(术语)地狱、饿鬼、畜生之三处也。又曰三涂。...

有时平平淡淡也是一种福

要培养自己一个强有力的思想,来牵引自己的生命,很重...

我们来到世间,无非是个过客而已

我们来世间,不过是个过客,小住数十载就要回到老家。...

按压明眼穴,舒缓眼睛疲劳

假如我们常常感到眼睛疲劳,但又不是睡眠的时间,这时...

宏海法师:弥陀要解

第一讲 好,各位,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念佛有大光明,护念行人不遭魔事

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者,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一亏正...

放生巨龟得善报

二十世纪初在台湾一个叫金包里的地方,有个慈善家林老...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进一步用生病来看,病...

禅修中的四个「拐杖」

很多人想禅修又怕禅修,有的人甚至怕在禅修中走火入魔...

慧律法师《修自宗,且莫毁谤他宗》

我修净土宗,专心念佛,一门深入,只有这个能了生死,...

菩萨的修学分成三个阶段

我们可以把菩萨的修学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见山是山...

泥问佛祖

泥土问佛祖:我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荷高贵美丽,享尽...

灵山只在汝心头

忆念三宝的修行非常重要。我们时刻忆念什么,心就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