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记住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过

2014/09/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记住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过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但是经常发生这样一种现象,两人彼此关系一直很好,但有时就为一件琐碎的小事,或者是一次没按自己的意愿办事,就会结怨,从此两人见面就形同陌路。也许我们每个人,都犯过同样的毛病,就是哪怕别人对我们有十次好,只要有一次不好,前面的十次好就被我们全部抹杀。

别人扶了我们一把,也许我们很快就忘记;别人踩了我们一脚,也许我们会永记在心里。我们记住了别人的缺点和错误,记住了别人慢待我们的地方,于是,便耿耿于怀,越看这个人越满身缺点,越看这个人越不可理喻。而别人恰恰是一面镜子,我们对它凝眉瞪眼,镜子反射回来的也是瞪眼凝眉,于是,我们都互相看不顺眼了。原本小的缺点在我们眼中无限放大了,我们看这个人简直是眼中钉,肉中刺,必先拔出而后快。

即使别人对我们不敬,我们也总是记住他的好处;哪怕只是点点滴滴的好处,我们都默默记在心中。慢慢地,我们心中的怒气就烟消云散了,心胸也自然开阔了。有了宽阔的胸襟、宽宏的度量,才能赢得朋友间信任,增进团结,密切友谊。

记住别人的好,可以培养自己谦虚的品质。人无完人,对人宽容就是对己宽容;善待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专挑别人缺点、不能容人的人,必然自我感觉良好,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点,从而丧失改进提高的机会。记住别人“滴水之恩”的人,则往往能见贤思齐,虚心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因此自己身上的“好处”也会越来越多,人际吸引力就会越来越强,无形中就拥有了更多的精神财富。

朋友之间,记住别人的好,就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家庭成员亲属之间,记住别人的好,这个家庭一定会其乐融融。记住别人的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生活,远比记住别人的缺点、毛病,怀着一颗怨恨之心痛苦地生活要强上一万倍。既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记住别人的好呢?

更何况有的人得到的还不止是“滴水之恩”,比如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谆谆教诲,亲戚朋友的关心,同事的热情帮助,领导的信任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成长进步的重要因素。但难就难在受到帮助之后,能不能有感激之情,有没有涌泉相报之举。

如果我们记住别人的好,对别人的缺点宽容一些,时间长了,我们会满眼都是别人的好,我们心里记住别人的都是美好的,那么看天是蓝的,看水是绿的,心情是愉快的,世界是美好的。

记住别人的“滴水之恩”,要具有一颗宽容的心和崇高的境界。记住人生历程中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也记住生活给予我们的每一缕善意的微笑,或者每一份源于心底的感动。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别人,我们将会发现,生活中因有了感恩的心而多了欢笑、快乐、真诚,少了虚伪、欺骗、伤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没有任何敌人

有个心理学家以宽恕你的敌人为题作了一次精彩的演讲。...

结恩不结怨

怨恨和嫉妒都和瞋恨心有关,但两者不太一样。嫉妒是觉...

原谅别人等于解脱自己

我的一个朋友,这么多年来,一直生活在愤怒、沮丧、仇...

赞美的魅力

有一项管理发现,最受欢迎的同事是有团队精神、乐于助...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问: 尊敬的师父您好,现如今人与人之间有好多矛盾,...

别人与你谈论是非,该如何对待

某某师到客堂来,常常一坐就开始论人众是非,且往往耗...

赞美的作用非常大

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艰难困苦,世俗生活和修行佛法都会...

勿让「慢心」成为彼此的负担

人几乎都有自负、自满的心,佛教称之为慢心,也就是自...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戒杀放生和吃素有何利益

问: 为什么在佛祖的说法中,极力提倡戒杀放生和持素...

心生还是病生时

凡病有无形、有形两种。无形之病,贪、嗔、痴、爱,及...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

在尽责中求满足 在义务中求心安

净慧老和尚提出的生活禅四个要点发菩提心、树般若见、...

【佛教词典】三种梵志

【三种梵志】 p0178 瑜伽七十卷二页云:复有三种梵志。...

【佛教词典】宝吉祥天

(菩萨)月天也。月天之名云宝吉祥。势至菩萨之应现也...

纵遇善知识,遇而不识,当面错过

纵遇善知识,但以耳为目,遇而不识,当面错过。 这个也...

地藏菩萨的无量无边功德

地藏王菩萨是八大菩萨之一,也是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

在家净土行人如何做到决定往生

问: 《弥陀经》一心不乱,《无量寿经》至心信乐,《...

广化法师《素食的利益》

弁言 我今天演讲素食的利益一题,有两个因缘:第一、...

您做菜时有没有发过这种愿呢

我们怎么样来训练这个心、怎样相结合呢?在日常生活当...

父母在家,如同活佛在堂上

孝顺不能等!父母在家中,就如同活佛在堂上;如果连眼...

众生者,即是不生不灭义

次观众生世间清净。此门中分为二别:一者观察阿弥陀如...

佛陀的四种弟子

随着佛陀教化的弘传,皈依佛陀的弟子不可胜数,僧团份...

《善生经》中的夫妇之道

居士子!如西方者,如是夫观妻子,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

学净土宗为什么还需要学天台宗

问: 我们修学净土宗的人,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了,为...

佛教如何看待「化解太岁」

化解太岁,又叫顺星、拜斗。有法师反对和批评。有僧人...

古人的仁慈之心

这是《阅微草堂笔记》里的公案。一个乡村有一位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