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对治我们欺诳之心

净界法师  2024/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对治我们欺诳之心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欺诳,同名劫杀。菩萨见诳,如践蛇虺。

十方一切如来以智慧眼来观察这个欺诳的过失,就像劫杀,就像盗贼劫财害命一样的可怕。所以菩萨见到心中生起这个欺诳之心,就像踩到毒蛇一样。毒蛇是躲在暗中,踩到它以后就毒害我们的法身慧命。

圆瑛老法师在这个地方讲出一个很好的说明。他说这个诈跟诳的不同地方,诈就是别人不知道,你用欺骗的手段来去引诱对方。诳就是说,你做了一件错事,别人已经略有所知了,你用欺瞒的方式来欺骗对方。他已经略有所知了,你用欺瞒的方式来隐瞒你自己,叫诳。

从唯识的角度来说,其实诈跟诳的相同点都是谄曲,谄媚邪曲,就是心没有正直。

所以他的结果,就不堪任师友真正的教诲。我们因为诈跟诳,就很难去如法地忏悔,就很难去改过,就有这个问题了。隐瞒过失,就很难去修正自己了。

所以就好像这个豺狼、毒蛇,它们两个都躲在暗处,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但是它随时出来就把我们给伤害掉了。所以这个诈跟诳就像躲在暗处的豺狼、躲在暗处的毒蛇一样,是这个意思,表面上没事,但是事实上是有危机在里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六个方法对治烦恼

问: 大师您好,我自己很容易为一些小事而感到烦恼,也...

剖析现代社会造妄语业之现象

在当今人类的贪欲急剧膨胀的时代,为了获取名利造妄语...

圣严法师《谣言止于智者》

佛教的五大基本戒律中有一项不妄语戒,意思是指不说任...

这个心一动,身体也就会随着而动

何等是浮相?若坐时,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念外异缘,...

人畜之间相轮回

从前有户人家,除了耕种维生,还养了一群羊。这家人认...

未证谓证,未得谓得,大妄语成阿鼻地狱

宗门下的人,不乱开一个口;假使说错一句话,就要丧身...

如何处理学佛与做生意之间的冲突

问: 请教师父,在谈生意的过程当中,会谈及成本和利...

虬龙与猕猴

这个故事出在《佛本行集经》,这个故事怎么说的呢?大...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敬佛不用烧纸钱

近来看见一些不明就里的居士或香客,手里拿着一大把冥...

【推荐】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重点

我想我们净土宗的目标在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

空掉内心的观念

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我们会说这是牛奶;当...

世间之乐虚诳不实,禅定之乐永离生死

四者巧慧: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

【佛教词典】缦衣

(衣服)缦者漫也。通漫而无条相之袈裟也。是原为沙弥...

【佛教词典】即身成佛

又作现身成佛、现生成佛。即发菩提心后,不须经过三大...

临终现这五种相,命终决定堕入畜生道

在轮回之中,有天人、人、阿修罗、旁生、饿鬼和地狱这...

唯识要义解说

一、唯识之义 唯识者,据《成唯识论述记》云:唯谓简别...

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

《大乘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记述,当众生遭遇...

法显大师西行记

法显,俗姓龚,平阳郡武阳(山西临汾)人。幼年时,三个...

圣严法师《为什么而忍》

我曾经做过一个比喻:当山挡在前面,一味退让,永远也...

欲为三界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首先了解欲的体性、作用、分类以及欲为根本苦的原因,...

人最宝贵的就是良心

引言:不伤害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害人者必害己。 这个...

五台山「人皮鼓」的故事

世间的因果报应,跟人的善恶业力是直接关联的,如影随...

慧律法师:大骗子与小骗子

有一个老和尚住在山上茅篷,修行修了二十几年。 有一...

古人的仁慈之心

这是《阅微草堂笔记》里的公案。一个乡村有一位长者,...

证严法师成功的方法

过去要盖花莲慈济医院时,曾有关心的长者问上人,有没...

修行第一关,就是看我们放不放得下

在佛陀时代,佛陀与一位外道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公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