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莲池大师警策大众的八条重要开示

莲池大师  2011/04/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我未出家时,对于不仁不义、无礼无智的事,即使别人教我做,而自己感觉羞耻惭愧,丝毫也不肯做。为什么?因为我前世亲近好人,八识田中,含藏有好言语,所以今生自然见坏事便羞愧,不肯去做。你们要切实亲近好人,并在早晚发愿时,求生生世世亲近善知识。

二、我出家后,到处参访。当时遍融大师的德望很高,我到京城拜见他,跪着向前,再三请求。大师说:“你要守本分,不要去贪名求利,不要攀缘权势,只要因果分明,一心念佛!”我受教出来,同行的大笑,认为这几句话,哪个说不来?我们千里远来,只说有什么高妙东西,原来不值半文钱。我说:“这个正看出他的好处。我们仰慕他,远道来此。他并不说玄说妙,来吓唬我们。只老老实实地把自己实践过的,体会得深的,切实可行的工夫,叮咛开示。所以说正是他的好处!”我到现在还踏实遵守,没有抛弃。

三、十方僧众当中不少是圣贤。我见到他们都很尊敬,他没跪,我先跪;他没拜,我先拜。前次有个游方僧,相貌丑恶,袖衣破烂,别人都轻视他。后来会见我,大谈《楞严经》的妙理。所以你们决不可轻视人,记着记着!

四、要入佛法的门,信是第一。做坏事没有信心也干不成,何况善事。比如做盗贼的,被捕后,政府虽严刑惩办,可是释放后,照旧不改。为什么?他深信这条门路,不带一个本钱,自能获利无算,所以受尽痛苦,也决不改悔。现在人们念佛,不肯真切下功夫,由于没经过一番深思,因而没树立真信。不要说不信净土,就是世尊说“人命在呼吸间”这一句话,道理上并不难理解。你们眼里亲见,耳里亲闻的,不知有多少例子,现在你对这句话,还是信得不够。你如果真正信这句话,那念佛法门,不用我费尽气力,千万嘱咐,你自会像“水往低处流”,万牛也挽不回了。如前天送亡僧时,你们看这情景,当然心情沉重,互相警省说:“同道们,我和你今天送某僧,明天送某僧,不知不觉轮到自身,到那时悔恨来不及了!务要急切念佛,时刻都不放过才好。”我看你们自家也说可惜,对人也说可惜,等到殿堂念唱,照样谈笑自如。你就是不信“人命在呼吸间”嘛!

五、我看见新出家的人,才把一句佛号放在心头,杂念妄想,愈觉翻腾。便说这念佛工夫,不能收心。不知你无量劫来的生死爱恨,怎么能一下斩断?况这万念纷飞的时刻,正是做工夫的时刻,边收边散,边散边收,日子长了,功夫纯熟,自然妄念不起。再说你之所以能察觉妄念多,正亏有这句佛号。在不念佛时,一刻不停的思潮翻涌,你自己能察觉吗?

六、念佛,有默念、有高声念、有金刚念。不过高声念太费气力;默念又易昏沉;只有绵绵密密地、声音在唇齿之间的,叫做金刚念。自然也不必限定哪种念法,如觉费力,不妨默念;如觉昏沉,不妨高声。现在念佛的人,只是手打木鱼,随口叫喊,所以得不到利益。必须句句出口入耳,声声唤醒自心。譬如一个人在熟睡,另一个人喊道:“某人!”他就醒了。所以,念佛最能收心。

七、现在人不肯念佛,只是轻视西方,不知生西方是大德大福、大智大慧、大圣大贤的事情。要将娑婆转变为净土,这不是小的因缘。你只看这城里,一天一夜,死多少人。不要说生西方,就是生天道,千百人中,还没有一个。有些自命为修行的人,只是不失人身罢了。所以,我们世尊大慈大悲,开示这个法门,功德之大盖过天地,恩情之深超过父母。我们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

八、我童年时还不知道念佛,看见邻居一个老太婆,每天念佛几千声。问她为什么这样?她说:“我丈夫生前念佛,死的时候很好,所以我这样念。他死时没有病,和人一拱手而去。”出家人,为什么反而不念佛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莲池大师文章列表

净业行人先把耳根和意根摄住

六根中最难摄的是耳根与意根。眼睛能见屋里的东西,但...

慧律法师《往生是现在的事》

往生就是现在的事情,就是当下转念头的功夫,绝对不是...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才能感应道交

问: 法师慈悲,我们常听您讲念佛要感应道交,到底怎...

念佛方法持名为最

为什么讲四种念佛方法持名为最 持名、观像、观想、实相...

【推荐】要修当前一念才能往生吗

问: 请问法师,念佛法门必须要修当前一念才能往生吗?...

广钦老和尚临终的慈悲示现

老和尚在往生前约一星期开始,每天昼夜都自己猛力出声...

当你感知念佛妄念纷飞,这就是一个进步

从这里我们要了解到它是一个过程,如果到了以念佛心入...

妙莲老和尚《阿弥陀佛与持戒》

阿弥陀第一 净土念佛法门是往圣前贤人人趋向,千经万...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祖师大德放生事迹及开示

流水长者子 金光明经上记载着,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六...

准提菩萨——薄福恶业众生的大依怙

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惟...

学佛,是学会生活

学佛,是学会生活。因为佛法,并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

在家居士简易又有效的烟供仪轨

烟供,此修法主要利益鬼神,把很多殊胜的加持物和食品...

【佛教词典】水坛

密教护摩坛之一种。密教之护摩法本须在七日之中择地、...

【佛教词典】祇园精舍

祇陀园林须达精舍的简称,是佛教史上的第二座佛寺,在...

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

不同杂粮的滋补作用

我们都知道健康饮食不能长期只吃精粮,要适当搭配杂粮...

不能只追求成功,而不成长

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通常意义上不是指他的身体长高...

这样的罪恶凡夫,还在弥陀救度范围中吗

问: 末法时期众生的根基很低劣,尤其是我们这些上班...

「唯心净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宗门下很多祖师大德常常谈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理,...

了然不生——了了分明,当下就是无生

子二、别明破阴 分五:丑一、圆破色阴超劫浊;丑二、圆...

昏沉者,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

随烦恼二十:言昏沉者,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

念佛法门,他力易行,横超生死

凭自力修戒定慧的通途八万四千法门判为难行道。念佛法...

这两种身份对我们都很重要

《法华经》有一句话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

寺院有哪些「职位」?「人事变动」分哪些程序

佛教寺院,尤其是大丛林,都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寺...

唯有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诸位要参禅吗?那你必须提起话头,放下万缘。唯有提得...

转变知见离开痛苦

(一)正知见 佛法指出了苦的事实,目的是要我们远离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