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的皈依仪轨

2011/04/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皈依是梵文saranad的意译,也译为“归依”,是说佛法广大无边,可以依托。归为归投,依为依伏,故称“归依”。

皈依是由非佛教徒转变成为佛教徒必须走的一步。经过了这个仪式,表明这个人从不信仰佛教开始信仰佛教,并正式取得佛教徒的资格了。

因为佛教是由佛、法、僧三要素构成的,所以,皈依佛教也可以说是皈依佛、法、僧。佛教认为佛、法、僧为“真宝世希有,明净及势力,能庄严世间,最上不变等”,故称为“三宝”。因此,皈依佛教,也称“皈依三宝”或“三归依”。

皈依有多种形式,在此主要介绍师徒授受的“三皈依”仪式。

请师。准备皈依三宝的善男信女们集合,分东西两班对立。钟鼓齐鸣后,鸣引磬三下,转身向上(即面对佛像),顶礼三拜、问讯。然后再转身对面站立。引礼师迎请法师到大殿之后,同样向上顶礼三拜。二众(居士男女)为首者执香旁立。法师升座、拈香、敛衣而坐。

礼佛。在木鱼、磬、鼓、钹等众乐器的伴奏下,由维那举腔唱香赞。同时,为首者至中位行问讯礼,再到香机前,上香后归位,顶礼三拜。两旁受三归者,转身向上,随同为首者行顶礼,之后,长跪。

求受皈依。先由维那师解说。三请,每请一次一叩首。

开示。和尚鸣尺,开始给受三皈依者简单讲解佛理、佛法的难得,以及皈依的意义。佛教称此为“开示”。讲完后,问受三皈依的善男信女们能否理解?能否如法受持?受三皈依者如是答应。

请圣。和尚鸣尺说法。这时,受皈依者各称自己的法名。和尚随起座拈香、合掌,教授皈依者念“香花迎、香花请,弟子某某、一心奉请”。接着把所要请的一一说出,并一请一叩首。凡者三叩。首先请一切诸佛。然后请诸法宝。其次请诸僧宝。最后还要恭请在光明会上诸监坛护戒。三清完毕,和尚还座,受皈依者仍继续长跪,合掌谛听。

忏悔。和尚鸣尺说法,后诵《忏悔词》,并按节奏叩拜。之后,再三称“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受皈。由和尚鸣尺说法,说完,和尚带领受皈依者称:“我某某(各称法名)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一称一叩首,如是三番。然后依师说:“我某某归依佛竟。宁舍身命,终不归依自在天魔等。归依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慈愍故。我某某皈依法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是我所尊慈愍故。我某某皈依僧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众。皈依清净福田僧,是我所尊慈愍故。”三况三叩首。

发愿。皈依者随和尚念《发愿词》,诵一遍,一叩首,共三遍。词曰; “我某某法门无量誓愿学。我某某佛道无上誓愿成。”

显益劝嘱。和尚鸣尺问能依教奉行否?皈依依者答曰:“能依教奉行。”

回向。和尚鸣尺,后敛衣起座,合掌道: “授皈功德圆满,大众合掌同音,念佛回向。”维那举腔,大众念佛。念毕,引礼师叫受皈依者礼谢和尚三拜,起立于旁。由维那举回向偈,大众同接合。念完回向偈,和尚下座,礼佛三拜,然后,回向赞竟。两个引礼者鸣手磬先行,受皈依者随后,和尚居末。按照日常的仪式送归方丈,再回到座前。礼谢大众三拜,至此,三皈依仪式圆满结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宗舜法师:念经的简单仪轨

诵完《涅槃经》后,我写了点东西,谈了一下诵经的心得...

在家居士每半月五戒诵戒仪轨

一、上香(三拜) 上香三拜 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有位老者皈依后一直睡不着是怎么回事

问: 请问法师今天我遇到一位老者,他说:今年4月份皈...

皈依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问: 皈依佛教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大安法师答: 皈...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为何还会受鬼神的骚扰

问: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是有护法神隐形保佑的,为何还...

如何看待破戒僧和皈依僧

问: 对于破戒僧只能做到表面恭敬,做不到由衷地恭敬,...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一 礼佛(三拜,举香赞) 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

文殊菩萨祝圣仪轨

一、香赞 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你能否刻画出自己父母的形象

子欲养而亲不在:有位画家为表孝思,既然父母没有留下...

心律法师:莫以善小而不为

古人曰: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环顾身边,...

高旻寺的禅门家风

记者: 高旻寺素有冬参夏学的家风。庙里每年组织十二个...

经常念佛的十大好处

(一)未进入佛门的凡夫俗子,不分男女老幼,经常口念...

【佛教词典】云林院

即位于日本京都市紫野大德寺南方、舟冈东方之天台宗寺...

【佛教词典】净土教版

日本镰仓时代以后,以京都为中心,在各地开版与净土教...

往生净土要不要发菩提心

我们现在来反推一下。比方说你求生净土,却不发菩提心...

既需面对时,就勇敢承担吧

修行者问布袋和尚,什么是佛法的大意?和尚放下布袋,...

杀生业报因果实录

序 「因果报应」是中国社会里所熟悉的观念,每遇善人...

花饰比丘的因缘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带领弟子去应供,斋毕,大众正静默...

五种邪命,皆为利养

【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名正...

佛教是逃避现实的避世宗教吗

曾经有一个去过非洲的人问我,佛教是否是逃避现实的避...

修行不是为了了生脱死,你还谈什么呢

现在我们修行为什么很难成就?烦恼重,一念佛就昏沉,...

这些祖师为何要把参禅放下而转修净土

自后蕅益,截流,省庵,梦东等,诸大祖师,莫不皆然。...

应怎样对治瘟疫和流行病

1、瘟疫和流行病乃共恶业感召 瘟疫和流行病,乃是众生...

付出善举就是为自己所修的路

弟子跟着师父进城化缘。 进城后车水马龙好不繁荣,弟...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只以一切皆空不著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及与勤劳修持之法,...

香港大富翁何老太太生西事例

民国二十七年秋,香港工商报载过一件奇闻,就是香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