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疗六法

游乾桂  2011/11/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念佛对治业障:平时多用念佛的名号、智慧、功德,想佛的庄严身像,达到入定安息的境界,消除业障。

二、观心法破我执:常见的观法如“坐禅”、“冥想”等等,用来直观心性,据西方的医学家研究指出,与禅相近的超觉静坐,不仅具有治愈心理疾病的效果,同时可以治疗生理疾病。

观心法门,据传在印度已有七千年历史,早期是以瑜伽之名流传于喜马拉雅山区,《奥义书》说;“瑜伽是坚定统治心和各种器官的活动。”

观身不净,观受为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杂念最后无根可依,心念自然宁静。佛教很多经典都涉论瑜伽,认定瑜伽为佛家修炼的窍门之一,瑜伽的最终之术即是“冥想”。

“想象术”:就是明确自己的想像“方向”,比方说,戒烟、气血平顺、治疗头疼等等,全力以赴投入冥想,便有效果。“想欲术”:对自己亟欲达成的愿望,用想象的方式,集中心力完成。“想定术”:这种方式用在 减肥上,据说效果良好,每天用想象(神似自我催眠)的方式,用冥想提醒自己,每月该减五公斤,便能出现效果。“想念术”这种方式似“心理念力”,想象自己与癌症病魔作战,自己的免疫系统武装起采,白血球很强壮,癌细胞不堪一击等等,发挥潜能增加能量。这与西方最近才极力提倡的心灵力量,有异曲同工之妙;实证指出,心理冥想法,的确有增进心理免疫力功能的效果,有的人用冥想力量对抗癌症十五年而不败。

三、因缘观对治愚痴:了悟生命里的生老病死与因果循环的关系,破除愚笨痴念。

在神定状态下,观想人生的十二因缘;佛家认力,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具备种种因与缘,才得以生起或缘灭。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落而灭,了悟因缘,自然觉悟。

四、慈悲观对治嗔恚:实际体验众生受苦的模式,了解自己并非想象中最悲苦的人,平息嗔怒之心。慈济的师兄会说,当他参与帮助孤苦老人的安家行动,发现三平米大的房子,杂物横陈,臭味四溢,就不再怨天尤人了,改用慈悲待人也待己。

五、数息观对治散乱:也可以称调息法,把注意力放在默数自己的呼吸上,从一至十,周而复始,消除散乱的心绪。作用类似治疗焦虑的深呼吸,一口气作九口吐出,反复圳练几次,便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内,使心情沉稳下来。

佛教认为“息”是生命的本源,假如一口气上不来,身体便是行尸走肉。

数息观中有“六妙门”,它是一种万行开发、降魔成道的禅定法门,隶属天台宗,包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一数即是我先前所提:入坐后,先调和气息,徐数一至十,专注呼吸,或心注在数,回来多趟,数息纯熟,自然不乱;二随,又叫随息,达到心随于息,息随于心的境界,到达觉息长短可以从遍身毛孔出入;三止,又叫“止息”,把心有意无意地止于鼻端,修止后觉得全身不见内外境,身心泯然入定;四观,又叫观息,仍然用心来观照息,息出息入如空中的风,似无实在,观久以后,心眼开明;五还,又你还息,修观久了,心念易浮散乱,应适时回复本源,用心来审视呼吸出入之息,进入观心智的意境;六净,净息之意,坐禅到此,不起妄念,不起分别,心里清净,尔后杂念全无,显露真心,达到心垢全无,一尘不染的高级境界。

六、不净观对治贪欲:观想境界不净的现象,明白人仅是一部有限的机器,贪与欲最终只会折损生命而已,死了,任何拥有全是假的,破除贪欲特强的“我执”。

佛家的心理健康法则,当然不止这些,大致多从诸缘说起,结构八万四千烦恼丝,教人因果之道,参透人生,走出烦恼,究竟解脱,迈向涅槃。

《六祖坛经》有言:“佛向心中作,莫向心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怫。”经过“内省”,臻于“心物不二,一体圆融”之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法中的「勤俭宽和」

我书房墙壁上挂着一副勤俭宽和,是一位出家法师的墨宝...

炒熟的芝麻种子

《百喻经》里有一段譬喻:有位农夫听说芝麻的营养价值...

圣严法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心中无事,不受干扰 默,是不要将一切现象,当成...

小沙弥与老和尚

老和尚带著小沙弥出门行脚,无论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

求道要以德行为本

【原文】 僧问:沙门奚事?曰:事道。 事道孰为本?曰...

【推荐】梦参老和尚:修行的方法

1、如何拜佛? 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

善调身心,知所进退

第一个,从破恶的角度叫作擐甲精进。就是一般我们对于...

通过什么表现才知自己在修行上走对路了

问: 师父,通过什么表现能知道自己在修行上走对路了...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百岁本焕老和尚的百年佛缘

本焕长老 法名心虔,102岁。清朝光绪33年(1907)出生...

赵朴初《宽心谣》

赵朴初先生92岁时写了一首《宽心谣》,读来发人深省:...

【推荐】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

问: 在忏悔时,我们对罪业是诃责的,但是要同时观察罪...

有些妄想平常看不出来,临终才会出现

有些人的处理方式很简单。我打妄想,我就转念念佛,有...

【佛教词典】慈霔

(杂语)以慈悲之雨注于人也。唐高僧传(智顗传)曰:...

【佛教词典】中界

谓有漏善。及无覆无记法。是名中界。...

解富贵荣华 破千万烦恼

「人生」这两字看来很简单,但是最复杂的就是人,例如...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

奔向成功的十个好习惯

一、不轻言退缩 二、不停学习,不断修正。 三、坐言起...

偏重于持戒修福的危险

原文: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

【推荐】如何对治诵经中的有口无心

前面讲了受持《普贤行愿品》的障碍熟溜病(念熟了就随...

8种水果让你秀发飘飘

一、奇异果 可谓水果的营养之王,富含胡萝卜素、维他...

一切众生皆得度脱之道

靠自力修行,我们解决不了见惑思惑的问题。没有遇到出...

大安法师:这句名号是佛心、是清静

我们修通途法门,要讲到怎么契入到无念、无相、无住的...

名号跟我们心性的关系,实在是太微妙了

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不起贪计身见愿

第十 不起贪计身见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

完美逆袭病苦的彻悟大师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降诞清季,童真入道,广参丛林宗...

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

汝母去得甚好,就是你母亲走的很好啊,此殆汝母往昔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