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2011/09/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所说的业病,就是指由宿业而感的疾病,又作业障病。

《灌顶经》卷十云:“种恶得其殃,合家悉疾病。”

因以前的恶业,受报应而得病,痿困于床,苦楚万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此乃罪过所招,咎由自取,非药石所能治愈,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报应病。《灌顶经》卷十二记载,救脱菩萨告诉阿难说:“其世间人痿黄之病,困笃著床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考楚万端。此病人者,或其前世,造作恶业,罪过所招,殃咎所引,故使然也。”

智者大师,将病分为三种:

一者、四大增损病;

二者、鬼神所作病;

三者、业报所得病。

在《摩诃止观》卷八单列“业病”一条,与四大不顺、饮食病、禅病、鬼病、魔病并列。“业病者,或专是先世业,或今世破戒动先世业。”文中还细数了五恶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五恶是:(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两舌、恶口、妄语、绮语,(五)饮酒。佛教中五戒所防的就是上述五恶。造此五恶,于现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以此五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

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是:“若杀罪之业,是肝眼病;饮酒罪业,是心口病;淫罪业,是肾耳病,妄语罪业,是脾舌病;若盗罪业,是肺鼻病;毁五戒业,则有五藏五根病起。业谢乃差。”业谢乃差:谢,指灭其作用,落谢之义。差,就是痊愈的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业相与净相

在修忏悔的过程中,原本潜伏在我们心中的业障、烦恼障...

我们的业障消除了吗

很多人似乎比较喜欢形式,比如诵经要讲数目,佛号也讲...

犯根本重戒后,透过忏悔能恢复清净吗

问: 请问师父,如果一个人已经受了五戒,而又毁破根...

祸福相依,福报不可享尽

有一个观念大家要了解。我们有情众生,特别是佛弟子,...

现代人的十大死因

人生有两个最大的问题,一是生,二是死;生之不易,死...

把钱都布施掉,这样就不会生病了吗

问: 有人说,你把家里的钱全都布施掉,这样就不会生...

持大悲咒是不是更加消业障更灭罪呢

问: 阿弥陀佛!弟子的功课是早课《地藏经》或地藏菩萨...

防癌数字

近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死因预测报告,在未来1...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推荐】念念生灭,无以把捉,忧在哪里?

因心情很糟糕,徒步去了正定的临济寺,十多公里的路程...

平淡对人心清净的重要

一个人从小到大常常有很多欲望,为了实现这些欲望,他...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

受苦能消业的前提是什么

问: 《文钞》中说,受苦时作消业想。弟子的困惑是,受...

【佛教词典】空门

(一)佛教教义以“空”为极致,故称佛门为空门。 (二)三...

【佛教词典】八王子

(杂名)法华经序品曰:其最后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

善用其心就在当下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华严经净...

虽面对菩萨,也同隔山一样

南北朝(北齐)时,释明勖,定州人。少年时自负不凡。...

如何才是一门深入

问: 请问一门深入,如何是一门深入,是读一部经还是...

如何不让种下的恶因产生果报

我们如果了解了改变因果的原理,就可以知道如何做才能...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我们刚开始在修学戒律的时候,很多人提出一个问题,说...

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

问: 请问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我很怕自己一个人的时...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净...

圣严法师《做好人际关系》

问:有些人说做人比做事难。如果在职场受人冤枉,是要...

转变嫉妒心的方法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种自己很难发现的习气嫉妒心。嫉妒...

吃肉杀生因果不虚

色身无常 世上没人愿意生病,人人都怕病,上至帝王,下...

星云大师:善德之语

动 乱的产生,以语言为先锋,人惹祸害,也以语言最为...

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有

《论语》中有君子使物,不为物使,这句话说的是我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