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让我们生活变得有意义

2012/03/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生就像读一本书一样,也是有尽头的,光阴飞逝,一晃眼,我们就会面临这一天。

我恐怕再过不了五十年,就只是大家的一个记忆。而诸位读者,一百年后,想必也是一样吧。时光流逝,挡它不住。当犯错时,我们不可能要时钟倒退,重新来过。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握现在人,当走到人生尽头时,回顾以往,如果是活得充实、有贡献、有意义的话,至少我们会感到些许安慰。如果不是,可能就会非常沮丧。要得到哪一种结果,就看当下的我们如何选择。

想在走到人生尽头时,不至于悔恨交加,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当下学会对自己负责、对别人有同情心。事实上,这样做,倒不全是为了在未来获得什么好处,而是为自己好。

就像我们看到的,同情心让我们生活变得有意义,可以带来永久的快乐与喜悦。而且同情心是善心的基础,因为先有同情心,才会有善心的行动去帮助他人。只要透过仁慈、爱心、诚实、真理,以及公正去对待他人,我们就能从中获益。

这不需要复杂的理论,这是常识。请不要怀疑:体谅他人,对你我都有益。

请不要质疑:别人快乐,我们也就快乐。请不要否认:社会动荡,我们跟着不安。也请不要质疑:越多坏心眼占据我们的心,我们就会有越多的苦难。

因此,我们可以拒绝接受宗教、意识形态,以及各式各样的智慧箴言,但是我们不能逃脱爱与同情的需要。上述所言,是我最真的信仰、唯一的信念。就这点而言,世上不必有寺庙或教堂,不必有清真寺或犹太会堂,不必有复杂的哲学、教义,或是信条。

庙堂就在我们内心深处,同情心就是我们的教义。

我们所需要的不过是:当我们面对任何人,都能爱他(她),以及尊敬他(她)的权利和尊严。只要我们每天都奉行不逾,那不管我们信仰与否,信的是佛祖、上帝、其它宗教的神,或是什么都不信,全都不再那么重要。只要我们对别人有同情心、对自己有责任感,那我们一定活得很自在。

但是,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却很难做到呢?那是因为多数人自认对别人有爱心,到最后都忘了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们轻忽抑制邪念以及控制情绪。我们不像农夫那样,季节一到,就毫不犹豫地下田耕作。我们浪费太多宝贵的光阴,去做无意义的事。我们放着真正重要的事不做,了无丝毫悔意,却对像赔钱这样的琐事懊丧不已。我们只是尽情享乐,却不会满怀欢欣地去做有益他人的事。我们总以为自己太忙,所以无暇关怀他人。

我们忙进忙出,忙着算计及打电话,忙着想怎样做才最有利。我们手中做着甲事,却烦恼如果乙事蹦出来了,最好改做乙事。上面这些举动,都是人性中最粗糙以及最初步的层面。更有甚者,由于对他人冷漠,我们最终无可避免地伤害了别人。

我们自认聪明绝顶,但我们有善用才智么?我们通常把这种小聪明用来骗邻居,占人便宜,好图利自己。而当一切不顺遂的时候,我们会自以为是,怪罪到别人头上。

然而,常存的满足感是无法从拥有外物而获得的。即便我们结交满天下,也不会有任何一个朋友可以帮我们获得心灵解脱。

而纵情声色最终只会导致受苦受难,因为这就好比利刃上的糖蜜。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应该鄙视自己的臭皮囊。当过于专注现实世界的各种厉害时,我们就会看不到人生中最朴实的真理。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一直兴高采烈地周旋利害之中,那这样的人生也没有什么不好。问题是,我们不能,因为没有人可以永远没有烦恼。充其量,我们只能减少麻烦。当问题突如其来时,而且毫无例外地一定会来,我们却一无准备。这时我们才体会自己的无助。

最后失望及难过萦绕在我们的心中,怎样都挥之不去。因此,我在此双手合十,恳请诸位,让你的下半辈子尽可能地活得有意义。

如果可以的话,让良知良能导引你。我希望我已经说得很透彻,因为这真的不是很玄妙。总归一句话,就是关心他人,就是真心诚意、持续不停地关心他人。只要这样一步一脚印的去做,久而久之,你自然会改变想法及态度,变得越来越关心他人,越来越不在乎自己的得失。最后,你不只内心安泰,而且时时刻刻都是满心欢喜。

去掉忌妒,不要老是想赢过别人,这样许多烦恼就会一扫而空。

试着过这样的生活,很快你就会从中获得。心中充满仁慈、勇气,以及信心,你就会发现成功无所不在,这时你随时随地都能笑脸迎人。

要率直、尽量无私,视人人如好友。我这样说,不是因为我是转世的嘉华喇嘛,或是有什么神通,也许我没有这种特异神力。

我是以一个人的立场,就像你一样,祈求真心欢喜,而不被俗欲牵绊。如果基于任何原因,你无法帮助他人,最起码你不要伤害别人。请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宇宙游客,地球只是你的景点之一。

当快接近地球时,你发现它是多么渺小、无足轻重,却美丽多姿。在地球这一站停留时,真的可以伤害他人而获得好处?难道安详地放松自己和自得其乐,不是比较好,也比较有理,就像我们造访异地那样?因此,当你在欣赏这个世界之际,有额外时间的话,尝试去帮助那些被践踏的人,即便是用最微不足道的方法;以及无法自助的人,不管他们是基于什么原因。尝试不要拒绝那些外形惹人嫌、衣衫褴褛,以及生病的人。

尝试不要认为他们比你低下。如果可能,试着不要认为你比最卑微的乞丐还优越。当你终有天在墓中,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在结束前,我要和各位分享一篇祈祷文,这篇祈祷文在我追求助人的步伐中,给我极大的启示:

愿我生生世世,

从现在到永远,

都是无所依靠者的保护人,

迷路人的向导,

汪洋渡海人的船舶,

过河人的桥,

危险者的庇护殿堂,

黑暗中人的明灯,

流浪者的收容所,

以及所有求助者随侍在旁的仆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慈心不杀为诸善之本

读《悲惨世界》那一行行血淋淋的文字令我痛彻心扉,不...

付出善良总会有回报的

每当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那活泼可爱,栩栩如生,趣味...

常怀敬畏之心

有句老话说的是:举头三尺有青天。还有:头顶三尺有神...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

我们讲慈悲,有三种慈:众生缘慈、法缘慈和无缘慈。 众...

这个「舍」真的很不容易

我们经常说慈、悲、喜、舍,慈就是想办法让别人快乐,...

知恩图报的马儿

元生公,是我已故的曾祖父。他生前曾经有过这么一段感...

放生条件不具足,有哪些方式可替代呢

如果没有放生的条件,有哪些替代放生的方式? 如果没有...

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人生的需求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二者必须兼顾...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离了妄想,你在什么地方

初发心的人,用功怕妄想;久坐的人怕昏沉。我说你们这...

何谓四加行位

问: 何谓四加行位? 妙境法师答: 四加行位是我们用功...

忘了这些,会使你年轻

一、忘掉年龄人的生理年龄是客观的,但心理年龄则不同...

名利,求之既不可得,却之亦不可免

【原文】 荣名厚利,世所同竞,而昔贤谓:求之既不可得...

【佛教词典】贤士

(术语)称在家之菩萨。思益经一曰:跋陀婆罗等十六贤...

【佛教词典】广灯录

(书名)禅宗广灯录,三十卷。宋仁宗天圣年中,驸马都...

佛法修学,以智慧为先导

去年和今年的九月,末学去大庆接受由净界法师亲自传授...

净土法门应谨防两种误区

目前须谨防两种误区:一是说末法众生是持不了戒的,阿...

乌龟与野狗

有一次,释尊在舍卫国祇园精舍弘法利生。 有一个修行...

为什么净土宗可以带业往生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

幸福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恶业 佛陀说:恶业未成熟,恶者以为乐。恶业成熟时,...

切忌用「临终十念」赌往生

有人说,《观经》讲临终十声就都能往生,那我现在就可...

阿育王弟的果报因缘

古印度时代的阿育王,有弟名毗多输柯,相信苦行外道的...

贪著名闻利养,世世随业流转受生死苦

往昔无数劫时,有一人行大布施,供养外道梵志无数千人...

身体多病的十个原因

1、喜欢打人、虐待动物。当老师或为人父母的人,如果...

星云大师马年谈马

数周前,当星云大师计划要为二0一四年写一句新年祝贺词...

你敢信我就来--普陀山梵音洞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们来到了普陀山比较特...

大豆--避免饥荒的重要武器

大豆,又被称为珍珠黄、玛瑙豆;早在三千年前,已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