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育王弟的果报因缘

2018/02/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育王弟的果报因缘

古印度时代的阿育王,有弟名毗多输柯,相信苦行外道的修行方法,于是阿育王用善巧方便教化毗多输柯,使他明了苦行外道无法使心得解脱,佛法才是真正的解脱正道。经过思惟生死相逼迫的道理,毗多输柯已然彻底明白,于是合掌向阿育王说:“大王!我现今应归依如来,归依无漏法,归依僧众。”并说偈言:“我今归依佛,佛面如莲华,天人所归依,无漏法及僧。”

阿育王对毗多输柯说:“我不希望你误入外道,为了使你相信佛法,所以用善巧方便让你有所体会。”毗多输柯以种种香华、伎乐,虔诚供养佛塔,又以种种上妙饮食供养众僧。接着往鸡寺六通罗汉耶舍上座处所,向耶舍上座请法。

耶舍以神通力见毗多输柯前世所作善业,如今善根成熟,此生是最后身证得阿罗汉。于是耶舍上座为毗多输柯说法,赞叹出家功德。毗多输柯闻法后,发起出家愿心,于是从座而起,合掌仰白耶舍尊者:“善说法要的尊者!您可以听许我出家,受具足戒吗?我希望于佛法中修梵行。”耶舍答言:“善男子!你先回去向阿育王请求,是否听许你出家。”毗多输柯立即返回阿育王处,合掌向王:“大王!请您听许我出家,我欲于佛法中修梵行。”并说偈言:“我心乱不住,犹如象无钩,王意如铁钩,勿制我出家。王为地中主,当听我出家,佛作世间光,今欲修其行。”

阿育王听到弟弟的请求,抱着他的肩颈,悲泣落泪而说:“毗多输柯!勿作此意!出家人过着粗衣弊食的生活,眠卧于树下,你不要出家吧!”毗多输柯回答:“大王!我不是因为起了瞋心而欲出家,也不是因为贪欲、贫苦或想摆脱怨家而出家。我是因为了解世间种种诸苦交煎,生死相随,无有解脱之期,而唯有依循佛法正路,能让我从生死烦恼中解脱,能让我无所畏惧,所以我发了欢喜心而欲出家。”阿育王听了之后,更增悲泣。这时,毗多输柯说偈:“生死为悬绳,有人则恒动,在上必复堕,和合必分离。”

阿育王又告诉弟弟:“你必须先学习乞食,然后才得出家。”于是,阿育王在后园的大树下,以草铺地,令毗多输柯宿于树下,又给他一个瓦钵,令他入宫乞食。毗多输柯便持钵入宫,乞得种种上妙饮食。这时,阿育王怒瞋宫内众人:“你们怎么可以施与上妙饮食?应当施与粗食,乃至以麦为饭,或施与放置一夜的臭坏之食。”尽管毗多输柯乞得粗食,也甘之如饴,不嫌其恶。

阿育王见到这种情形,告诉毗多输柯:“你别再食此恶食了,我准许你出家;但是你出家之后,必须经常回来见我。”毗多输柯遂前往鸡寺,但是他到达鸡寺后,却思惟着:“我若于此出家,必定因为亲人不舍,或持供奉物来此,种种人、物的扰乱,将使我不得修道。我应当于远处出家,方不受扰动。”于是他便转身离开鸡寺,前往毗提国出家。出家后,精进思惟义理,用功修行,证得阿罗汉果。

证得阿罗汉果的毗多输柯长老,已得解脱乐,思惟着:“过去曾与王兄约定,出家后要经常去见王,如今我应圆满这个约定。”于是从毗提国启程,行化至波吒利弗多国。这一天,毗多输柯长老早起着衣持钵,入国乞食,次第行至阿育王城。长老跟守门人说:“你进去向大王禀报:毗多输柯今在左门外,想见大王。”守门人立即入内禀报大王,阿育王说:“快快请他入宫!”当阿育王见到毗多输柯,即从座上起身,如大树倒地一般,恭敬地向毗多输柯作礼后,起身合掌,视之久久不移目光,悲泣而言:“一切诸众生,当乐于和合。汝今除和合,而味寂静心。我今知汝心,以慧无厌足。”

阿育王有一位大臣名善护,见毗多输柯着粪扫衣,执持瓦钵,次第乞食,不论粗食、好食俱受,心无分别,便向阿育王说:“大王!毗多输柯少欲知足,所作已办,大王您应生欢喜心。”更说偈言:“常行乞食,着粪扫衣,住于树下,心常在定。心广无漏,其体无病,正命自活,常生欢喜。”

阿育王听闻善护所言,生大欢喜心,便说偈:“舍于孔雀姓,及摩伽陀国,种种诸珍宝,上妙之五欲。乐于四圣种,除憍慢烦恼,行于大精进,名闻显我国。最胜十力法,而汝能受持。”阿育王亲手扶着毗多输柯上座,又亲奉种种饮食。食毕,洗净钵器,置于一处。阿育王便于毗多输柯座前,恭聆法要。于是,毗多输柯为大王说法,说法毕并说偈曰:“王今得自在,当修不放逸,三宝甚难值,王应勤供养。”

阿育王与五百大臣及国内人民闻法后,个个合掌围绕恭送毗多输柯长老,大臣及人民和声说偈:“大兄阿育王,今恭敬送弟,出家有胜果,于今为现证。”长老毗多输柯欲显胜果功德,增益大众对佛法的信心,于是举身升空而去,阿育王与大众合掌仰观,目不转睛,复说偈言:

“无复亲友爱,如鸟飞虚空,我以贪爱锁,不能自在去。

禅定有胜果,于身得自在,随意之所行,一切无挂碍。

为欲爱所盲,不能见此法,汝今以神力,轻我起欲爱。

我本有慧慢,今汝为最胜,我等着世法,见圣始知畏。

今我等啼泣,由汝今舍我。”

后来,长老毗多输柯游化至偏远边地,到达边地却已身染重病,严重到头上都发疮。阿育王得知后,随即派遣身边的御医去为长老疗治。当病况略为减轻时,长老即令医事人员回去。在边地,长老仅得以牛乳为食来资养身体,为了乞得牛乳,于是往牛群多的地方去。

当时偏远地方有一个国家名分那婆陀那,人民皆信受外道。其中有一外道以奉事无衣蔽体的裸形神为修行法,并画作如来像而礼拜之。有一佛弟子见此事便禀报阿育王。阿育王听了即说:“尽速将其带来。”阿育王威势所辖,于虚空中半由旬上,一切夜叉皆听属于阿育王;于地下一由旬,一切诸龙亦悉听于王。当夜叉闻阿育王敕令后,刹那间即将外道弟子及画像捉来。

阿育王见此外道,生大瞋心,将分那婆陀那国的一切外道悉数杀之,于一日之中杀了十万八千外道。后来阿育王又听说有一位外道弟子,受外道法奉事裸形神,并画作如来像而礼拜。阿育王随即敕令捉拿此人及其亲属,将他们关在一间屋中,以火焚烧。阿育王并下令:“若有人能取得一尼揵外道首级,我当赐其金钱一枚。”

在这个时候,长老毗多输柯正乞食到一户养牛人家,在那里停住一日。由于毗多输柯已生病多日,头发、胡须、指甲都未整理,已经又长又乱,且衣服弊恶,无有光色,形如外道修行人一般。此户的养牛女心生一念:“到我家的这个人是尼揵。”便告诉其夫:“你应杀此尼揵,取其首级,呈送阿育王,必定得到赏金。”其夫即拔刀前往毗多输柯歇息处,欲取长老之首。此时长老思惟:“这是往昔恶业感召所致,无法脱免。”于是长老安然受死。

养牛女的丈夫将长老被砍下的头送至阿育王处,欲领取赏金。阿育王看到这个头发杂乱的头,心中生疑,于是问曾被派遣去医治毗多输柯的医护人员,医师看了以后,立即禀报阿育王:“此是毗多输柯头!”阿育王一听到,当下昏厥,倒地不醒!侍从人员以水洒大王面,良久阿育王才苏醒过来。这时,有一位大臣向王禀言:“已证无漏果位之人,仍然不能灭除此苦果!恳请大王施予众生无畏之福。”阿育王接受了建言,即刻宣令:“一切人民不得再杀尼揵外道。”

诸比丘因此事产生疑惑,向优波笈多尊者请问:“毗多输柯往昔造何业因,现今受此杀头取首之果报?”尊者回答:“过去世有一位猎人,多杀群鹿。在森林中,有一处清泉,群鹿每日都聚集水边,于是猎人在水边布设罗网、套绳,捕捉鹿群,日日猎杀众多之鹿。那个时期,大觉世尊尚未出现于世间。有一位缘觉圣者,于水边饮食,食毕澡洗后离开水边,回到树下打坐,鹿群们嗅闻到缘觉之香而至圣者坐处,不往水边去。猎人到了水边,等待多时不见鹿来,即循着鹿群足迹走到辟支佛坐处。心里想:原来就是因为这个打坐的人,所以鹿群不到水边。于是当下持刀杀了辟支佛。长老当知!昔日的猎人就是现在的毗多输柯,因为他日日杀害鹿群,所以今世诸多病苦;又因为他往昔杀害辟支佛,以此罪业因缘,于后无数生常在地狱受苦;又于五百世在人道中,生生世世常被杀害,今世是最后生的果报,虽已证得罗汉果位,仍须受当时杀生的果报,因此为他所害。”

诸位比丘又问优波笈多尊者:“是什么因缘,使毗多输柯得以出生于贵族大姓之家?又是什么因缘,使他得证阿罗汉果?”优波笈多回答:“毗多输柯的过去生,曾在迦叶佛座下出家,乐行布施,常教檀越施主以种种上妙饮食供养众僧;当时又以香华、幡盖、种种伎乐,供养佛之发爪舍利塔。以此善业,得以出生于大姓之家,于十万年中,常修梵行,且发正愿,以是因缘今生得证阿罗汉。”

典故摘自:《阿育王经·卷第三·供养菩提树因缘品第三》

省思:

正确人生观的建立,必须以“正知正见”与“正信”为依归。佛法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善恶业报,因果历然,佛法的道理真实不虚。若能深信因果,顺逆境界现前时,就不会得意忘形或怨天尤人;进一步,知因识果,积极地从正确的因上去努力,断恶修善,广集福慧资粮,人生必然充满光明与希望,步步迈向菩提大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相信六道轮回会给我们什么样的观念呢

六道轮回确实是我们业力凡夫的真实的生命现象,但我们...

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今天利...

世间相的不平等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一般的在家道友信佛之后求家庭平安,求吉祥如意,...

明一法师:吃亏勋章莫忽视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烦恼很多,因为吃亏而烦恼不断的情况...

长远心行善必获善报

为什么有些人做善事后很快就产生感应,甚至发生奇迹,...

大安法师:明了因果和轮回的真理就能改命

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为什么能够救人?下面提出五个重...

由于这个善因,感得九十一劫没有病苦

舍药材以拯疾苦, 就是修善的一个科目,要布施药材来帮...

隔世之果和隔世之因往往使人无法理解

佛学千经万论,莫非论心、行、业、果。人的一切动作无...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睡莲花开的声音

有时候,最后结局的定夺往往来源于内心的信心。 我们...

超越血癌的博士

我有一位同学,现在是美国大学的教授,也是一位国际上...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柴米油盐是禅,穿衣吃饭也是禅。能...

他在炮火中安然念佛

日军战机轰炸恩施县城,恩施法院院长黄晓浦居士(法名...

【佛教词典】笑佛

佛微笑相之雕画像。据诸经所载,佛于说法时,屡现微笑...

【佛教词典】异安心

(术语)异于正统派之安心也。毁斥之语。为真宗之常语...

世间人很喜欢看热闹,最爱看你生气

你要记住师父这句话:整天想要报复别人,你就先倒了,...

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

这个寿命不值得我们去贪恋

众生浊,三缘和合(父缘、母缘、自己的业缘)为体,色...

怎样知道自己的功课和使命

问: 人此生都有自己在这世间的功课和使命,怎样知道...

一把石头换来每一生的富贵

舍卫国中有位富翁,他的夫人为他产下了一个胖嘟嘟的男...

圣严法师:关于自杀的问答

问:自杀到底算不算杀生? 答:算。用自己的意志、自...

在唐朝,出家是怎样一种体验

唐朝是我国佛教繁荣的时期,宏伟的佛教寺院,精湛的佛...

福报越大生死业力越大

这个悟性真常了惑虚妄,就是说啊我们先经过破妄,诸位...

好人缘就是巨大财富

好人缘是一个人的巨大财富。有了它,事业上会顺利,生...

天台二祖慧思大师的三生三世弘法因缘

巍巍南岳,层峦叠翠,草木峥嵘,在从磨镜台去南台寺的...

永明禅师劝世念佛歌

浮世生身事若何 犹如春燕垒巢窠 波波役役营家计 不如随...

念佛人还需要做还寿生、破血湖吗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