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管理者如何带领团队达到更好目标

2012/07/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任何人都期望自己的世界越来越广大。管理者因为不但要管理好自己,还得带领团队去实现更大更好的目标,尤其需要如此。那么,他该如何去做到这点呢?

众所周知,学佛修禅的人,首先要破的是“我执”,尤其要破除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与习惯。这一点,正是管理者将世界变得更加广阔的钥匙。

越能放下自我,越能实现更好自我

佛菩萨是“无我”的。作为绝大多数管理者,要做到“无我”却很难。不仅做不到,而且和千千万万的当代人一样,强调的是自我实现。著名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甚至将自我实现,作为人的五种基本需求中最重要的一种。那么,管理者就应该强调自我,轻视“无我”吗?

绝对不是,根据对众多管理案例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一个辩证法现象:越能放下自我,恰恰可以实现更好的自我。

2012年3月,一则消息让世界瞩目,美国苹果公司股市值达到5000多亿美元,超过整个美国零售业上市公司市值的总和。此时此刻,人们格外怀念苹果集团创始人,已于2011年10月去世的传奇企业家乔布斯。

回顾乔布斯的经历,我们会惊异地发现:他曾经也是一个修禅的人。而更让人深思的是,苹果和乔布斯的主要发展,竟然与他曾经被自己创办的苹果公司“炒鱿鱼”有关。

那是在苹果公司创办第九年的时候,乔布斯由于一意孤行,拒绝与董事会处理好关系,结果被董事会炒了“鱿鱼”。对于这一遭遇,乔布斯曾坦言:“我生命的全部支柱离自己远去,这真是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毁灭性的打击”毁灭的是一个曾经自认为“不可一世”的乔布斯,成就的却是一个更加成熟的企业家。被“炒鱿鱼”以后,因为他创办了另外一家成功的公司,而该公司后来被苹果收购,他就又重新回到了苹果负责。但回来之后,他除了发挥自己超凡的创造力之外,还更重视处理好与方方面面的关系,更重视打造和激发创新团队的积极性。这一来,他的创新天才,通过团队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终于让苹果公司成了当今科技创业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在与大学生交流时,他感慨地说:“我非常肯定,如果没有被苹果炒掉,这一切都不可能在我身上发生。对于病人来说,良药总是苦口。”之后,还送了自己的座右铭给大家:“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由乔布斯的故事,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我曾经与联想控股的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等人,参加一个电视台举办的对话节目。在交流企业家如何更好地实现成功时,我讲述了一个观点:“成功只有三个字:道、招、度。道是根本,招是方法,度是分寸。”这时,立即有个年轻的企业家激动地站了起来,说:“中国的企业家,许多都只重视方法,却不重视根本的‘道’,也不重视做事的分寸,结果要不就是走弯路,要不就是栽跟斗。”他这样讲,其实是有切肤之痛的。他其实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最早的创始人之一。但是,由于他过于自傲,不重视董事会和团队成员的一些意见,最后竟然也被董事会“踢”出来了。

这个故事与乔布斯的故事惊人相似。一个管理者,由于能干,有时还由于自己创造过辉煌的业绩,就很容易突出自己,甚至希望“一切都是老子说了算”。但是,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到的“没有一个人能独自成功”。管理者过于强势,必然会挫败团队积极性的发挥;管理者过于突出自我,必然会引起团队的离心离德,甚至反对和反叛。其世界怎能不越走越窄呢?

那么,管理者如何通过“无我”,去实现更好的自我呢?

(一)破除虚假的“我相”

一个人之所以过于强调自我,是因为把自己这个“我”,看得格外真实和重要。但是,正如《金刚经》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还指出要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这其实是我们能得以解脱的钥匙。那么离相,该从何处下手呢?“遣执破我”。“遣”是离开,离开一切执著,将“我相”破除,就开始走上觉悟之道了。

这是至理名言,但真正要做到谈何容易?为此,还得在实践和方方面面“打磨”修持。而坐禅打七,也是有效的方式之一。

且与大家分享我的一次修禅体验。2007年元月,柏林寺开始进行冬季禅七。由于我和明海方丈交流了一些当时参禅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他的认可。他给了我一个特别的机会:破例让我在“无门关”里面,和师父们一起打禅七。

我很感动和激动。但是去了“无门关”和师父们一起打七后,才明白其严厉正规肃穆,远比和居士们一起打七要强很多。要过的头一关是腿子关。以前我打过坐,但是这种密集和严厉的打坐,对我是一个深刻的考验,而且就坐在大和尚身边,一点也不敢敷衍。开始一段时期还可以坚持得住,到后来就有些疼得受不了。从某种程度上,我和许多打禅七的人一样,让“打禅七”变为“打禅腿”了。

我首先还以自己的意志坚持着,但不记得到了第几天时,实在熬不住了,忍不住要大声叫出声来:“我疼死了!”就在那一刹那,一念回光:“说疼死的人是谁?”“那个疼死了的‘我’是谁?”

就在这一念回光之间,那个“疼得受不了”的“我”竟然一下子变得陌生。当初那份针扎般的疼痛,竟然好像一下也轻了不少。尽管这一时间并不长,但就在那一瞬间,打开了不认同“我”的大门,同时也找到了减少和解除痛苦的法门。

从此之后,我不仅坐禅的功夫进展较大,而且遇到各种不愉快的事,都因这一念而觉悟。如有时说工作压力大,便忍不住说“我烦死了!”这时,我便一念返照,问:“说‘烦死了’的是谁?”有时与人处理不好关系,忍不住要说:“我气死了!”就立即反问:“那个气死了的‘我’是谁?”这样一来,不仅工作中的烦恼越来越少,人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少,管理团队也越来越顺利了。

庞蕴居士说:“教君杀贼法,不用苦多方。慧剑当心刺,心亡法亦亡。”只要我们在心灵上下功夫,尤其破除那种时刻计较“人我之际”的“我执”,各种束缚自己的问题就容易得到更好的解决。

(二)学会将“意”调“柔”

学禅的人都知道一句名言:“心空及第归。”“空”的力量是巨大的,价值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说空哪能就空?想空往往空不了。原因在哪里呢?

在修禅的过程中,宗喀巴大师的一句话,曾给我极大的启示:“意不调柔心不空寂。”他告诉我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为了实现某些目标,总是强调魄力与意志,甚至有时到强迫和不由自主的程度。作为管理者,有时还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但是,假如我们自觉减少那些“非怎么不可”的强迫,反倒能容易让自己的心灵变得从容而有力,也更能引导和领导他人。

(三)“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且听柏林禅寺方丈明海的精彩开示:“不管面对什么外境,在你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恰恰是一个非常乐观、非常积极、非常可行的人生观。比较总是在客观环境里去找原因,这显然是更加积极,而不是消极;更加主动而不是被动;更加有希望而不是无奈。为什么说有希望呢?你开始改变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生活的世界改变了,你遇到的人改变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知道这个人能够承担大事业

修行人顺顺境境的、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不是很好吗?为什...

谁改变了董事长

经常有许多企业家问我:「师父,慈济团体如此庞大,您...

有些事需要破格处理,结果才会更好

世间万事都有一定的格局,有时候格局也不是一成不变,...

企业的保富之道

如果一个人具有了正确的义利观,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时解释,反而会增添烦恼

生命只有一次,何必忙着为自己解释语言虽十分通俗,但...

做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美国一次舆论测验,有一题为你认为人一辈子最重要、最...

如何提高我们的管理能力

问: 有没有好方法,能提升我们这些人的管理能力,也...

【推荐】佛教智慧与幸福人生

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有怨气,有委屈,满腹牢骚? 快...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誓愿宏深的药师如来

归命满月界 净妙琉璃尊 法药救人天 因中十二愿 慈悲弘...

这些问题,念佛到位了都能解决

问: 法师,您讲烦恼即是菩提,是诸佛菩萨才能够到的水...

汉传佛教的忏法

禅修最重要的前行就是忏罪集资。忏罪也可以说是净障,...

怎样才算不盲修瞎练

问: 怎样才算不盲修瞎练?感恩法师 宏海法师答: 第...

【佛教词典】不能出离

【不能出离】 p0324 瑜伽二十二卷十一页云:云何名为不...

【佛教词典】婆罗门教

印度古代宗教。(印度教)的古老形式。以吠陀经为主要经...

依于业力而活着

在世的时候,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中午,波斯匿王在...

念佛即事达理之捷径

生佛同体,方可感应道交;事理圆融,故能念佛证真。净...

让忏悔更有效的十种方法

夫欲忏悔者,须具十法助成其忏: 一者 明信因果;二者...

能修此十一种法,道业必有成就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为比丘众开...

念佛与消业

业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佛教不但把世间的贫富贵贱、...

七佛译经师,凡情难测度——鸠摩罗什大师

说起鸠摩罗什大师,那就很有故事了,故事很多,也很精...

爱钻牛角尖是属于业力吗

问: 请问爱钻牛角尖是属于业力的一种? 净界法师答:...

出家人托钵意义何在

出家,乃出离俗家牵缠杂务之束缚,以期证悟无上菩提为...

夫学道者,先须并却杂学诸缘

夫学道者,先须并却杂学诸缘,决定不求,决定不着,闻...

圣严法师:智慧不起烦恼

不要以为开悟才是智慧,智慧是头脑冷静,是理智、理性...

太虚大师:我的宗教体验

我初出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缘,而最主要的还是仙佛...

李恒钺《向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介绍佛教》

前言 今天来讲此题的目的,是以学科学的头脑来观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