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老年人应追求的五种境界

2012/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老年人应追求的五种境界

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社会,我也是老年人了,不免经常思考一些有关老年的问题,思有所得,认为老年人应当追求五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叫安静。人们常用“安度晚年”一词祝福老人,老人们也都希望自己能够“安度晚年”。这个安字的含义应有两层,一是平安,平安无事,生活之舟在逐渐接近岸边的时候,别再遇到大的风浪;二是安静,指的是心安,虽不必心静如水,更不能心如止水,但也不可再如少年之气盛。人到老年,回顾一生,必然觉得有些愿望未能实现,有些事情未能做成,或者吃过亏,受过骗,倒过霉,遭过委屈,遇过不平,留过遗憾。心中难免积蓄着怨、悲、怒、恨等各种复杂的情绪。它有时会呈现为“蓄之既久,其发必速”的状态,遇到不快时,突然火冒三丈,脾气大发。会做出用拳头打苍蝇的不智之事,或用无明之火延烧无辜的错误之举。尤其曾经或依然有地位、权势、名望的人,更是招惹不得,激怒不得。须知老人毕竟不是青年,已经过了为工作“怒发冲冠”、为红颜“冲冠一怒”的时段,何况有的人的心脏、血压已经经不起过分激动。所以,应一面自我克制,一面把万事看淡,以宽容制怒气,保持相对安静的心境,有益于自身和周围人的身心健康。

第二种境界叫康乐。人的生活质量以身体健康为第一。健康是一种快乐,虽然平时意识不到;但仅有健康不见得就能拥有快乐,还有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心态,也可以叫做心理的健康。心康就不会与快乐绝缘。人到老年,身体的部件运转了好几十年,必然有相当程度的磨损,产生进行性的退化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维护和治疗也都是需要的。我觉得应当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保持乐观精神,做到“三笑”“三然”:每日笑对人生,笑对亲友,笑对余下的岁月;凡事处之泰然,听其自然,顺其自然。二要对自己的体质有自信,不要疑神疑鬼,像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所写的“心病者”那样,老怀疑得了这病那病,乱求医,胡吃药。不要轻信广告宣传,大吞各种补品。能不吃的药尽量不吃,能不做的手术尽量不做。要警惕把小病治成大病。三是要有精神寄托。

第三种境界叫绚丽。每个人的一生,能力有大有小,贡献有多有少,除了恶魔式的人物,都绝非一无是处。回顾起来,总有值得骄傲的地方,感到欣慰的事情,获得成功的时候,总是为人民、为社会、为子孙付出了辛劳,做出了奉献。人无完人,到了老年,要少想或不想那些久已过去的不愉快的事情,不必自己算自己的老账,弥补无计,愧疚无用,放下为好。是非功过由别人去评说,由历史去鉴定。要多想自己的好,多看自己的光彩,光芒有明有暗,也曾是人间一颗星。太阳落山之前,其晚霞之绚丽不亚于朝霞。把自己的心境营造成晚霞吧,享受自己的绚丽。

第四种境界叫深刻。老人经历得多,经验自然丰富,脑海里沉积了大量的知识和认识、概念和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考验,有的对了,有的错了,有的没有用了。如果把它们都固定起来,不肯更新,不愿改变,就不能与时代同步,成了故步自封的“老朽”,甚至落后为愚昧顽固的“遗老”。相反,人应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思想成熟,应当到了摆脱人云亦云、随大流、唯书、唯上的时候。要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打破自己的某些思维定式,勇于怀疑和推翻旧有的东西,要善于对经历过的一切进行反思,使思想变得深刻,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自己活得明白,获得新的活力与动力,一方面能够给青年一代贡献些有益的东西。古今中外,特别是一些伟人、学者,正是到了晚年才正确起来,深刻起来,给人类提供了可贵的精神财富。“姜是老的辣”,人应当是老的有思想深度。

第五种境界叫奉献。即通常所说的发挥余热。有些老年人,身体很不错,精力还充沛,热度并不减。特别是有的脑力劳动者,完全可以不受退休年龄的限制,继续着自己的事业。即使不会再有新的建树,也可以在经验不带走、教训不丢掉、秘方不失传、真相不湮没等方面做出无可替代的奉献。还有的立下遗嘱、写下遗愿,捐献遗体、遗物、遗产,都是令人尊敬的。总之,人老以后,不要倚老卖老,无所事事,应当尽可能在奉献二字上继续做些文章。安度晚年不等于晚年虚度。

人生自古谁能不老,五种境界需要追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昌圣法师谈人生的四种境界

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

为什么人越到晚年越要收心安住

我们平常当然理观不碍事修,理事圆融,你该拜忏还拜忏...

这才是真正的布施

我们所有的凡夫啊,都是有妄想、分别和执着。我们都有...

工夫现前,到底是个什么境界

工夫的程式大概有三种:第一极生,第二极熟,第三非凡...

心住在外境的二个过失

古德有一句话说:【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外境既然无实有,哪有什么可贪的呢

我们对一切人事物,都不应该生起贪心。为什么呢?因为...

面对衰老的来临,修行人与世间人有天壤之别

人的一生,包括少年、中年、老年乃至死亡,其实是很好...

判断晚年能不能往生的两个指标

这个无我的智慧,跟我们净土宗关系密切。你必须在临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如何对治烦恼

问: 人们都会有烦恼,有时烦恼到不得了,该怎么对治...

能让在家人获得现世后世安乐之八法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

出离心对净土宗的修习非常重要

在发菩提心之前首先要发起出离心,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

外在的火是惹不起的,只能离开

问: 佛陀在火宅喻中并没有提出消灭火的方法,而是要我...

【佛教词典】为己索食戒缘起

亦名:自索食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

【佛教词典】佛教派系

佛教传播到每一个地区以后,由于受到当地社会、政治、...

宽忍法师: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在释迦牟尼佛的高足中,其最杰出的十大罗汉为十大弟子...

出家人没有悠闲的资格

古人多以务农为业,生活的主体是耕种,所以日出而作,...

4种补钙的蔬菜

说到补钙,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喝牛奶、骨头汤或是服用钙...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此语谁不知之?知之而漫不加意,...

今天去造业,是外境错还是内心错

佛陀在讲道理之前,先讲出一个譬喻,譬喻容易了解。从...

法门无量当广学

佛陀在摩竭国弘法期间,频婆娑罗王在王舍城兴建了竹林...

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

傍晚,一只羊独自在山坡上玩,突然从树木中窜出一只狼...

一句恶语种,世世怨仇果

远离粗言,粗言这口业就是粗恶的语言。我们在身、口、...

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坏有关系吗

问: 请问法师,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与坏有关系吗?...

慧律法师《2004年新春专访》

世间人在过农历年的时候,都会说一些吉祥的话,比如新...

「心净则国土净」与「厌离娑婆」有没有冲突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心净则国土净,与厌离娑婆有没有...

业果和定业能不能转?

在《地藏经》第一品里有一个问题,业果能转不能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