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人没有悠闲的资格

惠空法师  2023/07/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家人没有悠闲的资格

古人多以务农为业,生活的主体是耕种,所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代工商业发达,物质生产比较丰裕,人们改以休闲娱乐为生活另一重心,也就是:除了日常工作,怎么玩、怎么休闲,也成为生命一重要内容。我们出家人,永远不可能,也不应该走到这一步。

既然出家,应该明确认知:自己是来修行的,是来求解脱道、行菩萨道的。求解脱道,虽不至要求人人做到佛陀时代“日中一食,冢间树下一宿”的生活方式,但至少要学习将物欲需求降到较低的精神,甘于长伴青灯古佛。至于行菩萨道,更当坚苦卓绝,“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不但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周围有缘的人。

打坐、读经、作务、拜忏等工作,处处都是喜悦,都是安心处,必须要把工作及修行当成乐趣,否则,出家路上会走得非常辛苦。因此,从年轻时就要在修持中培养乐趣,并建立以此为乐的观念,就不会觉得修行辛苦了。

有了正确知见,还要把自己生命的长远目标拉出来,配合僧团、教团当时的处境,规划出自己长程、中程、短程多元化的发展方向。除学打坐、研经,还要学几样生活小技巧,譬如佛教仪式运作、梵呗唱念的娴熟、计算机文书等。每半年、一年都要给自己立一个目标,譬如今年要打一个禅七或佛七;或打二三个七;或要学习一部经典等等。

同学毕业后,最起码要把学院课程复习好,按照常住规定把执事做好;如果有多余的时间,可以订功课自修;或是替大众服务修点福报,比方这个月专心擦佛像,或者专心打扫库房、整理档案等。每个人都要给自己生活上的目标,目标大小在其次,主要是给自己不要懈怠、不要放逸的警惕。

学佛、出家路上,不可能每件事都非常喜悦、顺意,也难免会有生病或疲乏的时候,怎么办呢?很简单!就是给自己立定一个方向、目标,勉强自己去做,勉强自己去面对。虽然不一定要非常紧迫地逼着自己去做,可是要默默地、慢慢地以耐力去突破。所以给自己拟订努力追求的方向与目标,这很重要。如果现在年轻时不好好建立精进于道业的思想,等到年纪大有点福报时,就会懈怠偷懒、不思精进,坐着享福,就很危险,也很可惜。

所以,在这里要提醒大家要告诉自己:一生一世都要精进修行不懈。看看现在世间社会上七十几岁、八十几岁的人还去读大学、研究所,他们对世间学问的追求都这样努力、拼命,我们出家人在寺庙里有饭吃、有衣服穿,可以一天到晚无所是事,或是看电视、上网、跟信众泡茶闲聊吗?当然不可以!除了损害自己的业报,在僧团里也不允许这样的气氛漫延。为什么?僧团是大众的慧命!

所以,每个人都要意识到自己对僧团的责任,不可以有放逸怠惰的思想或作为。除了遵守僧团的规矩以为外在约束力,内心里必须给自己努力精进的警惕与告诫:我本来就应该精进于福慧,这是天职!没有任何疑问,朝此方向一直勇猛精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请理解出家人的不易

古德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不是将军宰相所能做得到的...

出家不要操之过急

问: 最近我有急迫的念头想出家,但现在我父母还健在,...

比丘尼的八敬法

八敬法,八敬法又名八敬戒、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

出家人为什么要光头

有位年轻的朋友问我,经常在小说中看到某人看破红尘,...

出家感悟: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当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纠结于是该成家立业,还是出...

学做忍辱负重的出家人

从行者身分而成为沙弥,有落发剃度的仪式,但落发并不...

出家出的是什么家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

佛门不推崇算命,为何却有《达摩一掌经》传于世呢

为什么佛门不推崇算命,却有《达摩一掌经》暗传于世呢...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切莫随便呵毁僧伽

僧众这么多,当然龙蛇混杂,有圣僧也有凡僧,有持戒清...

学佛的秘诀在于诚与敬

有人问印光大师学佛的秘诀。印光大师则回答:学佛的秘...

看你的内心世界,就看到你来生

古人常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什么叫开悟呢?从...

十善业道之口业

妄语 妄语者,不诚实的言语,是日常生活最常犯的口业。...

【佛教词典】玄朗

(人名)唐婺州乌伤悬(浙江义乌县治)人。一作东阳(...

【佛教词典】施主有四种相

【施主有四种相】 p0860   瑜伽五卷十五页云:施主有...

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懂事孝顺

问: 我侄子今年十七岁,父母已离异,学习、生活主要...

佛教的生死轮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轮回现象在到处诠释。例如风起云...

非大悟大彻,无自由之分

贫者忧无财,慕富人之为乐,而不知富人有富人之忧也。...

禅修时的内省观照

禅修不是为了追求什么事物,而是去发觉我们个性和行为...

为什么到净土,不是去享受快乐的

诸位想想看,你为什么到净土去,不是去享受快乐的。你...

身陷绝境,学会珍惜和理解

人生就像一次旅程,时而是宽阔的大道,时而是崎岖的山...

经常这样观想,随时都诸佛菩萨护念你

昨天讲的地藏菩萨圣德大观,他捡一个木头黑漆漆的地藏...

阿弥陀佛摄受众生的最低标准

《华严经》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

不管遇到什么因缘,它就是回光返照这个明了的心性

我们佛教在止观当中的修学,因为修行人因地发心的不同...

如何看待「丛林以无事为兴盛」

记者: 您如何看待百丈怀海禅师所撰的《丛林要则》中...

均提沙弥

昔日,有一群商人带着一只狗到其他国家做生意,行至半...

再怎么聪明,也抵不过业力

修行和做事业有些类似,成功的不多,失败的很多。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