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不回向和发愿,是否可以往生

大安法师  2016/08/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既然“心作心是”,念佛成佛,念菩萨成菩萨,都在一念之间,那又何必发愿与回向呢?弟子虽然经常念佛菩萨圣号,但从来也没有发愿和回向,这样是否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大安法师答:“心作心是”这四个字意义非常深广,这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两句经文的合写。一心具足十法界,这个“作”就是“造作”,就是你心性系缘在什么地方。

如果当下这个心是在作佛(念佛的名号、观想佛的相好),那么当下你念佛的心就是佛。

但是,如果你的心不是在想慈悲相好的佛,而是想悭贪自私或其他更不好的事情,那这句话同时也是在说:是心作畜生,是心是畜生;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是心作人,是心是人。所以,这个心性确实要把握它落在哪一界里面。

正像维摩居士所说,诸佛解脱当从何求?诸佛解脱当从众生心行处求。

众生的心,念念相续行个不停,行就是它在造作嘛。因为众生不可能做到无念,他都是有念,有念就要落在十法界的其中一界。

众生的心行就是三个境界。一个是善的境界。行在善境界当中,像五戒十善,或者声闻的四谛、缘觉的十二因缘、菩萨的六度万行,都属于善境界。

还有一种是不善境界。不善境界就是贪瞋痴三毒烦恼所造作的十恶业,那就是生命的堕落了。

再就是无记的境界——不善不恶。

我们当下这一念是在念佛的名号,这就是至善的境界。所以,平时多念佛号就是在实践“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这个基本原则。一般念完佛都有回向了,念佛的目的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按善导大师的一个更直捷的诠释,“南无”这两个字就包含着回向在里面。但这是针对摄论派的学者而言的。现在我们每天念佛菩萨名号,还是要有一个回向为好,要厌离娑婆,求生极乐。没有回向,仅仅是念佛的名号,如果里面没有求往生的愿,那可能你的修行还会转为人天福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没能力断烦恼,要持佛号求往生

这里得生,就是往生,能够往生四土,从四个土来判,因...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该如何理解

问: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

【推荐】念佛者得人天鬼神恭敬

一个念佛人为什么他的种性高贵?《无量寿经》说,念佛...

摄受二乘人回归净土

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滞,闻...

如不念佛,每日造作获罪无量

菩萨谓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儿孙,时常...

「如狼守斋」的故事

佛陀一开始用中道的实相,对我们一个烦恼粗重的人来说...

一心念佛就能具足六度全体功德

得波罗蜜者,诸菩萨众,有恒沙劫中,修六度万行,未能...

悟道大和尚:念佛法门之精要

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此八个字,为解粘去缚之第一...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四土圆融速成佛果

依天台从断惑的程度来分,十方刹土有四种:凡圣同居土...

大安法师:大悲悯念末法众生

原文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

当前教界兴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

问: 当前佛教界兴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请慈悲开示。...

即名显体方称妙,托境观心易入真

阿弥陀佛的名号跟世间的名字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名字...

【佛教词典】冥加

(术语)人不知而由神佛加被之利益也。自他皆不知,谓...

【佛教词典】别人之法亦名羯磨

行事钞·通辨羯磨篇:“问:‘别人之法,何名羯磨?’...

人生是苦

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也无论...

宏海法师2018天津行开示

好,各位,那我们先,既然是今天大家来行这个佛事,特...

诵此八事,进趣菩提,速登正觉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

净土宗发菩提心十种方法

菩提心的别相有十个。 一念佛重恩故;二念父母恩故;三...

佛教的因果思想是「三世两重因果」

业力的转变他都是在死亡到来的时候才算帐的,就像我们...

学佛要学结缘

我们佛教,其实主要就是「结缘」,我们今天拜佛、普佛...

坠入啼哭地狱的婆提老者

佛陀在世时,有一则公案:一天黄昏,波斯匿王来到佛陀...

五祖弘忍大师的转世轮回

五祖弘忍大师,俗姓周,蕲州黄梅人。据《五灯会元》卷...

比风水更厉害的命运改造

一、因果定律: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

欲得成就一心应当存诚念佛

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培养自己心灵的力量

佛教对人生的解释,它主要依止的理论就是建立因缘观,...

佛临涅槃 母子相见

摩耶经云:释迦牟尼佛般涅槃时,居于忉利天的摩耶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