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点燃心灵之灯

2012/07/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位出身贫寒的农家小姑娘,常常暗自羡慕那些生活富裕的同学,向往他们养尊处优的际遇。

一天清晨,她的母亲吩咐扫地,她两眼惺忪,心中老大地不愿意,然而母命难违,于是怒气冲冲地扫得灰尘满天。在一旁做农活的哥哥笑道:“你高兴也扫,生气也要扫,不如高高兴兴地去做。”当时,她颇憎哥哥的幸灾乐祸。后来经过一段人生的磨练,回想从前,感觉如沐禅悦。这对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处世为人亦可堪借鉴。

英国作家茄斯特顿(Ciben Chestenon)的著名散文《追回自己的帽子》与前面的故事相若:当风把自己的帽子吹去,只好跟在后面追赶,却引起喜看热闹的市井小民们的讪笑,自己边跑边怒,又急又难过。茄氏用幽默的口吻说:只要自己稍微改变追帽子的一时之念,想成是周末惯常的跑步运动,岂不解决一时的痛苦?

佛家有言:“相即不二。”意即人们总是生活在二元对立之中,诸如:爱憎、喜怒、空有、得失、荣辱……所以烦恼重重。若能从“自我为中心”的桎梏中解脱,从而体验自然与社会,他人与自我皆是相融相摄,而苦乐只在一念之间,即使遭遇不如意的人事,我们也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轻轻度过,那么为何不选择让自己快乐呢?

事情总不会因为你的怨天尤人而有一点改善,那么与其诅咒四周的黑暗,不如点燃自己心灵之灯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你能如理作意,烦恼就能不动

此室入者,不为诸垢之所恼也,是为二未曾有难得之法。...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岂可轻言自杀

以佛教的立场来看,杀人的定义,包括杀别人与杀自己。...

因为我们的愚痴,过去已经付出了惨痛代价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三际穷之,了不可得

以下把修空观的相貌再别释: 行者于初坐禅时,随心所念...

患难中应持圣号,自然有不思议的转移

原文: 接手书,不胜伤时之感,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

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

药山禅师在庭院中打坐,身边有云岩和道吾两名弟子相伴...

出离心不切,佛号提不起来怎么办

问: 惭愧弟子学佛好几年了,一直持诵《无量寿经》,可...

只要心不随着动,烦恼就会过去

修行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累积的。像大家现在...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均提沙弥为何前生堕落为狗

佛在世的时候,和现在一样,就是有很多的人做生意,像...

念佛功德

久远劫前,当时住世之佛亦名释迦牟尼,于世间弘扬佛法...

我们的烦恼都是自愿的

一天,师父带着徒弟到山里面,走着走着,突然,师父就...

略记一代高僧明学长老的慈悲与智慧

明学长老德高望重,慈悲为怀,平易近人,心胸宽大,大...

【佛教词典】尼罗蔽荼

(职位)Nīlapi?a,译曰青藏。史诰之名。西域记二曰:...

【佛教词典】喜贪差别

【喜贪差别】 p1165 瑜伽八十六卷四页云:憙贪差别、我...

圣严法师《运用所缘 精进奉献》

很多人见了面都会说:因为我们有缘,所以在一起工作;...

如何用佛法来处理家庭中的矛盾

问: 请问师父,如何在家庭里的夫妻之间,丈夫与妻子...

心中觉悟心自安

一、慈悲为本,为善心安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

佛经精华摘要

华严经 ☆ 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 ☆ 离菩提心。一切...

福和祸、怨和亲都是无常的

《史记》中记载,戚姬是汉高祖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他...

魔境生起时应如何保持正念

佛陀诃责十种魔境的过失。 魔境产生的因由 阿难!如是...

念佛时不好的念头经常浮现,该如何去对治

问: 末学在念佛时经常妄想纷飞,而且淫欲心很重,不...

净慧长老问禅寮答问系列

修禅的上根利智 问:修禅要上根利智的人,我很担心自...

一切功德源自于自己,莫向外求

现在佛法的传播也好,人们的信仰也好,越信越偏,只是...

修行有什么快捷方式

问: 在家居士如何去除贪、嗔、痴、慢、疑等习气? 慧...

利行──最有号召力的行动方式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四摄法」,其中有一项是「利行」,...

舍利弗和目连尊者遭诽谤的因缘

佛陀住世时,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与神通第一的目连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