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调整观念让苦变为乐

圣严法师  2011/04/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苦与乐,往往不是来自于物质条件的富不富足,也不一定是因为身体的健康或不健康,例如有些人虽然很贫穷,或是身体不健康,却过得很快乐;有的人即使很富有,身体也很健康,却活得很痛苦。

所以苦与乐实际上是一种心里的感受、状况与态度。如果你的心态苦,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苦的。

有的人认为上天堂就没有烦恼和痛苦了,其实如果你的心中烦恼很多,即使上了天堂也等于在地狱;反之,如果你心中一点烦恼也没有,即使你在地狱也等于在天堂。

既然苦乐是心里的感受,我们便可以调整观念来转变心念。例如永远看事情光明的一面,这样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会认为这对自己是有助益的,就会欢喜的接受它,这也是离苦得乐的一个好方法。

当自己的身心获得快乐利益时,也愿一切与己非亲非怨的人,都能获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面对被伤害时的态度

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正义就有邪恶。 曾经,佛陀也遇到迫...

藐视净土临终多苦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

度众生苦,一切要从利他的角度出发

我们的一切遭遇都是自己过去业报所感,要追求幸福,不...

【推荐】调整心态比你佛号数目更重要

净土宗一般人的盲点在哪里?在第一个。我相信净土宗的...

劫难之中当如何来修持

原文: 今之时,是何时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敌。三四年...

「不动念头」是全世界最大的力量

这里所要诠释的观念,就是《楞严经》一再强调的一个观...

痛苦不是我们的全部

生命中充满痛苦,但它同时也充满了很多奇迹,像蓝天、...

恩爱别离怨憎合会,此皆为苦无有欢乐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城里有一位长...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圣严法师《发愿》

每一个人都会贪生怕死,只可惜当我们正在呱呱落地之时...

圣严法师:气到忍不住时怎么办

有人说「沉默是金」。沉默并不等于就是沉没,被骂、被...

圣严法师《共修与独修》

为什么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够虔诚,难道不能一人随时随...

圣严法师《合乎因果的追求》

一般人常以为,佛法要我们什么都不求,其实这是一种误...

【佛教词典】八戒食前作意食竟受亦得

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俱舍论云,若先作意于斋日受...

【佛教词典】系珠喻

法华七喻之一。又作衣珠喻、衣内明珠喻。即衣里系有宝...

居士如何护持正法

佛教是一个团体 佛教讲四众弟子,也讲七众弟子,范围是...

印光大师对《梵网经》的开示

《梵网经》者,如来陶炼一切若圣若凡,俾其究竟断除三...

不要只求顺缘,还要求点违缘

我从小就有很多的疑问,也喜欢问。长大以后去读书,老...

庸医治偻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经是庸医了,医病增病,越医越...

【推荐】应在福中更修福,切莫福报造恶业

有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做了恶事,却没有恶报。比如说生...

回向和不回向有什么差别

问: 回向和不回向有什么差别? 大安法师答: 回向和...

净界法师:修净土的人不要想着你造的善业

这个颠倒的有情众生,对于「摄藏此识」,这个第八识的...

到达心佛双忘时,才会会得真实义

在理和事的圆融方面,真正要了解,一定要到达心佛双忘...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问: 尊敬的师父您好,现如今人与人之间有好多矛盾,...

舐犊之情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

幼虎与羊

在日常生活中,环境是培养心性的重要条件,所以,每个...

至诚称念观音圣号化解冲突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有云:若三千大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