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同事

圣严法师  2011/07/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同事」一般是指在同一个公司或团体里共事的人,他们或者做相同的工作,或者分属不同部门,但只要是为了同一项任务而工作,都可以称为同事。

佛教「四摄法」里所说的「同事」,虽然和一般所说的同事有点相通,但并不完全相同。佛法说的「同事」是让自己先认同于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自己,然后再渐渐转化他,让他得到佛法的利益,也能离苦得乐。在两部非常重要的佛经:《法华经》和《华严经》里,有几个故事,分别说明了「同事」的意义。

《法华经》的故事是说:有一位父亲很有钱,但他的儿子从小就走失了,最后沦落成街头小乞丐,完全不知道自己有个有钱的爸爸。

有一天,这个孩子要饭要到他爸爸家里,他站在大门外说:「有钱的人哪!能不能给我一点钱或是一点饭?」由于这个孩子从小脸上就有记号,他爸爸一看就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连忙派人去唤他进门。想不到小乞丐一听,以为有钱人要惩罚他,害怕得拔腿就跑,一溜烟就不见了。

于是他爸爸想了一个办法,派了一个长得不怎么好看的人,扮成乞丐的样子,拿着破碗去找儿子小乞丐,和他一起行乞。当两人渐渐成为相依为命的好朋友之后,这个人才把小乞丐带往有钱人家。

这时候他的爸爸特别派人站在门口等他们,假装同情他们说:「你们两个好穷、好可怜,不如替我们做一些杂工,就不用四处流浪了。」小乞丐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就从最底层的杂工做起,他爸爸派到他身边的那个家人,就陪着他一起工作,小乞丐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最后升任为总管。

此时他的爸爸已经快要死了,才终于和小乞丐相认:「其实你是我从小就走失的儿子啊!现在我就要死了,又没有其他的继承人,所以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你的。」因为小乞丐已经做到总管,他的心力、能力与胆识已足以接掌父亲庞大的家业,再加上多年来所培养的信任,让他相信父亲说的话,而愿意认祖归宗。

另外,《法华经?普门品》里的观世音菩萨,也是标准「同事」的例子。经文中说到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三种化身,例如,如果被度化的对象是儿童,他就化身为儿童;被度化的对象是妇女,他就化身为妇女。观世音菩萨化身为各种样貌,目的就是为了接近、教化各式各样的人,让他们自然而然接受佛法,并且和观世音菩萨生活得一样好、一样自在。

在《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中,有很多位大菩萨也都显现了各式各样的身分:有的是法官、有的是工程师,有的甚至身处青楼。这些菩萨化身为不同的身分,目的都是为了度化具有不同喜好、不同性格的众生。

日本的道元禅师把「同事」做这样解释:「初使自己同于他,后则使他同于自己。」所谓同事,是将自己融入于他所处的社会,但是并不随着社会的感染而消失了自己。融入社会的目的,是为了领导社会、感化社会,随着社会的需要改变自己,而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职场中的「儒家五常」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儒家五常影响中国几千...

这九种人,擦肩即可,无需深交

1、轻诺寡信的人 把许诺当做玩笑,信口开河、随口说说...

福报是来自于过去的布施,那就不用拼搏努力了吗

问: 我们的福报是来自于过去布施财物,那我们就不用...

1000美元也可以成功

1980年的一天,刚满19岁,大学还没有毕业的美国青年戴...

在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

原文: 所言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必须尽...

把工作当成磨练

青年朋友乍入职场,年纪轻没有经过磨炼,比较缺乏耐心...

【佛学漫画】法华七喻:破解现代焦虑的七个觉醒密钥

法华七喻:破解现代焦虑的七个觉醒密钥...

十种维护友情的方法

以智慧选择朋友至为重要,如何以智慧维护友谊,使善缘...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圣严法师《义工是菩萨行者》

义工是菩萨行者。义工没有一定的什么事,一定的什么时...

圣严法师《内在的自心世界》

世界又可分为几层次:个人世界,众生世界,佛世界。个...

圣严法师《为什么要做佛事》

什么叫做佛事? 广义的说:凡是做的信佛之事、求佛之...

把工作当成磨练

青年朋友乍入职场,年纪轻没有经过磨炼,比较缺乏耐心...

【佛教词典】三十二相

(名数)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总...

【佛教词典】说粗罪戒答对离过

亦名:遮俗轻慢答对离过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僧祇,...

天天求药师佛,为何身体还是没有起效

问: 师父,我的身体不好,有人劝我去拜药师佛,说这...

一句弥陀三业皆摄,此生成就利益一切

净业持名四十八法之第三法端身持名,就是用持名念佛来...

常用佛语的背后义理

你的业障重啊! 常听佛教徒讲业障,听久了实在让人害怕...

印光大师对一位囚犯的开示

原文: 接手书,知发勇猛心,不胜欣慰。但只以终身吃素...

潇洒人生

一位小公务员在剧院看戏,打了个喷嚏,唾沫星子溅到了...

放下的感觉真好

有一个师父跟一个徒弟,在路上走,刚好有一棵大树倒下...

一生的修行过程中,只需一声佛号一部经即可吗

问: 请问在一生的修行过程中,只需一声佛号即可,还需...

佛赞不放逸法

佛陀时代,有一位仁德爱民、护持佛法的波斯匿王。一天...

净土五经格局的由来

《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在...

浅谈忍辱

每一个佛教徒都知道忍辱是菩萨修行六波罗密多即六度万...

阿弥陀佛的身口意功德

念佛就是专念阿弥陀佛的功德,这个念功德包含身、口、...

阿弥陀佛名具万德,名召万德

阿弥陀佛的名号具足万德,佛的果地上的功德都在名号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