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在生气时还能心存慈悲心

圣严法师  2011/1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主持人:佛教经常教导人们要慈悲,面对烦恼时要自我消融,不被烦恼所困。但当一个人处于情绪低潮,心情不好,或怒发冲冠的时候哪里还记得什么是慈悲,什么是自我消融?究竟人们该如何避免陷入情绪之中,而常存慈悲心呢?让我们恭请圣严法师为我们开示。

圣严法师:佛法的修行一定是有二个方向同时并行的,第一个是观念的理解或认识,第二个是方法的实践或练习。观念的理解和认识可以从看书、听讲、听经这些文字上面,口头的了解它,而了解以后如果没有大问题,大事情,没有大风大浪的时候,自己是能够做主的,能够用这种观念的。认为自己好像已经懂得佛法了,也能用佛法了,佛法对自己是有用的。可是一旦遇到大风大浪,在这种情况下,观念和思想的认识是没有用的。还有对于自我的利益产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往往也把这种观念和认识抛在宵云外去了。人基本上都是凡夫,凡夫就不能够没有情绪,凡夫就不能够不自私,凡夫不能够不害病,因此不管哪能一方面使得我们的身心产生困扰的时候,就不容易用到佛法的观念来帮助我们。

所以一些人读经读了很多,听经也听得不少,也常常听善知识们讲佛法,但是就是脾气不好,性格不好,甚至做出一些非常愚蠢的自害害人的事,自伤伤人的话都会从他们的身、口之中表现出来。那是他们不懂佛法吗?不,他们是懂得的。那为什么既然懂佛法还是这个样子?是不是等于说佛法没有用?不是。一个仅仅是理论的东西,观念的东西,而没有和你的生命结合为一,所以很多人听到说文人无行,这都是没有实践练习的关系,或者是没有来实践或练习的愿望。那这种人名字叫学佛,实际上只懂得一些佛学的名词,不能够叫学佛。真正学佛的人是重视于言行的实践或和练习,而且是不断地,不断地。

诸位一定听说 “曲不离口,”就是唱的人是要经常吊嗓子的要常常练习着说。就是不是在公演的时候也要自己常常练习的。所以一定要经常练,你才能够得心应手,而如法如理,这种人叫做学佛的人。因此佛法是重视学的,学什么呢?学“戒、定、慧”三种。一个是持戒,常常要告诉自己佛法不允许做的事是不能做的,应该必需要做的事情要做的,不做的话犯戒的。“定”呢?就是常常把自己的身心保持平衡的、平静的、平稳的、平和的状态。如果心有所浮动的时候,马上要用方法,比如念佛的方法,数呼吸的方法、打坐的方法,用这些方法使自己的心常保持稳定,平静而不受环境的影响鼓动而动。“慧”呢,就是智慧,智慧的实践要多看多听多说,还有多体会。从体会之中产生的智慧是最好的体会,仅仅是听看而说有用不是没用,但力量没有体会而得到的智慧更扎实更有用。所以说体会是什么?持戒的体会,修定的体会,而使得心明如镜,这时候就是戒定慧三种实践的标准,如果有这三种再加上理论、观念的了解就能做到一个非常好的佛教徒,就能够遇到任何大风大浪都没有问题的。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开心吗

问: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开心吗?我觉得人生百味,无须...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出轨的配偶

问: 比如说,在家庭生活中有一些人,其配偶曾经受现...

慈悲是佛道的根本

古人说,慈不掌兵。孙子也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

早晚课的内容合在一起念可以吗

问: 请问师父,弟子下班很晚,没有时间做晚课,把早...

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问: 请问,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大安法师答:...

制怒、心静如水、养心

制怒 有一个煤矿老板,年产值过亿,聪明能干,精力旺...

人应该在哪些方面讲情、留情

世间上,一般人最注重的什么?就是「人情」。而什么是...

未及害彼,返自害己

秋收之后,毗弥好整以暇地坐在庭院里为小狗抓跳蚤。悄...

【注音版】二时临斋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无常」即是「无我」

一、无常是苦 佛法的基本观念是苦,因为无常所以是苦。...

圣严法师《爱语》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爱语」,意思是指慈爱的语言、态度...

圣严法师:关于轮回投胎的问答

(一)问:人类死了,当真还有转生的机会吗?有什么证...

圣严法师《出家人的孝道与责任》

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出家,比往生还令人难以接受。他们宁...

【佛教词典】黄端伯

(?~1645)明代人。江西新城人。字元公。号海岸道人...

【佛教词典】世间经

(经名)说苦集灭道之法。示世间出世间之因果。摄于中...

莲池大师警策大众的八条重要开示

一、我未出家时,对于不仁不义、无礼无智的事,即使别...

还款之德,还子之义

51岁的吴应德,湖南祁东县人。1988年,吴应德带着妻子...

这是一个大安乐处啊

禅宗有一个雪峰禅师,他在福建的一个道场做方丈。福建...

走路或做家务时,可否同时来完成每日的功课

问: 请问师父,弟子每天的课程有念佛持咒,在走路或做...

如何理解「以摄心专注而念」

问: 如何理解彻悟大师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一...

知福惜福才能做心灵环保

除了少数的人,恐怕连环保这个名词与观念,都还没有建...

龙树菩萨:往生十二礼偈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弥陀仙两足尊,在彼微妙安乐国,无...

少康法师传念佛法的妙计

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

马祖道一勘验大梅法常禅师的故事

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古人有成就啊,就是...

在不晓得不明白上求个究竟,就是疑情

道,本来没有东、西、南、北,亦没有你、我之分别,直...

佛学常见辞汇(二画)

【二入】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著手,觅求真本,...

是什么力量让轮回相续的

业力是第六意识造作,果报是第八识释放。本来是独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