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苦难轮回不堪 心灵深处探求解脱

证严法师  2014/0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苦难轮回不堪 心灵深处探求解脱

在人生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念心」,也就是观念要正确,能够如此,道路就不会有所偏差,否则,理想的目标就很难达成。有句话说:「差毫厘,失千里」就是在于一念心,即是观念的掌握。

就如释迦牟尼佛在未出家前,他身为太子,可以享受天下之乐,备受国王的疼爱、姨母的呵护及全国人民的敬爱。他所过的是如此多彩多姿、多富有的人生!但对有智慧的人而言,这种生活并不是他所要求,他看到人生的老、病、死种种无常变化,会让他去思考及追求真理,这就是觉者与普通人不同的地方。

一般人容易受环境左右而沈迷在纸醉金迷的享乐中,只顾着自身的娱乐,不会想到别人所感受的苦乐,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这就是凡夫。悉达多太子则不然,他在愈享受的环境中,愈会考虑到天下众生的种种问题。除了老、病、死的痛苦外,当时印度还有人为的四姓阶级之别,他也觉得很不平等。另外,还有贫穷、苦难的人生悲剧,以及水灾、风灾、旱灾等天然灾害,像这些社会人为及大自然的环境变化,没有一样不萦绕在他的脑海中。

苦难轮回不堪 心灵深处探求解脱

如何才能解决人生的问题?有天,太子终于向父王提出要出家修行的请求,这对国王而言,真是件晴天霹雳的打击。自从太子出世,阿私陀仙就已经预言,将来太子如果在家,长大后就能接掌王位,甚至能成为转轮圣王,统领天下,假若太子弃俗出家,将来就会修成正等正觉,成为人天导师。

国王听了这些话忧喜参半,喜的是,他所期待的是太子能承续王位、统领天下;忧的是,虽然修得无上正等正觉,成为人天导师也是好事,但他还是很担心儿子会出家。这个心结一直存在他的心里,直到太子十九岁时提出想出家的意愿,国王还是很震惊。

国王告诉太子:「国家、社会将来都要靠你去领导,你怎么能一走了之?而且国王的地位如此崇高,将来领政后,你大可自由地发挥济世救人的心愿。」太子却说:「人生,只要是有物质、有形的东西就很难改造,何况生、老、病、死种种苦难的循环,并不是改造环境就能解决。」国王又说:「你舍得父母?舍得耶输陀罗和罗侯罗?」太子回答:「世间的情爱要割舍当然很难,但是父王,您要是能帮我解决心中的问题,我就可以不出家。」

国王就问:「你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太子回答:「父王如果能让我『不老、不病、不死,没有爱别离苦』我就放弃修行的念头。」国王无奈地说:「这是不可能的事!年龄会随着岁月而增加,哪有不老的人?尤其人的身体,不一定是老才会生病,不管金枝玉叶或是贫穷的人同样都会生病,我自己也不例外,再说有朝一日我也一样会死。」

太子就说:「对!不只是父王会如此,人人也都会经历这些痛苦,就像我现在想要出家,父王您这么不舍,生离是苦还有更苦的死别,人生诸多苦难要如何解决?」国王听了,知道自己根本无法帮他解决这些事情。太子又请求:「父王,您这么疼爱我,也无法帮我解决这些事,而种种苦难的轮回却是苦不堪言,所以我一定要从心灵深处去探求真理,解脱一切苦难。」

心念坚固不移 克服困难障碍

太子的心意任谁也无法移转,终于克服重重难关出家。悉达多太子当时若不是心念坚固,勇于克服一切障碍,哪有现今的人天导师、四生慈父。

太子历经种种严苛考验、修证后,把自己所体悟的真理,以浅显易懂的教育化导于人间,比如:教人「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可保住人身;行「十善」则可生天道;若以「八正道」去除无明、习气则可渐入圣道;行「六度」则能超越生死,转凡入圣。

人生需要有正念、正见的引导,佛陀的睿智可以引人向善,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圆满,日常生活中,心念的方向要时时掌握好,才能向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勇往精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出家作比丘尼的障碍

汝但谛思,自知取舍。至于不能出家,即欲舍命,此念虽...

妄想创造出六道轮回

妄想为什么会创造出六道轮回来呢?(这一段很重要)有...

现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

原文: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

三大轮回之根

今先说轮回二字之义,这轮回之义就是人间所共知的一句...

自古佛门多孝子,愿父母究竟安乐

记得电影《一轮明月》里,弘一大师未出家前,他在母亲...

一位清朝探花的前世今生

苏州人吴引之,是清末探花,才貌出众。民国十年,朝礼...

面对业力如何把握当下的自己

什么叫过去?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生命无量...

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

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 在每一次这样迁徙的生命过程...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火烧执着鸟儿

传说在深山里,有一座栖息着神仙的湖泊,湖水湛蓝清澈...

一念善心即为佛

印象中,奶奶笃信佛教,每日吃斋念佛,特别信奉观音。...

静心念佛见弥陀,百岁老人生西方

崔成贵老居士往生纪实 崔成贵老人,一九一六年农历八月...

诚实的商人

五大劫以前,菩萨是一个诚实的商人,在舍利婆国贩卖装...

【佛教词典】色无色界不能入正性离生

【色无色界不能入正性离生】 p0574   大毗婆沙论七卷...

【佛教词典】八现观边忍

【八现观边忍】 p0081 品类足论一卷六页云:诸所有见者...

以什么样的心态听法,能得到最大利益

宗喀巴大师讲一个偈颂说: 佛非水洗众生罪, 亦非手拔...

不惜躯命,正念不动

二者修观却之。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

功德箱里的钱不是我们的

黄昏,寺庙里静悄悄的,香炉里烟雾弥漫,僧人们正在吃...

一念间,火宅或净土

人实在离不开因缘,有人结的缘是劣缘、恶缘,有人结的...

让心先过

曾35次创造世界纪录的俄罗斯撑杆跳高运动员布勃卡的教...

久参有禅,久住有缘

香板下面出祖师,哪个调皮就一香板。不听啊?以为我喜...

吃素后身体消瘦,是否能吃点荤的

问: 弟子吃全素已经好几年了,但还是喜欢肉的味道,...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者。若教赴时机,易修...

净土宗修学的四个重点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这是蕅益大...

成功需要永不倦怠的心态

职场中有一种心态是令人尊敬的,那就是实习生的心态。...

道镜、善道《念佛十劝》

劝君一 长时念佛须真实 归依佛语莫生疑 制护心猿无放逸...

业果和定业能不能转?

在《地藏经》第一品里有一个问题,业果能转不能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