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节食、寡欲

宣化上人  2011/01/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世界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这是很自然的一种道理。你明白这个道理,成就是住,就是坏,就是空。生也就是老,就是病,就是死。若无成,就无住、无坏、无空;若无生,就无老、无病、无死。

可是众生用妄想执著来分别这些事情,分别几个大劫,也分别不清楚,时时仍是那么糊涂。刚刚要明白一点,又糊涂了,故在轮回中,总是出不去。若想出轮回,打破这条道路,就可以修行成佛,证本来佛果。无来无去、无垢无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什么忧愁烦恼也没有,什么五浊六浊也没有。可是我们人都放不下假的,故找不到真的。所谓:‘舍不了假,成不了真;舍不了死,换不了生。’你不把虚妄之狂野性制止,那么真正智慧就不能现出。

你总用无明覆盖著自性。无明有两个帮凶,两个伙计(党),究竟是什么呢?就是食与色。一个食欲,一个色欲,这两个帮著无明做种种坏事,所以儒教中说:‘食色性也。’好吃、好色是天然的生性。

可是,要知道,我们这个无明为何总也不能破?烦恼总也不断?智慧总也不现?就因为贪吃、好色。

食就是帮助欲,欲就是帮助无明。人生来就会吃,小孩子一生出来就会吃奶,无奶就哭起来,吃奶后就不再喊,也不叫了。不错,这是与生俱来的,可是有了食欲后,就生出色欲。

男好女色,女好男色,互相迷恋,互相贪著,放不下,看不破,饮食所有之精华就变成精,精一足,就生色欲了,所谓‘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饱暖了,男人就想女人,女人就想男人,就起这欲念。若穷了,就想去偷,偷盗也就为了食与欲。你吃得肥肥胖胖的,专吃有营养的,而后就打淫欲妄想。人先起食欲,想吃好味,帮助身体健康之食物,但是吃少了,又觉得不够;吃多了,色欲就生出。色欲生出后,就不顾生命了,只去贪色。

故色与食是死党。若无明没有食色之帮助,它就不会做那么多怪。

所以对于吃东西的问题,不要看得那么重,修道人吃得能维持生命即可。要行中道。不需要吃得太有营养,但也不要吃得太坏,否则弄垮身体。

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台湾的水果和尚(广钦老和尚),他既不贪财,也不贪色。人家给他果仪,他连看也不看,这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做到的。一般人放不下财,视财如命,但他却看得那么轻松,也不看果仪里有多少。放在一边,谁愿意拿就去拿,故他有些徒弟就偷拿许多钱,而后偷跑还俗去。那你说,他以后应该会管紧了钱吧?并非如此,他仍然管也不管,看也不看,你说这老人之定力有多高!他只吃水果、花生,不吃有味之物,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而证得初果。他修行很有感应的,他时常保护著台湾,有些人认识他,但亦有人不认识他的德行,反而骂他是哑羊僧。他因年迈身体不好,故现在吃点粥了,但有人就开始呱呱叫,以为他要堕落了,其实他们的观点是错误,人家吃不吃粥是他的事,怎么可以管那么多?如果人人修行都像这位老人那么不贪不染,那么佛教一定会发扬光大,正法住世。这位老人是我最欢喜的一位老同参,也可说是志同道合。

在万佛圣城,你不能说每一样都是对的,都是佛法,但我们愿意依照佛法去做,依教奉行,所以万佛圣城所有的人,不注重吃好物,或穿好衣,或住好地方,只要能维持四大假合之身体,能活著就可以了。我们所需要的是法,是无上法味,所以每天在万佛圣城讲经说法。你们各位在听经时,要勇猛精进听讲华严经,不要懒惰。你们听经不是为师父听,而是为自己听;你若自觉什么都懂,你就不需要听了。但你并非什么都懂,你所懂的都是世智辩聪,尽是精细鬼伶俐虫在作怪。你学法是为自己学而不是为师父、旁人学的。切记!不要白白把光阴空过了,否则后悔莫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以无我的智慧观察正报身心

就着我们正报的身心来观察,在正报的身心当中,先观察...

出家出的是什么家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

修行务必去除执着

我们所用的任何方法,无非使我们本具的心性凸显出来,...

佛法不是叫你逃避,而是让你面对现实

经常听到有人说:佛法就是逃避现实。还有人说,学佛法...

身心五条绳,越执越紧缚

财色名食睡,身心五条绳,越贪越难解,越执越紧缚。 一...

【推荐】「怨憎会」与「爱别离」

现代社会的人际网络愈来愈复杂,关系也愈来愈疏离淡泊...

佛为何把亲人之爱叫饿鬼爱

问: 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间的爱,叫饿鬼爱,有没有说...

星云大师《拥有与享有》

良田万顷,日食几何?大厦千间,睡眠几尺?你有想过吗...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楞严咒的妙处不可思议

楞严咒是最长的咒,又叫灵文因它太灵太妙,妙不可言,...

宣化上人:玉女是这样的

天神献玉女於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

容恕我罪慈氏忍,原谅他非大悲心

容恕我罪慈氏忍 原谅他非大悲心 平等愿力精进行 智慧...

宣化上人:爱欲是修道的绊脚石

生死爱情的海,就是障道的根本。修道人,无论对人或是...

【佛教词典】月官

梵名 Candragomin,西藏名 Btsun-pa zla-ba。乃西元七...

【佛教词典】色处法处建立别名因缘

【色处法处建立别名因缘】 p0574   俱舍论一卷十九页...

印光大师嘉言集

1、念佛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问: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大安法师答: 其实不...

智者大师的生平与临终往生事迹

智顗【yǐ】 ,字德安,俗姓陈,河南颍川人。母亲怀孕时...

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涅槃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

如何知道自己应该专修还是圆修

问: 请问法师,怎么知道自己应该专修还是圆修? 宏海...

圣严法师:为什么恋爱有时会变成由爱生恨

问: 有人谈恋爱如胶似漆,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

走不回去的小和尚

某日,寺院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贵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

简单生活中的幸福

凡是读过弘一大师传记的人,都不会忘记他是以怎样珍惜...

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退

春节是一家人团聚最为开心的时候,但我听说有几位女士...

五台山故事:掉队的罗汉哪去了

明朝,五台山万寿寺方丈志诚法师与三宝弟子经过千辛万...

大安法师:犯戒后如果不能往生是否就要下三恶道

问: 众生在没有皈依前,由于迷了心性,犯了杀、盗、...

星云大师《如何面对老病》

人不一定老了才会有病,年轻人也不一定没有病,黄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