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印光大师的健康饮食建议

2013/09/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印光大师的健康饮食建议

1、提倡吃面食

先后天衰弱,当以善于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食麦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数倍。光吃了面食,则精神健壮,气力充足,音声高大。米则只可饱腹,无此效力。麦比参力尚高数倍。有钱人服参,乃是钱无处用,故作此消耗耳。非真能补人也。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蔡契诚居士书一》

2、提倡吃豆油

又大磨麻油亦能补人,小磨麻油以炒焦枯了,力道退半,人但知香,实则是焦味耳。————《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蔡契诚居士书一》

黄豆,豆油,补料最多,宜常服之。早间粥中,宜下磨破之黄豆。平常食油,专用豆油,较比猪油,补力更大。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复鲍衡士书》

3、佐以干果食疗

莲子、桂圆、红枣、芡实、薏米,皆可滋补,岂必须血肉方能滋补乎?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蔡契诚居士书一》

4、印光法师滋补粥

根据印光法师的建议,结合中医理论,提供以下食疗的方法,而达滋补气血、调理脾胃之功效,如下操作:

做法:莲子十粒、桂圆(剥掉外壳)十枚、红枣(掰开)十二枚、芡实(大型超市里面或药店都有)一两、薏米一两,一起用小火熬粥。

功效:补气化湿,固肾强精。

粥中之莲子,可以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桂圆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芡实可以开胃助气,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此四种配伍相辅相成,温补脾肾,养血安神,同时佐以薏米,其性味甘淡微寒,功用健脾利湿,流通湿气,正可兼制桂圆之热,温阳而不助火;又可反佐红枣之腻,使补虚而不留湿。诸种补养食品相配,共奏补气养血,固肾强精之效。

“药补不如食补”,滋补粥长期服用,对于气血不足、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怔忡健忘、血虚萎黄等现在社会常见虚弱类疾病确有良效,其中加大桂圆、大枣的量便可以针对失眠类患者,加大莲子、芡实的量针对脾胃虚弱、泻下伤精的患者,加大薏米的量,针对湿气较大的肌肉酸重,关节疼痛,水肿,脚气,白带,肺脓疡患者,此外,现代研究中发现薏米里含有抑制癌细胞的成分,因此对于癌症患者,薏米粥不失为调养身体的佳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遇到任何难关,都不能损伤到健康

想要保持健康,就不能老是为事烦心。无论遇到任何人生...

红豆的营养

吃了半辈子红豆,你知道红豆都有啥营养吗?有人用红豆...

夏季吃百合助睡眠清心润肺

夏季天气炎热,有时还有蚊子作乱,这让很多人夏季睡眠...

秋冬给力蔬果盘点

一、甜蜜柑橘 柑橘性温、味甘,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

人人都应成为素食者

人类身体构造天生为素食设计,牙齿和曲肠都是来咀嚼和...

【推荐】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没有不痊愈的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

末法时代众生饮苦食毒

《佛说无量寿经》讲到:末法时代的众生饮苦食毒,未尝...

肝炎病的食疗法

中国人有几亿人有肝炎。肝炎有七种类型甲型、乙型、丙...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注音版】二时临斋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凡学佛法,必须先要为了生死

凡学佛法,必须先要为了生死。今之在家居士,稍聪明者...

《挽回劫运护国救民正本清源论》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道德仁义,本来是我们自...

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

来书备悉。须知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从前理学...

印光大师普劝念观世音菩萨的开示

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名号正法明佛。但...

【佛教词典】佛心宗

(流派)禅宗之别名。以觉悟佛心为禅之体也。佛心何物...

【佛教词典】出世间法

又名出世间道,即是出离有为迷界的道法。...

以吃菜为杀生,是不按道理之邪说

原文: 戒律之不伤一草,则不许吃菜,以吃菜为杀生,此...

呆若木鸡的精神

佛陀教化世人的方法很多,所以有御马的说法。在《杂阿...

修行如弹琴

参禅的目的就是要开悟,但开悟有什么好处呢?佛教认为...

昌臻法师《正助双修与理事双修》

这一期念佛七明天就圆满了。为了便于大家讨论,今天提...

【佛学漫画】一代高僧悟公上人

悟公上人的一生建刹安僧,培养僧才,化导群迷,接引众...

一心念佛的「一心」是什么含义

在无量劫的轮回当中,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

清晨都控制不了,何谈人生

一日之计,始于清晨。 前人曾说过:能控制早晨的人,方...

如何把「无住」跟「生心」达到平衡

十回向位言回向者,具足三义:一、回事向理;二、回因...

星云大师《命运的不同》

人一生的境遇, 往往由于各种的因素而改变命运。有的人...

消除烦恼的方法

我们的身心里有多少烦恼,你曾经算过吗?笼统来说,有...

净业行人要有觉知,要在今世了脱

问: 密宗与净土都是从净门入,二者之间有何区别?是不...

圣严法师:感同身受,就能放下执着

凡人都有七情六欲,当我们刚陷入七情六欲的泥淖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