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唯此一法,皆于现生往生西方

印光大师  2015/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唯此一法,皆于现生往生西方

《西方路》书中,权、实、顿、渐辨疑之文,须先明权、实、顿、渐四字,然后再论念佛、参禅之为权为实为顿为渐,则可了无疑义矣。

权者:如来俯顺众生之机,曲垂方便之谓也。实者:按佛自心所证之义而说之谓也。顿者:不假渐次,直捷疾速,一超直入之谓也。渐者:渐次进修,渐次证入,必假多劫多生,方可亲证实相之谓也。

彼参禅者,谓参禅一法,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法,固为实为顿。不知参禅,纵能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但见即心本具之理性佛。若是大菩萨根性,则即悟即证,自可永出轮回,高超三界。从兹上求下化,用作福慧二严之基。此种根性,就大彻大悟人中论之,亦百千中之一二人耳。其或根器稍劣,则纵能妙悟,而见、思烦恼未能断除,仍须在三界中受生受死。既受生死,从悟入迷者多,从悟入悟者少。是则其法虽为实为顿,苟非其人,亦不得实与顿之真益,仍成权、渐之法而已。何以故?以其仗自力故。自力若十分具足,则何幸如之。稍一欠缺,则只能悟理性,而不能亲证理性。今时则大彻大悟者尚难其人,况证其所悟者哉?

念佛一法,彻上彻下,即权即实,即渐即顿。不可以寻常教理批判。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种性,皆须修习(此彻上彻下之谓也)。如来为众生说法,唯欲令众生了生脱死耳。其余法门,上根则即生可了,下根则累劫尚难得了。唯此一法,不论何种根性,皆于现生往生西方,则生死即了。如此直捷,何可名之为渐?虽有其机,不如寻常圆顿之机有似乎渐。而其法门威力,如来誓愿,令此等劣机顿获大益。其利益全在仗佛慈力处。

凡禅讲之人,若未深研净宗,未有不以为浅近而藐视者。若深研净宗,则当竭尽心力,而为宏扬。岂复执此权、实、顿、渐之谬论,而自误误人哉?

复马契西居士书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持名念佛简易殊胜普摄三根

念佛法门里有四种念佛。有观像念佛,观阿弥陀佛三十二...

念佛和自己业障之间的轻重关系

第六个问题,是讨论念佛和自己业障之间的轻重关系。 那...

暴毙身亡无善知识帮助,如何能顺利往生

问: 如果自己暴毙身亡或恶报现前,且无任何善知识帮...

真正障碍往生的是带有执着性的妄想

诸位要知道在我们八识当中分成三类,第八识第七识跟前...

阿弥陀佛是在自心之内,还是在自心之外

问: 《阿弥陀经》有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

宋代高僧天衣义怀禅师

好,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现在我们的网络时代,确实网...

真能念佛,自得世间福报

【印光大师云: 须知真能念佛,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

「涅槃」与「往生」有什么区别

问: 在佛教为什么把人死了称为往生,但是又有听说过...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推荐】《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

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的祸害,动辄让人丧身失命,...

印光大师:济公乃大神通圣人

道济禅师,乃大神通圣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显...

印光大师《三皈与五戒十善》

悲哉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流转四生,无救无归,...

由杀生宴客转为戒杀吃素

人之入道,各有时节因缘。《劝戒类遍》载,福建浦城令...

【佛教词典】净菩提心地

(术语)初地之异名,是为真言行者初心之位次,三句义...

【佛教词典】半座

梵语 ardhāsana。即让座席之半分与他人并坐,意谓其地...

旋转六根的功能而归于六根的根性

云何现业? 什么是我们生死的业力呢? 癸二、答释 ◎脱...

免费结缘和「无财不养道」冲突吗

问: 寺院的佛书佛盘为啥免费结缘?真的分文不取吗?...

【推荐】心中的对立越来越重,那你走错方向了

在禅宗有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禅师在僧团中闭关,他...

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很多朋友问我,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这确实是很...

强软魔头来考验

修行关键的时候,得大受用的时候,往往是要强烈的外境...

怎样才能恶业消灭,善根增长菩提不退

问: 我有一个佛友诵《地藏经》五六年了,但从未回向给...

为什么有的聪明人坎坷终身

印光大师文钞原文: 聪明人,均属矜夸,暴露,尖酸,刻...

供养佛陀十字绣头像是否不恭敬,应该如何处理

问: 信女早年未学佛前喜佛,敬佛,并在集市上见一佛陀...

道尚难办,何能污情染爱

参禅人,立志孤高,迥绝人世,只身孤诣;以道为侣者,...

土豆和萝卜的神奇疗效

导语: 健康的饮食除了要悉心挑选食物,还要注意食物...

送终的方式和禁忌

每个人都有死亡一天,怎么去处理死亡是个大问题。奉行...

贪著睡眠的二十种过失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睡眠过失有二十种。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