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若欲不受苦果,必须先断恶因

印光大师  2016/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若欲不受苦果,必须先断恶因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圣一如。由迷悟之攸分,致升沉以迥别。大觉世尊,愍而哀之。示成正觉,普度众生。以醍醐之一味,随机宜而殊说。大根则为说顿法,令其速成佛道。小器则授以渐教,使彼徐出尘劳。随顺世间,循循善诱。示戒善,辟人天之坦路。明因果,陈趋避之良谟。

言戒善者,五戒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语,即信。不饮酒,则心常清而志凝,神不昏而理现,即智。五戒全持,不堕三途,恒生人道。此与儒之五常大同。第儒唯令尽义,佛则兼明果报耳。

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名身三业。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名口四业。不贪,不瞋,不痴,名意三业。此与五戒大同。而五戒多分约身,十善多分约心。十善具足,定生天界。

至于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对兄说友,对弟说恭,种种伦理之教,则皆欲使人各尽其分,无或欠缺,随顺世相,修出世法。

若夫广明因果报应,不爽毫厘。堕狱生天,唯人自召。乃如来至极悲心,欲令众生永离众苦,但受诸乐耳。故不惜现广长舌相,为诸众生尽情宣演。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若欲不受苦果,必须先断恶因。若能常修善因,决定恒享乐果。此即书之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易之积善必有余庆,积不善必有余殃之意。但儒唯约现世与子孙言,佛则兼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尽而论。

而凡情未测,视作渺茫,不肯信受。如盲背导师,自趣险道,欲不堕坑落堑,何可得耶。是故佛法广被十法界机。若约人道而言,即无一人不堪受佛法,亦无一人不能受佛法。藉令各修戒善,则俗美人和,家齐国治。唐虞盛世之风,何难见于今日。因兹道启西乾,法流东震。历代王臣,咸皆崇奉。以其默化人心,隐赞治道,伏凶恶于未起,消祸乱于未萌故也。至于出家为僧,乃为专志佛乘,与住持法道而设。非谓佛法唯僧乃可修持也。

此诸浅说,乃如来随顺世间,渐令出世之人天乘法。余如声闻,缘觉,菩萨等乘,咸皆以此为基。若夫有大根者,直趣妙觉,彻证吾心本具之佛性,极畅如来出世之本怀,其义深远,姑置勿论。

如来随机利生浅近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舍利弗侍者的宿世因果

我们相信了佛法的人,也就是相信善恶果报,相信了善恶...

为何作恶多端,却仍能安享天年

人生的祸福善恶因果之间,没有另外一个做主的,就是所...

轻毁出家人会成熟极重恶报

佛曾经说:任何众生如果对身披袈裟的比丘产生恶心,因...

池中大虫宿世的因缘果报

佛陀住止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城边有一汪污泥不净的...

善恶果报歌

因果分明定不差,古今种豆岂生麻。 善恶如无罪福报,...

贫生童子的供佛斋僧果报

在佛陀时代的印度王舍城地方,有一位商人的儿子,因为...

【推荐】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社会上还有一种说法: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种说...

为什么恶人不得恶报

问: 佛家强调因果报应,但在当今这个社会,我看到的...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四种因果

原文: 子有四因者:一者报恩者,谓父母于子,宿世有恩...

印光法师小传

一、简状 印光法师,法讳圣量,自署常惭愧僧。1861年出...

日常生活俗事太多该怎么修

原文: 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正当纠缠时,但能不...

《阿弥陀经》与《金刚经》是否矛盾

弟子业障深重,赋质愚蒙,幸闻净土法门,而得皈依座下...

【佛教词典】内缚与外缚有别

【内缚与外缚有别】 p0367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一页云:复...

【佛教词典】苦类智

苦类智者,谓此无间无漏智生,审定印可苦类智忍。所以...

图说鸡蛋的真相——鸡蛋为何不能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

出家人能接受信众的红包供养吗

出家师父能接受信众的红包供养吗?在当今社会,这个问...

莲池大师戒杀文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习...

熏闻离尘,色所不劫

别明三毒无畏。 这一段等于是说明十四种无所畏的功德,...

净土法门早晚课应怎样做

问: 原来是按禅宗早、晚课本做课,如按净土法门早、...

为亡者助念的功德利益

一、一个人之寿命长短及其价值,并非以活了多少岁月来...

祖师禅与如来禅

现在大家进入这个禅堂,什么叫做禅? 禅就是寂,寂也就...

《持经利益随心论》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大觉世尊,所说...

佛家上香的仪轨

供香及礼诵持念等种种法门,其妙要在于诚敬二字。供佛...

定业能不能转?有这样一个比喻

过去咱们说,定业不可转。说你那个人命已经定了,你转...

凡是经过你的手的,都是你的福报

有次,师父叫我打印,师父看了A4打印纸,说,这个纸张...

【佛教连环画】华严经·华藏世界品

《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