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世之好高务胜者,每每皆成弄巧成拙

印光大师  2023/09/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世之好高务胜者,每每皆成弄巧成拙

【原文】

须知净土法门,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宗旨。世人每每以此为平常无奇,遂以宗门参究之法为殊胜,而注重于开悟,不注重信愿求生。美其名,曰禅净双修。究其实,则完全是无禅无净土。何以言之,不到大彻大悟,不名有禅。今之参禅者,谁是真到大彻大悟地位。由注重于参,遂将西方依正庄严,通通会归自心,则信愿求生之念毫无。虽名之曰念佛,实则与念佛之道相反。

或又高张其辞曰,念实相佛。实相虽为诸法之本,凡夫业障深重,何能做到。弄到归宗,禅也靠不住,净也靠不住。仗自力,即到大彻大悟地位,以惑业未断,不能了生死。未悟到大彻者,更不须论。仗佛力,须具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方可。

以一向以西方净土,无量寿,无量光,一一通会归自心。而自心只是徒执其名,未证其实。西方之佛,无感不能有应。自心之佛,在因无有威德。世之好高务胜者,每每皆成弄巧成拙,求升反坠。

复张纯一居士书

【如诚法师译文】

必须知道净土法门,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宗旨。世间人每每认为这个很平常,没什么稀奇,于是以宗门的参究之法认为殊胜,而注重开悟,不注重信愿求生。赞美来说,是禅净双修,追究实际,就完全是无禅无净土。为什么这么说呢?不到大彻大悟,不名为有禅。现今参禅的人,谁是真正到大彻大悟的地位。由于注重在参究,于是将西方依正庄严,通通会归到自心,那么信愿求生的念头,丝毫没有。虽然名为念佛,实际上与念佛之道相反。

或者又抬高张扬他的言辞说:我是念实相佛。实相,虽然是诸法的根本,凡夫业障深重,如何能够做到。弄到最后归宗,禅宗也靠不住,净土也靠不住。依仗自力,即使到大彻大悟的地位,因为惑业没有断,不能够了生死。没有到大彻大悟地位的人,更不须要说了。依仗佛力,必须具足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方才可以。

因为一向以西方净土,无量寿、无量光,一一全都会归自心。而自心只是徒然执着这个名字,没有真实证得这个自心。西方阿弥陀佛,众生无感,佛不能有应。自心的佛,还在因地之中,没有威德。世间好高务胜的人,每每都是弄巧成拙,求上升反而坠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学会不在意

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

专修、圆修、杂修、正行、助行

当云净土法门,修有专圆。由众生根器不一,致诸祖立法...

定时定量定课坚持不断

从现象上来讲,从缘起上来讲,就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修...

慧律法师:要站在别人的立场着想

心理学家说: 我们一定要了解别人的立场,人与人之间...

骂我们的人,才是真正的善知识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

修行很简单,就是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

我们再看第七意识蕅祖的批注: 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

印光大师论对治烦恼习气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德相,但因妄相执著,而...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在心地上面下功夫,在境界里面不...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方法

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即皆有佛慧。但以贪、嗔、痴、等...

调伏妄想的方法

原文: 若夫妄念满腔,憧憧往来,朋从尔思。由未真提正...

一切修行人必读——印光大师悲心慈语

凡修行人,必须以念佛为正行,以持咒诵经,及作种种利...

人生世间纵获高寿,亦瞬息即过

【原文】 人生世间,纵获高寿,亦瞬息即过。倘不自勉力...

【佛教词典】刹利水浇头王

亦名:水浇头、灌顶王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水浇者...

【佛教词典】西域求经记地理考证

(书名)一卷,清丁谦着。其序曰:此由杨炫之洛阳伽蓝...

夜半念佛见一金甲神,恐是魔试便不敢念

佛法利益,非凡情所能测度。彼愚人唯知以医药治病,及...

学佛之通病

初学佛人,易犯种种过失,成为修学路上较大障碍,自己...

用恭敬心待人,为何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问: 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

白衣上座讲经,出家人应该惭愧

这里有位法师提出二个问题: 问一、末法时代白衣在上座...

佛学之宇宙论——四劫

佛典分世界之成坏为成住坏空四期,或称四劫。劫者,译...

念佛不妨碍我们日常的工作

念佛一法可以渗透到我们的行、住、坐、卧里面,你走路...

星云大师《佛教对心识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信徒: 今天我要跟大家说的是佛教对心...

有这四种力量,就能容易达到临终的正念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这个是蕅益...

持戒对念佛往生的意义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

星云大师《为房屋开工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要以兴奋的心情告诉您,○○善士...

美国畜牧大亨不敢吃自己养的牛肉

【导语】霍华李曼,一位曾经拥有上万亩农场以及数千头...

电脑族的护眼食谱

眼睛干涩不舒,甚至干燥、畏光、视物模糊出现这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