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2016/03/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道吾宗智圆寂前,对弟子说:“我心中有一物,许久来一直使我不舒服,谁能为我除掉它?”石霜庆诸说:“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这则公案是在道吾宗智圆寂之前,对弟子说,他有个未了的心愿,希望有人帮一个忙。对他而言,天下事都已不是问题,唯一担心的是众生还未度尽,弟子尚未解脱,许多人等着要开悟,但他即将过世,再也无法帮助他们。谁能把他的心愿接替下去,承担这个任务呢?

通常每一部佛经最后都有所谓〈嘱累品〉,交待听众听经之后,当有责任护持它,使它永远留世、化世;道吾宗智也是以这样的慈悲心交待遗嘱。但这几句话被石霜庆诸点破了:“心物俱非,除之益患。”内在的心是自己,外在的物是环境,不论心内或心外,没有任何现象是真实不变的,全是幻境、幻象、妄念,不需要除掉;如果执意要除,心中更增一份执着,那更放不下了。石霜等于告诉他:“放心圆寂吧!随缘来去,没什么需要担心的,如果担心,反而会增加执着,也为后人带来累赘。”他的意境更高超。

大悟彻底的人,一切皆自然。在世时弘扬佛法、奔走度众,是自然而然的事,有众生需度就度,如果因缘不成熟或无此因缘,也不必着急、不必担心,这不是你放不下就能解决的。自己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这一生纵有来不及做的事,该走的时候依然心无罣碍地走。众生如果已经种下得度的因缘,不需你担心他们也会成熟。所以,未圆寂之前的奉献最重要,临死牵挂则是多余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菩萨为何不应住色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为什么讲忍辱,一...

赵朴初《宽心谣》

赵朴初先生92岁时写了一首《宽心谣》,读来发人深省:...

流通佛法,须具内护外护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十法界之根本。不明此法...

中峰大师禅诗百首欣赏

01 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未休。 当念只因情未撇...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问: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明证法师答: 修定,内心...

接受佛心

鹤林玄素禅师,俗姓马,时人皆称他为马素,后来的人更...

志公和尚十二时颂

平旦寅 狂机内有道人身 穷苦已经无量劫 不信常擎如...

诸法无自性,一切皆无永恒

当今社会,人们急速向城市集中,都市街头行色匆匆,而...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摩诃迦叶度化贫妇

佛陀在舍卫国弘化之时,国王、臣民、出家比丘、比丘尼...

【推荐】没有什么比老病死的冲击更大

回老房子。一层楼贯通的走廊尽头,阳光斜洒一地,祖父...

贪黄金堕为毒蛇

在很久以前,波罗奈国,有一个痴呆的人。他虽痴呆,但...

【推荐】感恩「病」,让我更懂慈悲

我从十三岁开始病,到现在五十多岁,病足四十多年,可...

【佛教词典】亡者

(术语)死亡之人也。楞严经八曰:亡者神识,飞来乘烟...

【佛教词典】忍波罗蜜多十种清净

【忍波罗蜜多十种清净】 p0710   瑜伽七十五卷六页云...

《爱心无限》杨澜访问证严法师

杨澜:我现在所处的这个地方是台湾东部的花莲郊区,在...

木瓜5大法宝护肝脏

木瓜的营养保健作用流传已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

超越男女相的分别

一天,佛陀在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与大众比丘开示涅槃...

只有阴德才能福泽子孙后代

世间人对财富很追求,但是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如何培养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心

问: 学佛几年了,为什么生不起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

念经虽不能了其义,但也能得无量的福报

诸佛示现在人间八相成道,都要讲经说法,留下诸多的经...

切莫毁谤出家人,龙天护法定不饶

出家人是佛陀的亲近追随者,是如来伟大家业的继承者,...

真出家的实在难,能成大器的更不易

我们跟佛学,现在都是出了家。但出家有四种:一、身出...

弘扬佛法首先要弘扬儒家文化吗

问: 有人说,没有儒家文化,佛家文化就没有基础,弘...

观音菩萨会附体显灵吗

问: 有朋友说某人家中观音菩萨很显灵,说是和那家有...

昙影法师《说僧过恶·犯大重罪》

佛陀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毁谤出家僧众,若说僧尼过恶...

净业行人要有觉知,要在今世了脱

问: 密宗与净土都是从净门入,二者之间有何区别?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