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只有阴德才能福泽子孙后代

2015/11/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只有阴德才能福泽子孙后代

世间人对财富很追求,但是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财富似乎很难守得住,中国有句话,富不过三代,也许是上天不愿意把财富一直堆在某些人身上。就像朝代,几百年后,就得更迭一样。那么财富,到底守在哪里?

这个世间的财富,都有定数,就是这辈子如果平淡,赚多少钱,都有定数。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赚钱容易,有的只能维持温饱呢。这就是福报问题了。

要明白一句话,钱从来都不是努力赚来的。没有人会莫名其妙的得到一笔财富,或者失去一笔财富。财富是怎么来的,是个人的福报感召来的。福报有多大,就感召多大的财富。财富和受教育程度无关,和一个人的福报德行有关。

拥有大财富的人,一定要内敛,这个财富只是上天暂时保存在你身上,不意味着你有权利去挥霍财富。过度的挥霍财富,就会惹来不好的果报。多少人因为有钱后,就堕落,这就是挥霍财富的果报。

财富要有德行并行,如果一个人,命中财富多,但是德行不好,财富就会克到他。德行犹如水,财富由于船,水太浅了,就无法载动船。古人治家,重在节俭,就是防止挥霍财富,带来不好果报。

在西方人看来,财富只是人替上天保存。这个想法很好,西方人有钱后就布施。中国人要学习,留钱给子孙,子孙会败坏,留书给子孙,子孙会不读,唯有留些阴德给子孙,子孙自然能绵长。把财富化为阴德,这是明智的做法。

范仲淹是个广积阴德的人,当年有个风水先生,看重了一块地,告诉范仲淹,只要在这里做坟墓,子孙世代都能科举高中。范仲淹想,这块地这么好,就拿来建学堂,让所有的苏州士子,都能科举高中。于是就买下来建了学堂,培养了一大批文化人。印光大师,赞誉范仲淹是孔子之后第一人。范仲淹才是真正的留德给子孙。

还有范蠡,也是发财后把钱财又布施出去,后代人称他为财神。这些都是典型的把财富化为阴德。只有阴德,才能福泽后代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最严重的颠倒就是「常见」

我们的五根、六尘种种的色法,其实是一念的心所相续变...

戒德具足,堪做世间之福田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向...

平时要如何去累积福德增长福报

问: 平时要如何去累积福德、增长福报?佛法说:「大...

常做这五件事,就会消耗掉福气

从一个人的行为上就能看出这个人是不是有福之人。常做...

积累功德福报的十件善事

一、戒杀放生: 皈依佛法的人,要有慈悲之心。不能戒...

印经说法有五种福报

(一)长寿: 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造杀业,所...

一口十方饭,七世宰相福,一点都不吹牛

我给大家读一段,虚云长老说的话,跟大家共勉。说今生...

今世修福慧,后世得富贵

命终之时,若想带着自己所积蓄的钱财、宝物至后世去享...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与观音菩萨的慈悲行相应

观世音是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这是同一梵语...

静坐与禅定

静坐一法,佛法叫坐禅,也可叫禅定。禅定的种类很多,...

七字经

天下要数忠孝贤,人间能有几个贤。 只要记得贤人语,...

脚底养生功效多

人的脚底有70多个穴位,6条经络起止于脚上,与人体各脏...

【佛教词典】真我

(术语)对外道凡夫之妄我,谓涅槃之我德云真我。以涅...

【佛教词典】假法

【假法】 与‘实法’相对而言。由因缘和合而存在者称假...

一位善良新娘的真实故事

那是民国九年的时候,有一则真实的传奇性的故事:有一...

一切诸法悉皆如梦,修之何益

原文: 有禅者问曰。一切诸法。悉皆如梦。娑婆固梦也。...

行医与学佛

人们在生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医生、医药,在患者眼中,...

以恭敬心供养佛像的功德

前面是把佛像给造出来。有些人他来到寺庙的时候,这个...

念佛能改变因果规律吗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比如一个人癌症本来该受报的,诚...

越慈悲的人就越有智慧

聪明的人,不一定智慧。真智慧一定少烦恼。但只有深入...

如此忍辱

从前的时候,在拉萨的空地上,有一个人在绕行经走,而...

学佛从受戒开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说了生死的话;除了求生净土...

教育儿女比送经书更重要

一位居士经常请经书送给别人。印光大师对她说:你有这...

心中有戒,行中有定

「世间一切有形之物,皆是四大假合、会因聚缘而来。将...

如何把一句佛号不间断地念到专注

问: 我知道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每天走路静坐...

人生为什么不能十全十美

经云:财富从布施中来,贫穷从悭贪中来。长寿从慈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