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亲近这十种善友能得利益

大安法师  2020/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亲近这十种善友能得利益

那么这八句我们看看,第一句“亲近老成” ,就是亲近善知识。这个“老成” 就是指阅历丰富,对世间人情非常练达,道心很坚固的人。那么修行一定要亲近善知识。

亲近善知识有什么好处?就好像你迎着吹过来的风:那个风是从栴檀林吹拂过来,就是香风;如果风吹过来的是一片垃圾地带或者茅坑厕所,它风就是臭风。就好像衣服放在有香味的地方,这个衣服也沾了香味;放在污秽的地方,衣服也很脏秽。

人跟什么人接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一定要鉴别善恶的情况。

那么亲近老成,我们从袁宏道写的《西方合论》里面看到,他提到要亲近善友,善友区别有十种。跟大家介绍一下这十种,我们亲近能得利益。

第一种,是山林闲适之友当亲近,就是住在山林里面闲旷的善友应当亲近。为什么呢?由于他能够止息我们躁妄的心。

第二种,是严持戒律的善友应当亲近,他能够淡泊我们五欲六尘的欲望。

第三种,是智慧广大的善友应当亲近,由于他的智慧之言能够拔我出迷惑的误区,从迷津里面拔出来。

第四种,是总持文字的善友当亲近,就是对世间的典籍和出世间的典籍都能够通达的善友要亲近。为什么呢?由于他能解决我们种种修学上的疑难问题。

第五种,是寂寞枯槁的善友应当亲近,寂寞——他安住在禅定的、万缘放下的状态当中,他使我们所谓世间的进取心能够平淡下来。

第六种是谦卑忍辱的善友应当亲近,他能够消除我们的贡高我慢。

第七种,是直心忠告之友应当亲近,就是有正直心、看到你有过失,能够直面相告的朋友,他能够阻止我们种种的过失,朋友有责善之责。

第八种,是勇猛精进的善友应当亲近,他能够令我们快速圆成道果。

第九种,轻财好施的善友应当亲近,就是对财物看得很轻,喜欢布施的善友应当亲近,他能破除我们悭贪的心。

第十,仁慈覆物不惜生命之善友应当亲近,就是有仁慈之心,爱护一切动物;为了救一个动物、众生的生命,不惜把自己的生命献出来的,这个善友应当亲近,他能够摧毁我们的我执、身见。

一个善友他就能帮助我们降服这么多烦恼,增进我们这么多道业,所以修行人当求善知识。但是善知识也难遇,如果没有这样的善知识,那就干脆自己独处,自己成办自己的道业。以佛像作为导师,以经论作为道侣;像其他的那些酒肉朋友、玩耍的朋友、争强好胜的朋友、无事生非的朋友、贪爱繁华热闹的朋友都应该杜绝。

就好像进入一个花园,没有善知识就好像这个花园里面没有高贵的花;没有高贵的花,但是你也不要去种植臭草。你如果亲近那些恶少,恶少正好跟老成的德行正好相反;“狎” 就是小人之交,就是很浓厚的情意,等你有势的时候,他非常亲热,等你失势的时候,他理都不理你。

然后之间有很多利益上的交换,相互的吹棒,结党营私,这些都绝对要杜绝。如果你亲近这样的恶少,就是种植臭草,对赏心悦目没有一点好处,徒然增加了很多的污秽情况。

所以我们看一个人格怎么样,实际上也看他交什么朋友:他常常跟他的朋友在一起也相互受影响。所以这里就提了同个原则:要亲近老成之善知识,莫要轻易接近那些恶少。

《西方确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真正的人情味

我们常用人情味这三个字,却有许多时候把人情味的意义...

一个人的道德很深,名声一定就会长久

我们要谦下,实际谦下里面就包含着理解、包容、同情。...

人与人之间要用爱语来摄受

大家在家庭里,夫妻之间、儿女之间、父母之间要互让互...

在家人是否比出家人更能利益众生

问: 我认为我们修行实际上是修心的过程,要在生活中...

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布施、放生、施食后的感应

1 找工作 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我们大学要求的比较严,...

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的八大愿

释尊告诉曼殊室利,从我们这个世界往东方去,过五倍恒...

念诵行持《普贤行愿品》的功德利益与殊胜果报

首先是校量闻经的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为什么睡着时念佛好像和白天念佛一样

问: 请问法师:晚上睡着时有时候好像也在念佛,能把自...

既然诸法都空,为什么还要去度众生

有人问:既然般若系经典讲诸法的空性,毕竟空、无所有...

还寿生、打吉祥还债等是否如法

问: 寺庙里面所做的佛事,如超度、还寿生、打吉祥还...

一心念佛就在即心即佛

离相是谈空,离一切相,当下是要即一切法的。宗门下的...

【佛教词典】毗输驮

(杂语)Vi?uddha,译曰清净。大日经疏九曰:毗输驮是...

【佛教词典】迦提不得含闰

子题:奢法   资持记释云:“言二、六者,一月、五月...

三世因果的道理

中国自古即有善恶因果报应的思想。如《易经》中有积善...

心中有大爱,才会有真爱

1、心中有大爱的人,才会有真爱,大爱无边。 2、爱是给...

【图】佛教常用法器的持用姿势

在早晚功课和日常佛事当中,有几样法器比较常用,其持...

念佛是一生的事业

编者按: 2011年5月25日,台湾佛光山星云长老莅临庐山...

为何这位比丘能示现化生

三千多年前,世尊为报亲恩,于结夏三个月期间,至忉利...

不要用情绪来解决事情

不能控制自己情绪,便会被情绪控制自己。情商不高的人...

烦恼与道用,全在一念之间

《净土》2019年第1期 文/明光 人到中年,身体上的各种...

心灵的坚守

▲作家洪晃曾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她在巴黎卡地亚高级珠...

为什么痛苦时念观音菩萨却未有见效

问: 法师你好!弟子便秘时痛苦不堪,默念、大声念南无...

印光大师嘉言录--分禅净界限

●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

赞美是暗室中的一只蜡烛

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

心地善良必须以实际利益他人来展现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然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