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文殊普贤,指归念佛

印光大师  2023/08/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文殊普贤,指归念佛

【原文】

按高僧传三集,法照大师传云。大师于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屡于粥钵中,现圣境,不知是何名山。有曾至五台者,言必是五台。后遂往谒。大历五年,到五台县,遥见白光,循光往寻,至大圣竹林寺。师入寺,至讲堂,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据师子座,说深妙法。师礼二圣,问言,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网。文殊报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所以者何。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故知念佛,诸法之王。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师又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说是语已,时二大圣,各舒金手,摩师顶,为授记莂,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师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

《致广慧和尚书》

【译文】

据《高僧传》第三集《法照大师传》中的记载:净土宗的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在唐朝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时,住锡于湖南衡州的云峰寺。大师屡次在盛粥的钵中,看到有圣境显现,却不知道清粥中出现的是哪座名山。有曾经去过五台山的道友,告诉他那一定是五台山。后来大师便前往五台山拜谒。

大历五年时,大师来到山西五台县,远远看见前方有白色的光芒。他循着光芒前去寻找,来到大圣竹林寺。大师进入寺院,走到讲堂,竟看到文殊菩萨在讲堂西面,普贤菩萨在东面,正坐在法座上讲说深妙的佛法。

大师连忙上前顶礼两位大圣菩萨,恭敬祈问:“末法时代的凡夫,距离佛陀时代已非常久远,能向众生弘传正信佛法的善知识也达不到从前的素质了,凡夫的业力障碍、烦恼污垢更加的深重,真如佛性没有办法开显出来。而佛法的经典浩瀚如海,不知道应该修行哪个法门才最为合宜、最为切要?只祈愿大圣菩萨慈悲指点,为我断除疑惑迷惘的缠覆。”

文殊菩萨回答说:“你现在念佛,正是最适宜这个时代修行的法门。诸种修行法门,没有能够超过念佛、供养三宝的福慧双修之法。这两个法门(念佛和供养三宝)是最为重要的修行途径。为什么呢?我在过去生中,因为观想佛陀、忆念佛陀、供养佛陀的缘故,现在证得了一切种智。所以说念佛法门,是所有法门之王。你应当经常忆念此无上法王,不要间断。”

大师又问:“那么应该怎样念佛呢?”

文殊菩萨说:“在这个世界的西方,有一尊阿弥陀佛。这尊佛的愿力不可思议。你应当持续地忆念他的名号,不要间断。在你此生命终之后,决定能够往生到他的净土,永远不会再退转,快速地成就佛果。”

说完这些话,两位大圣菩萨此时各自伸出他们的金色妙手,为法照大师摩顶授记:“你因为忆佛念佛的缘故,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佛果。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想要快速地成就佛果,没有比念佛更为便捷易行的法门了。只要信愿持名,就能够迅速成就无上菩提。”

说完此语,两位大圣菩萨当时又互相对诵了偈颂。法照大师听闻到这样的决定成就的安乐法门之后,非常地欢喜激动,内心怀疑和迷惘的缠覆障碍全都消除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土法门念佛求往生的...

念佛三昧最为第一

【原文】 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

彻悟大师《念佛伽陀教义百偈》

一句弥陀,我佛心要,竖彻五时,横该八教。 一句弥陀...

【推荐】十劫的善根才换来今生往生的资粮

唐代有一位怀玉禅师,他就是念《阿弥陀经》念了30万遍...

念经、拜忏、做水陆,何以不及念佛

念经、拜忏、做水陆,何以不及念佛? 以念佛,人皆能念...

靠自力到极乐世界去,东南西北怎么辨别

如果靠自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第一是东南西北怎么辨别...

临命终时,你要心不颠倒

问: 师父!我还有一个问题,是净土宗的问题。譬如说如...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念佛法语

1.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截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给孩子希望

有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把两只大白鼠放进一个装了水的...

化愤怒为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遭遇到挫折和失败,情绪的平衡...

无言的感化:看佛陀如何面对恶口与辱骂

佛陀成道后第十年,也即佛陀四十五岁那年,佛陀在优陀...

高僧的眼泪

有一位中年才出家的高僧,住在离家很远的山上的寺院,...

【佛教词典】逋沙他

(杂语)梵语。华言斋日。释氏以过午不食为斋。每月有...

【佛教词典】日宫

(术语)日天子宫殿也。立世阿毗昙论日月行品曰:从阎...

四体忽然同于草木,若作圣解,则受群邪

看第七科,尘并入纯烧斫无碍。 这个尘指的是内外的四大...

妙莲法师:盗戒微细须防犯

盗戒很微细,比方生意人,同人家讲好的样本是值十块钱...

五根为善聚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日,佛陀告诉比...

为什么要以「和」为贵

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

一生做好人,为什么婚姻还是不幸福

问: 佛教说善有善报,为什么我一生做好人,婚姻还是...

放生牛的奇报

明朝江山人朱恺,字寿仁,性情淳厚好学。他们家里不吃...

真正的供养如来

佛陀八十岁那年,抱病来到末罗国的拘尸那城。 那时,...

只此数语,便是念佛三昧秘要

前有数行奉寄,想已尘览。顷接手书,乃有尘业情缘,卒...

利益众生的方法

学习大乘佛法,修学的目标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然众生...

一切罪业的根源来自于愚痴

在《俱舍论》上说,有两种因缘,使令一个人出生会愚痴...

福报修到了,工作待遇自然就来了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

憨山大师放生功德偈

人既爱其寿。生物爱其命。 放生合天心。放生顺佛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