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前世恭敬的殊胜果报

2012/0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前世恭敬的殊胜果报

过去佛住世时,一天夜里,有八位天人依序来到佛所。第一位天人,容貌端严,身上所散发的光芒达一里之远,并有十位天女随侍在旁。天人至心顶礼后,佛陀告诉他:‘你因广修福德而生天上,享有种种五欲之乐,得安稳自在的果报。’天人表示:‘世尊,我虽处天上,仍时感忧苦。因为我过去世对父母、师长、僧众、婆罗门虽心存忠孝、恭敬,却未能殷勤礼拜、送往迎来,所以今世善果太少,不如其他天人,因此常自责过去修行未尽圆满。’

第二位天人的容貌、光明及眷属,比第一位天人更胜十倍。然而这位天人也告诉佛陀说:‘我虽处天上,却时感忧苦,因为前世虽对父母、师长尽孝,送往迎来,也恭敬礼拜僧众、婆罗门,却未能为其铺床暖被、整理卧具,所以今生果报不如其余诸天。’接着又来了第三位天人,其容貌、光明及眷属更胜前一天人十倍。天人至诚顶礼后,禀告佛陀:‘我虽处天宫,却常感忧苦,过去世虽对父母、师长、僧众、婆罗门忠孝、恭敬,也为其铺床暖被、整理卧具,却没有供养种种饮食,所以今世果报不如其余诸天。因此我对过去生修行未达圆满,常感到后悔而忧恼。’

第四位天人的容貌、光明及眷属亦更胜前一天人十倍,顶礼佛陀后则表示:‘我过去世虽对父母、师长、僧众及婆罗门忠孝、恭敬,也为其铺床暖被、整理卧具及供养饮食,但因不听闻佛法,所以今生果报不如其他天人。因此,我常因自己的修行不圆满而心怀忧恼。’而第五位天人的容貌、光明及眷属又更胜前一天人十倍,他向佛陀禀告说:‘我虽生天上,仍时感忧恼,虽然前世对父母、师长、僧众及婆罗门忠孝恭敬,不仅为其敷设卧具、供养饮食,又能听闻佛法,但因不解其义,所以今世果报不如其余诸天,因此常责悔不已。’另一天人的果报又比前一天人更胜十倍,顶礼佛陀后恭敬禀告说:‘我前世虽对父母、师长、僧众及婆罗门心存忠孝、恭敬,亦能敷设卧具、供养饮食及听法解义,但因不能依法修行,所以今世果报不如其余天人。因此我对过去生修行未达圆满,心生忏悔而忧恼。’

最后一位天人的容貌、光明及眷属都胜过其他天人,当他顶礼佛陀后,佛告诉这位天人:‘你得生天上,享有种种安乐。’天人表示:‘我今世得生天宫,种种五欲皆能应念而生,确实获得大快乐,没有任何烦恼。这是因为过去生中,对于父母、师长、僧众及婆罗门皆能心存忠孝、恭敬,为其铺具暖被,供养种种饮食,并能听法解义,如实修行,所以获得的殊胜果报是其他天人所不及的。’

典故摘自《杂宝藏经·卷三》

省思

天人因前世恭敬供养的功德,而得种种殊胜的妙果,但仍因修行未圆满而心怀忧恼。且福报终有用尽之时,唯有将佛法落实于日常生活中,不论长幼尊卑,皆心存恭敬,时时反观、觉照,漏尽烦恼,才能真正了生脱死,与清净心、无住心相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四种布施时的想法,果报各不相同

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位名为四姓的居...

佛陀音声响彻无际

一日,佛为大众说法时,其微妙音声令大众都欢喜听法,...

极乐世界为什么能够圆证三不退

第二个约正念的功德。能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就...

阿弥陀佛就在我们身边

在几年的学佛修行路上,我曾经见闻过一些身边念佛人的...

轻僧慢法之习气,实为学道之障

汝来信,语颇恳切,然犹有轻僧慢法之习气。此之习气,...

只有福业相等的人才能成为夫妻

每个人都希望找到完美的另一半,而能否获得美好的伴侣...

【推荐】谦卑是修行人一生的功课

人生的每一种境界,都是修行,修什么呢。修谦卑。记得...

礼拜自己心灵的庄严

在五台山曾经认识一位日本来的大学生游客,他告诉我他...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宿世业报

舍卫国有一个近二百岁的贫穷老翁,听说佛陀能够知道现...

睡在棺材里的人

一般我们厌离娑婆,要观照这个世间的苦、空、无常、无...

一个家庭两代人,母亲和儿子都出家了

出家,就是看破红尘,辞亲割爱,摆脱世俗之家,舍弃世...

仇恨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在热带海洋,有一种奇特的鱼,名叫紫斑鱼,其全身长满...

【佛教词典】舐食戒开缘

亦名:不舐食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有...

【佛教词典】赤遍处

【赤遍处】 p0698   集异门论二十卷四页云:问:赤遍...

超越的情

有一天早晨,佛陀的僧团三五成群,正在讨论城里发生的...

颠倒妄想形成的三个次第

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一个...

【推荐】如何解决烦恼和妄想

问: 佛法不离世间法,我们在家二众在生活中修行时,...

为什么说名号即实相

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

修福跟解脱生死有关系吗

问: 做善事只是修福,跟解脱生死没有任何关系。这个...

【推荐】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佛法教您改善人际关系

我们都知道,社会伦理乃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人...

世间有这四种人

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时,有一...

对面不识佛菩萨

以前中国有个杜顺和尚,他收了一个徒弟,这个徒弟跟著...

印光大师嘉言录--论生死事大

甲、警人命无常 ● 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

有人只是小聪明,有人则拥有大智慧

能够在内心深处明是非、辨真伪,而不张扬、不虚妄,便...

其实回头并不难

大和尚与小和尚结伴下山去镇上购买寺院一周必需的粮食...

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

至诚求佛,坚持坚定 二〇一二年,我第一次来到东林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