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谁是你的添柴人

2012/0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天,一个男孩从监狱里参观回来,他问爷爷:“为什么监狱里会有那么多坏人?”

爷爷想了想,回答道:“因为他们的心中有一团火。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火种,而让它燃烧起来的是那些添柴火的人。”

“那么谁是那些添柴火的人呢?”

“他们的父母,他们的老师,他们的同学,他们的朋友,等等所有与认识他们或者见过他们的人都可能是他们的添柴人。”

“这是为什么?”

“孩子,你想想,如果他们的父母经常打骂他们,如果他们的老师总是责备他们惩罚他们,他的同学老是欺负他们,他们的朋友常常带他们酗酒、赌博、偷窃甚至抢劫,见过他们的人对他们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这些鞭打、责骂、诱惑、贪婪、冷漠的柴火就可能会点燃他们心中愤怒、怨恨、贪婪、嫉妒、悲伤、自卑的火焰,这样他们心中罪恶的火种就会熊熊燃烧起来。”

男孩低下头,若有所思。过了一会,他抬起头问道:“爷爷,那么怎么样才能让他们灭掉那罪恶之火呢?”

“你不能灭掉它,你只能少为他们添加一把罪恶的柴火,但是你可以为他们添加一把善良的柴火。”

“这是什么意思。”小男孩不解地问道。

“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除了一个罪恶的火种,还有一个善良的火种,它包括和平、欢乐、希望、善良和爱的火焰,善良之火能战胜罪恶之火。”

看到孙子领悟的样子,爷爷欣然地点了点头,可男孩似乎仍有些不解,他再次问道:“爷爷,如果别人欺负我的时候,我该怎么办呢?”

这次,爷爷并没有回答。他收拢起旁边的干草然后点燃,望着这堆篝火,男孩一脸的迷惑。这时,爷爷拾起一根木柴说道:“孩子,这根木柴就好比是欺负你的人。”随后将木柴扔进了篝火中,过了一会木柴燃着了,指着火势越来越盛的篝火,爷爷问男孩:“要想减弱火势,你该怎么办?”男孩思考了一会,拾起刚才的那根木头扔在了一旁,火势骤减。

爷爷十分欣慰,再次语重心长地说道:“好样的,孩子。那些欺负你的人是你的添柴人,但他们也仅仅是你的添柴人,而摆放柴火位置的人仍然是你自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人为什么会瞋恨

由于他有欲望,当这欲望满足的时候他很得意,当这欲望...

若能忍辱不起瞋心,最终还是自己受益

世间众生同父母, 我如男女行孝养; 被他打骂不瞋嫌,...

护心勿起瞋

佛陀住世时,众僧日中一食,托钵化缘毕,或在山林间经...

不是境不顺,是内心矛盾

江西云居山真如寺,禅堂有明神宗皇帝御书的匾额楹联:...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佛遗教经》中讲: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关于...

用慈悲观来对治嗔恨心

我们众生的烦恼,也是各式各样的,有些人贪烦恼重,有...

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

【原文】 我若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自丧...

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缘聚则生,缘灭则散

过去,佛陀住在维耶罗国(或译堕舍罗国)一处称为乐音...

把自己卖出去

在一次法会上,南泉禅师对着众人说,我今天想把自己卖...

一坐四十年

佛窟惟则禅师,宋朝长安人,少年出家后,在浙江天台山...

佛现火光度外道

佛陀时代,私诃牒国有一座高山,名为私休遮他,山中有...

【佛教词典】一乘真实三乘方便

乃天台、华严二宗所立。谓一乘教为真实教,三乘教为方...

【佛教词典】五参上堂

(仪式)谓每月五日,十日,二十日,二十五日之四日上...

平常养成这个习惯,梦中遇到恶事也能不犯戒

用功办道要对自己的色身,色壳子要有所了解。就是我这...

说闲话的害处

佛陀在信众集会听经闻法的场合要阿难把糕饼分送给在场...

一碗白饭的恩情

曾看过一则感人的故事――数十年前,台北市的旧市区有...

你有善因好缘,怎么会没有感应呢

有宗教信仰的人,都希望能有宗教的体验。宗教的体验不...

证得鬼神邪法的表现

【原文】 复次。二十邪法。随有所发。若不别邪伪。心生...

20道美容养生素食汤

1、双莲百合圆肉汤 安神,健身,预防心悸失眠 材料:莲...

着魔时可以用这些方法对治

不修行,有着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着魔的时候...

好色纵欲就是自杀,不但害己也害人

影响人寿命长短的因素很多。刀枪水火,天灾人祸,这些...

人生五难

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是最早追随佛陀出家的弟子。佛陀成...

乌龟报恩

有一则寓言故事:有位年轻人,与父亲相依为命,靠著一...

生死大事办好后再作福事

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

新加坡居士林林长李木源居士安详舍报

在新加坡宗教界享有名望的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林长李木源...